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慈善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构建人人慈善的慈善文化既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基和沃土,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教育在慈善文化的形成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慈善文化要实现它应有的功能,就特别需要进学校。慈善文化进学校可以利用学校以德育为主渠道的全方位育人优势,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促成学生初步的慈善参与行为,从而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践行经常性的慈善行为,影响和带动他人,逐步推动并形成人人慈善的慈善文化格局。慈善文化进学校,要把正式教学与非正式教学结合起来,既可以在发挥好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开设通识课程,又要通过党团组织、社团、慈善教育实践基地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三教”改革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三教”改革的基本内涵,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旅游日语课程为研究对象进行展开,首先简单分析了旅游日语课程设置的概况,其次探讨了旅游日语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教材、教法和教师三个方面为旅游日语的教学改革提供建议:选用优质教材、改进教材内容、开发新型教材;根据课程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优化现有师资、引进外来师资、培养新型师资。  相似文献   

3.
李海红 《世纪桥》2011,(15):93-9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于全体学生,立足于发展式的教育模式,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是最有效和最合适的途径。本文以山东省部分高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展开是否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70%左右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这一课程,此类课程的设置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不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乐园,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地方。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我看来,包括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四大素养的提升,这四大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教师四大素养的提升、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对于创设具有新精神、新理念、新制度的新型学校,形  相似文献   

5.
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不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乐园,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地方。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我看来.包括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四大素养的提升。这四大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教师四大素养的提升、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对于创设具有新精神、新理念、新制度的新型学校,  相似文献   

6.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课程阅读提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当作“一阵风”,也不能搞“花架子”。因此,荣辱观教育必须进教材、进课程,运用载体,构建平台,常抓不懈,不断创新,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和武汉市广埠屯小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成功作法与经验。一、荣辱观进课程的基本要求1.组织开发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内容的校本教材。2.编写“在国旗下讲话”——“八荣八耻”教育系列内容。3.结合学科教学有机渗透荣辱观教育。4.利用当地德育资源,组织荣辱观教育活动。5.开拍校园“八荣八耻”D V剧,组织学生自…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加剧,高校大学生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但是心理育人效果仍有待提高。文章首先阐述了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和预防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最后从坚持以生为本、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家校沟通等角度,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也是高校的文化传承责任的基本实现路径。但是,目前高校在传统节庆的教育价值实现方面存在着意义揭示机制缺失、节庆活动本身的运行机制缺失以及节庆形式向思想内容的价值转化机制缺失等问题。高校必须在学校层面确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有执行力的保障机制,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包括思政、非思想课程教学)形成教育价值的揭示与内化机制,必须强化学生参与传统节庆活动的激励和自我教育机制,才能充分实现传统节庆在高校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学专业英语教学师资现状及改革趋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专业英语,但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根本原因在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不合理等。要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必须从加强专业英语教师的ESP教学理论学习与培训,鼓励教师选择、编写和使用恰当的教材,提倡教师改变角色和创新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系统中,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等若干主体。其中,政府主体居于主导地位,其主要职能包括制订教育方针、发布教育任务、设置课程科目、规定课程学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董晔  黄一洪 《世纪桥》2010,(7):37-38
历时70余年的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在20世纪初达到高潮,陆军大学就是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产物。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主要体现在其最高形式陆军大学上面,包括严格的招生选拔制度,多层次的培养规格,比较完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事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全局,也必然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这是因为新课程的实施,关键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反过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伟大实践,必然要求教师教育有一个新的抉择。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支持和保证了全世界最大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师资供给,这是教师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贡献。但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科技大学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坚持"一、二课堂两翼齐飞"、"学习、实践两轮并举"、"普及、精英两层推动"的思路,积极打造创业教育精品平台,不断提升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以创业课程和创业讲坛为核心,夯实创业知识培训平台。一是开设创业课程,学校开设《创业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选修课程,邀请创业专家作为主讲教师,系统讲授创业知识。二是编写创业教材,学校组织编写《大学生创业知识读  相似文献   

14.
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自2013年秋季起开始使用。按照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知识体系转化,并着力促成学生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即实现"三个转化"的目标。这要求教师必须着力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教师、教法等要素,同时课程教学要与发挥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优势、整合大思政资源相结合。这是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三门初级汉语口语课程,从课件设置、课程内容、课堂参与度和评价与反馈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慕课形式下口语课程开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三门课程均无实景模拟和参考教材,部分课程未设置文化因素的教学,老师与学生交流较少以及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口语教学要以教材为蓝...  相似文献   

16.
郭庆杰 《世纪桥》2012,(17):81+84-81,84
1984年教育部004号文件要求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以来,全国各级各类高校陆续开设了这门课程,各类教材也出版了近400种,文献检索课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也对这门课程抱有极大兴趣,但教学课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亟待改进和完善。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和教学实践,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创新,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教材改革等展开研讨,以引起业界同仁的兴趣,共同为开展好这门课程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7.
郑敏 《世纪桥》2008,(1):128-129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随着会计软件的发展和普及,会计电算化早已成为高职高专学校的专业课程,成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会计人员的必需课,但是在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是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等学校开设政治理论课,是把青年学生培养塑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青年学生接受党和国家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集中体现了执政党思想和国家意志。在高等学校开设政治理论课,属于国家行为,是党的意志, 代表了国家权威,所开课程的门类、内容和课时设置必须由党和国家决定。  相似文献   

19.
《新视野》1989,(5)
近几年来,为改进我国行政管理工作,提高行政工作质量,更好地为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服务,培养高质量的行政管理人才已成当务之急.应改革之需,行政营理专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根据我们的不无全了解,现已设置行管专业的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有30余所.各校设置该专业课程,大多以对行政工作和行管人才的一般性认识为基础,结合本校的师资、教材等情况予以确定.有的学校在确定课程设置之前曾在一定范围内作过调查研究或请专家和有经验的行政领导干部论证.据我们了解,目前各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十分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学生业余党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高中学校兴起。学生党校的创办为中学德育开辟了一条新渠道,也使其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目前,中学生党校活动都处于探索时期,因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的差异,党校的课程设置有很大不同。据调查,不少学校对学生党校功能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急功近利的思想突出,致使党校的建立与活动开展还很不严肃,具有很强的投机性、随意性。即使是在上海、北京这两大学生党校开办较早的地区,也没有形成成熟的业余党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