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一 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含义及特点所谓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构成的。领导者凭借控制指挥权、强制权和奖惩权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使他们被动地服从。非权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有目的、有成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它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凭借组织或外界授予自己的职权,对被领导者产生的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得凭借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情感等个人素质对被领导者产生的影响力。本文仅就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及其作用问题,谈一些浅显的认识。领导者的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虽然是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同权力性影响力相比,具…  相似文献   

3.
“一把手”要重权威不重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宏 《前进》2003,(1):43-44
一个领导班子内部,“一把手”应当有权威,这是发挥主导作用、驾驭全局工作的重要条件。权威的重要支柱固然是权力,但不单纯靠权力来支撑,而是职权和威望的综合反映。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一把手”把权威误解为权力,认为要想权威大就得权力多。于是,事无巨细统统管,权无大小揽,结果,揽散了班子、揽冷了人心、揽低了威信,影响了工作。笔者认为,“一把手”乃至所有领导者都要重权威而不要重权力。一、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服务人民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是一种高层次、多类型的支配力量,其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领导者树立威信的误区及途径王汝芬领导者的威信,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赞扬、尊敬与信任,这是客观的,是别人对领导者的评价,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威信、道德威信、职业威信。领导者的威信性愈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就愈短,领导者的影响力也愈强,这样,领...  相似文献   

5.
企业领导人的影响力是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组成的。所谓权力影响力是指:强制权、奖罚权、法定权(职权),它是由职位因素、资历因素和传统因素使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产生的敬畏感、敬重感和服从感的一种影响力,是上级授  相似文献   

6.
领导效能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 ,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 ,使之纳入组织活动目标轨道的效应和功能。影响领导效能的因素不仅是权力 ,还有非权力影响力。面向充满挑战的21世纪 ,面向民主与法制不断健全的国家 ,面向观念不断变化、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的领导群体 ,对领导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领导者的权力越来越受到限制 ,与权力相关的非权力影响力越来越显得重要。只有不断强化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才能提高领导效能。一、非权力影响力的含义及作用非权力影响力是由领导者自身非权力因素(品德、知识、才能以及情感因素等 )所…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现代领导科学认为,领导者能否顺利实现领导职能的关键在于其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与被领导者的交往活动中,影响和改变他们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一般说来,领导者的影响力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构成。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是由一定组织授予的,其强制性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命令  相似文献   

8.
“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有效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行为的能力”。它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所构成。正确发挥好这两种影响力 ,对树立领导形象、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组织目标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的区别与联系权力影响力是上级组织授予个人的职位及权限。具有局限性、时限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它的效力始于授职 ,终于失职。授职的品位愈高 ,效力愈大 ,范围愈广。非权力影响力是抛开职位和权力强制效力 ,由行政领导个体素质产生的影响力。即个人知识、才能、品格、气质、作风等对他人产生的感化力。也就是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干部。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建立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千部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对待、使用手中的权力,发挥好权力性影响力;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 两种影响力的涵义及其关系 领导者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一般认为,只要当了领导干部,手中有了权,就可以影响、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权力越大,其影响力也就…  相似文献   

10.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由领导者的品德、才能、知识等因素构成的,与权力性影响力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对于实现领导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者应重视自身非权力影响力的培  相似文献   

11.
领导是凭借权威去影响、引导下属的。权力只是领导权威的基础,权威的建立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权力辐射的大小,通常由领导的正确用权来实现;另一方面,是靠领导者本身的能力、性格、品行、知识、情感等非权力性影响力来赢得下属的敬佩与主动服从。在我国封建农经社会。为官服民主要凭借权力,自然“做官”便是件易事。所以李鸿章说:”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若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在过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往往是分配任务与执行任务的关系,领导者凭借的主要还是权力,所以直到…  相似文献   

12.
李峰 《现代领导》2005,(3):34-34
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领导者发挥其影响力的过程。领导者的影响力并非完全来自于权力,更多地来自于领导者个人的威信。领导者如何建立自己的威信、如何更好地发挥非权力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政》2011,(10):51-51
江西省樟树市民政局邹菊生认为,任何一个领导者或管理者,在行使自己职权时,其自身的品德、学识、气质、风度等也会自然形成一种影响力,这就是非权力性影响。非权力性影响的形成有其相关的心理机制,实际是领导者或管理者的主体形象(非职权)作用于被领导者的心理感受面与其潜在的角色期望发生吻合而形成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4.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所组成的。权力性影响力是组织赋予的,其特点是对别人的影响力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并以外部压力的形式起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自身因素产生的,它是领导者个人的品格、才能、知识、感情等因素的总和,是一种对人们心理的自然感召,起着权力性影响力所起不到的作用。要提高领导影响力,关键在于努力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一、优秀的品格是担任领导职务的素质玉米。作为领导者,应加强自身的目相修养.增强自己的榜样作用,使人产生艺表座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中强调:…  相似文献   

15.
百家论萃     
领导干部素质具有“七性”一是时代性。不同社会和不同历史时期的领导者,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而打上时代的烙印。二是功能性。领导者主要靠影响力施行领导。影响力主要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所构成。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是组织赋予的,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由领导者本身的品质、知识、才能这些素质及其行为所造就。三是层次性。领导层次有高层、中层和基层之分。四是实践性。领导者素质的提高,与先天条件有关,但后天的实践四炼是决定性的。社会实践是领导素质养成和…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工作是联系人、团结人的工作。相对而言,县(市)委统战部长与党委其它部门的领导相比,更要求其具备非权力性影响力。领导科学告诉我们,领导的影响力,通常分为权力性和非权力性两个范畴。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的职务、地位和组织上赋予的权力形成的,对群体的影响带有强制性和不可违抗性;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个人在领导活动中由自身素质产生的一种影响力量,由于这种影响力建立在群体成员对领导者崇敬和信服的基础之上,属于自然性影响力。它对被领导人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自觉自愿的,是心悦诚服的,这种影响力有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于领导者来说,其领导能力由许多因素所组成。这里要说的是人格影响力,即在权力范畴以外主要依靠领导者个体的优秀人格来影响、带动、感召群众的一种能力。人格是什么?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道德品质的总和,其价值标准表现为一定的威望和威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有钱,但不一定有威望;有的人有权,但不一定有威信。为什么?这是因为,还有高于金钱、权力之上的东西,那就是人格,是品德;还有高于物质享受之上的东西,那就是精神,是灵魂。而这上一个层面,正是人格影响力最本质的内核。它蕴涵着难以估量的强大力量,犹如无…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对群众所产生的影响力,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这种影响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靠运用手中的权力去指挥工作、组织生产而产生的影响力,我们称之为“权力性影响力”;一个是靠自身的行为,也就是人格的力量而产生的影响力,我们称之为“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对领导权力的顺利实施、对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对企业凝聚力的增强有着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和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作为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工作在一  相似文献   

19.
非权力性影响现了权力性影响简化的人格因素,它以领导者的品德、知识、情感等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潜移默化的情感力量和身体力行的领导风范,使被领导者在横向认同之中形成行为的自觉。领导者由于其人格的高尚增加了其权威的成本,领导者由于其人格的低劣导致其权威的贬值。既使对于最卓越的领导者,权威也不是其成功的全部,权力性影响和非权力性影响的有机结合才能功德圆满,铸就伟业。  相似文献   

20.
傅健华 《传承》2008,(8):22-23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从其良好的领导形象和模范行为对下属群众所产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是由领导者的人格力量产生的,它来自于领导者自身的能力、知识、品德、作风等,这种非权力性影响力对于领导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