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是一个工作范畴逐渐规范、专业内涵逐渐丰富、社会认同逐渐增强的过程,也是一个辅导员职业共同体构建的过程。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共同体存在职业领域宽广但专业学科分散、理论涵盖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构建系统的"高校辅导员"学科、设立"高校辅导员"专业硕士学位、建立"高校辅导员"荣誉机制、制定"高校辅导员"独立职称体系来破解辅导员职业共同体的困境,进一步推动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职业角色认知与专业成长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前提是认清自身的职业角色,掌握工作策略.本文从辅导员个体的视角,以辅导员的职业角色为切入点,探讨了辅导员专业成长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正面临着由"供给侧改革"转变为"内生性发展"的职业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四个方面的职业韧性内涵。在全媒体的时代境遇下,辅导员职业韧性存在职业信仰模糊、自我效能消解、风险应对弱化、职业依赖渐强等现实困境。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本文分别从强化顶层设计、构建职业化发展的方向自信,优化体制机制、构建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依托,提升媒介素养、构建专家化发展的成长路径等方面,提出高校辅导员职业韧性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过程中,内外部因素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文章主要从高校优秀辅导员的成长生态分析、影响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因素及构建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机制等三个方面对高校优秀辅导员的成长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职业守则的20字要求可以划分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三个层次。高校辅导员职业守则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从规约到自律的转化过程,其中辅导员较强的专业素质是必备条件,深厚的文化修养是重要条件。高校辅导员职业守则重在立德,以德修身、完善职业人格是辅导员职业守则内化的源头性工程。当前需要通过积极的教育与管理实践,将职业守则内化为辅导员的道德自律与理想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从而有效实现辅导员职业人格的完善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人们多关注于外部条件的改善而忽略其内在自我的发展。本文借鉴"自我更新"教师发展理念,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作用、职业困惑与倦怠、职业发展与提升等方面探讨自我更新意识和能力对辅导员职业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具体措施,作者构建了"辅导员素质银行"这一全新的模型,并加以实施。此模型依据"大数据"相关理论,借助"银行储蓄"运营模式,建立了较全面衡量辅导员综合实力并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数据化系统,从而改变以往"算总账"的传统评价模式,实现了即时动态过程管理。"辅导员素质银行"不仅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机制,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且能够促使职业能力内化为素质,并凭借素质的积累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成长关系着"三全育人"的实效。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的AGIL框架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发现"职业禀赋""职业权威""教育规范"和"职业文化"分别履行了社会支持系统适应、目标达成、资源整合、模式维护的功能。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存在危机,需聚拢社会支持资源、重塑职业权威、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力、塑造职业文化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通过追溯导生制概念的内涵,将导生制理论引入高校辅导员学生党建工作领域,提出高校学生党员成长导生制的理论内涵及工作模式;同时通过打造"一支队伍",完善"二种制度",围绕"四项工作"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成长导生制工作策略。几年的实践表明,"成长导生制"很好地实现了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角色自觉是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支配着辅导员的教育管理行为。辅导员只有形成角色自觉,才能够成为自觉角色,去认知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从而不断地去追求新知,提升学生工作技能,改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辅导员角色自觉的培养需要通过正确认识自我、培养积极的职业情感和心理体验、提升专业人士形象、建立系统化发展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信念就是辅导员在充分认知高职院校育人环境和辅导员职业要求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学生工作价值的深刻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的职业情感、坚决的职业意志和良好的职业评价,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职业实践和思想意识中被惜守的东西。坚定而科学的职业信念在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发展完善辅导员职业幸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信念形成的内因与在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需求有关,包括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生活需求、角色期待、角色价值和角色实现。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信念就是辅导员在充分认知高职院校育人环境和辅导员职业要求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学生工作价值的深刻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的职业情感、坚决的职业意志和良好的职业评价,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职业实践和思想意识中被惜守的东西。坚定而科学的职业信念在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发展完善辅导员职业幸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信念形成的内因与在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需求有关,包括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生活需求、角色期待、角色价值和角色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专业伦理是一个职业专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衡量一个职业专业化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不仅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水准的现实需要,它对促进和保障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专业伦理理应成为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高职院校保证办学正确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辅导员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数量基本已达到要求,但其专业水平、能力素养、工作定位、职业稳定性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要在加强专业培养、明确工作定位、政策制度保障、搭建专业发展平台等方面协同努力,更好地建设好辅导员队伍,发挥好辅导员在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因工作的繁琐和复杂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以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为工具,从内因出发,通过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原因,提出激发职业兴趣、提升职业能力,兑现职业价值三种策略,通过激活辅导员内在驱动力,实现自我预防,对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主要就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进行了探讨,指出辅导员要扮演教育者与辅导者的角色,更要成为一位行动反恩者,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的问题,思索策略并采取有效行动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辅导员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觉知自身专业角色并有效承担,并通过"学校本位式"成长模式增进彼此的了解,从而提升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专业伦理是一个职业专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衡量一个职业专业化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不仅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水准的现实需要,它对促进和保障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专业伦理理应成为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本科院校中的后起之秀,面对的既有后发赶超之机遇,又有地方性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诸多难处和挑战。其中,辅导员工作机制的科学化就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板,推动辅导员工作机制科学化有助于新建本科院校实现正常化发展。辅导员工作机制科学化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提升路径涵括基础路径、动力路径、智能路径、核心路径、发展路径和保障路径。这些路径的执行只有在国家、社会、学校以及辅导员个人四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付诸实现。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保证高校学生工作落到实处,维护高校稳定的关键。本文从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在组织系统保障。发展软、硬环境建设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提出实施辅导员“成长工程”,以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伴随《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出台,中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章将依据该《标准》中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功能的九大分类及职业能力的三级要求,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实际,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进一步研究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促进高校辅导员由"经验型"到"专家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