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思想和人权理论。江泽民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有: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中国人民的首要人权;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权是多数人的人权,是全国人民的人权;人权是个体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人权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人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中美两国的人权对立与争论由来已久,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美国政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攻击。人权问题上的对立与斗争一直伴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加剧。毛泽东、邓小平一生都在为争取和保障中国人民的人权而奋斗,同时,他们也与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揭露了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虚伪与局限性,提出了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正确途径,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人权理论。一、美国政府“谈人权是没有资格的“在毛泽东、邓小平看来,如此“关心“别国人权、满嘴仁义道德的美国却正是人权的践踏者,是没有资格谈人权的。毛泽东指出美国的所谓“国际责任“,所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不断以人权问题为借口干涉中国的内政,阻挠中国的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权?在对待人权问题上我们应当持何种态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在人权问题上究竟谁优谁劣?对此,邓小平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的人权观,可以为我们正确理解人权提供一把科学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权问题,7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总是把争取人权、争取民主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争取人权、捍卫人权不息奋斗的一生。本文就毛泽东与人权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为争取中国人民的首要人权——生存权作出的杰出贡献。生存权是指人的生命安全的权利和生活条件获得基本保障的权利,它对中国人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家的独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人民享有生存权的先决条件,毛泽东领  相似文献   

5.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争论的重点之一是国权与人权的关系,西方少数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家,混淆两者关系,主张人权大于国权,常用人权问题来压我们,企图损害我们的国权和我国人民的人权,以达到其干涉别国内政,谋求世界统治的目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言简意赅科学地阐明了国权与人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极其简明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人权标准并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些标准,形成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科学完整的人权思想和理论体系。认真学习、研究和领会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尊重人权、捍卫主权、反对霸权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和保障人民的人权,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社会主义人权是“绝大多数人民享受的人权”,坚持人权主体标准的人民性是邓小平人权思想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相似文献   

7.
李云龙 《前线》2022,(6):39-43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起“争民主、争人权”的旗帜,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权的历史性飞跃,赋予人权崭新的社会主义内容,确立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发展经验完善人权话语。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创新人权话语,构建起以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人民是人权发展的中心和主体,人权发展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法治是人权的根本保障,全球人权治理需要各国平等参与和相互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权问题本质上是属于一国内部管辖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大规模进入国际法领域,这是现代法治中人权保障的又一鲜明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权问题基本局限在国内法的范围,被当作纯属国内管辖的事项对待,也被认为不受任何外来势力的影响和制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对内肆意侵犯和压制本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实行法西斯的独裁统治;对外积极进行侵略扩张活动,犯有严重的战争罪行。饱经战争苦难的世界各国人民在战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普遍产生了一种共识,即人权保…  相似文献   

9.
以争取人权、实现人权、发展人权为主线,纵观了我们党的人权思想和人权实践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虽然其间也经历了很大的曲折,但我们党终于纠正了错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中,促进了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全面发展人权的道路。党的十八大又强调要使"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2,(5):23-24
一日生存权。生存权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独特贡献。1991年中国政府发表人权白皮书,强调生存权是中国人民首要的人权,把生存权置于众权利之首,但“首要”的观点却缺乏宪法上的根据,因为宪法上没有生存权的概念表达。目前我国在生存权的  相似文献   

11.
这十个标志是: 法制完备。要求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 主权在民。要求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法制应以民主的政治体制为基础;实现民主的法制化和法制的民主化。 人权保障。人权是人的尊严的价值的集中体现,是人的需求和幸福的综合反映。否认人权,就是否认做人的资格,使人不成其为人。人不是为国家与法律而存在,而是国家与法律为人而存在。权利与义务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权问题。法律权利是人权的法律化。全面地、充分地实现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律的根本目的。 权力制衡。“衡”指权力平衡.执政党与国家机构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事业组织之间,领导个人与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2.
孙力  邬沈青 《唯实》2004,(6):83-86
人权是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人权理论 ,人权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但是 ,作为历史的产物 ,人权是和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连的。资产阶级的所谓人权并不能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权最普遍、最充分的实现开拓了新的进程。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的人权状况 ,对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人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人权的争取也经历了一个斗争的过程。“中国人民从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根据长期实践的经验,对人权问题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从历史的角度,在历史进程中寻求我国人权发展的轨迹,对于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科学地认识和阐明我国的人权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对中央苏区苏维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人权外交的特征和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括了美国人权外交的特征 :理论上花样翻新 ,用道义掩盖真相 ;将人权问题经济化、政治化 ;人权外交与现实武力结合使用 ;“双重标准”界定别国人权。分析指出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 :为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服务 ;在全球推行美国价值观念的需要 ;美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文章认为 ,对于美国的人权外交 ,中国一方面要注意和美国对话 ,同时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要针锋相对 ;另一方面应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 ,建立有利于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在人权问题上有没有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如何看待人权标准?人权标准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在人权标准的一系列问题上,中国和美国之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首先,中国和美国双方都承认有人权标准,但在什么是人权标准问题上就根本不同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从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模式出发,来解释和规定人权标准,认为多党制、议会民主制是人权“最理想的体现”,自我标榜是“人权国家”,并把自己的人权标准推崇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标准”。在有关国际人权会议上,以“人权国家”自居的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代表以人权“法官”自居,不顾别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的国情,以自己的人权标准来衡量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人权状况。在他们看来,哪些国家和地区不符合他们的“人权标准”或  相似文献   

16.
余品华 《求实》2000,(10):19-20
人权是一个历史概念 ,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而张扬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西方所主张的人权观念。这种人权实际上是少数人即资产阶级的人权。马克思主义产生后 ,对人权概念进行了改造和发展 ,提出最大多数人的人权即广大劳动人民也能享受的人权。这就在世界上产生了两种人权观念。邓小平说 :“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 ,本质上是两回事 ,观点不同。”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权问题 ,这与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分不开社会主义中国重视保障人权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殊品格 ,…  相似文献   

17.
人权的实现,人权保障水平的提高,包括许多因素,也有许多工作要做,而这其中,完善法制,厉行法治,极为重要。所以,人权与法制的关系,就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罗玉中和万其刚等合著的《人权与法制》一书,在人权保障的理论与实践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是一本全面系统评述当代中国人权与法制的学术专著。第一,它有利于人权理论研究的发展。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分三章系统地梳理了西方思想家有关人权的学说,这三章分别是:西方人权观的萌芽、西方人权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贯尊重和保障人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人权发展的根本原则,维护人民利益是我国人权发展的宗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国人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40周年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建立15周年,本文略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与民主权问题。 一、这一制度下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夺取国家独立权和人民生存权之后历史的选择 人权概念中的国家独立权和人民生存权,是最基本的和头等重要的人权。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两个基本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抽象上升到吴俸、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研究应遵从的两个基本方法.坚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考察人权,就是既要把人权理解为抽象的"权利的最一般形式",又要把抽象的人权规定上升为思维的具体,由此形成"多样性的统一"的科学的人权概念;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考察人权,就是既要看到人权曾是资产阶级的特权的历史事实,又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资产阶级的专利,应当看到,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人权必然的也应当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普遍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