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公方彬 《党建》2013,(5):31-33
精彩导读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是因为选择了中国道路,而不是西方资本主义道路。金融危机实际上是道路危机,也是西方制度危机。西方也在借鉴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如出台反垄断法,想试图遏制资本的逐利。选择中国道路,民众的参与度支持度越高,成效越大,每个人的获益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偶然性的吗?敢于从历史与理论的角度回应这种疑问,需要说清楚: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历史背景下的学习西方潮流;对资本主义的失望与"以俄为师"的转向;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传入中国的社会思潮在比较中获得优势;中国先进分子由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实践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郭凤海 《党建》2013,(2):22-23,27
近代以来中国人先后尝试300多个政党与"主义"。但是,这些选择都先后失败了。孙中山明确选择资本主义。然而,西方列强不肯解囊,反去支持专制复古的袁世凯。搞社会主义,不仅对救亡富强有用,而且是历史的必然。这是中国人唯一能自己作主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五四运动以其举起民主和科学的大旗而炳彪史册。民主与科学是当时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锐利武器。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是扼杀民主,阻碍科学发展的。当一个社会还是封建主义占主导地位时,对资本主义的宣扬和提倡无疑会起解放思想冲决精神枷锁的作用。新民主主义初期中国先进分子在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同时,积极介绍、传播和提倡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这是顺理成章的。正如列宁所说,与  相似文献   

5.
革命道路的正确选择,在客观上决定于社会性质、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在主观上决定于革命领导阶级及其政党的性质和成熟程度等因素。如果革命道路的选择达到了主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选择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我国的民主革命选择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由以下主客观条件决定的。一、我国同西方国家比较,不仅封建社会历史长,而且封建经济结构牢固,封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达程度高于西方国家。我国的这种历史情况,不但使它的资本主义萌芽比欧洲晚了二百年,而且由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束缚,这一萌芽的成长十  相似文献   

6.
王成元 《世纪桥》2006,(5):52-54
中国的工业化的制度选择经历了这样一条历史道路:进行工业化为维护封建制度,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寻求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又被迫放弃资本主义制度——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求新的社会制度与它相适应,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矛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国工业化没有选择资本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叉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与进步性联系在一起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徐琛 《实事求是》2007,195(2):18-21
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社会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人民对社会公正的不懈追求在这一历史选择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充分考察、对比、认识资本主义不公正丑恶本质和社会主义的公正本质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有利条件,理性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无数的先进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都在为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而努力探索,他们曾诚心诚意地向西方学习,进行种种尝试,试图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各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7,(1)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需要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支撑。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渐加剧,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加剧了意识形态复杂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优势通过文化渗透不断向外输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文化领导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影响日趋凸显;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呈强势姿态向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输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体现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两次裂变才从资本主义形态中产生出来的,它既包含有西方文化的因子,又包含有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因子.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文化基因十分丰富,这些文化基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马"文化的完美结合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化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危机,主要是“工业文明过剩”的危机。这里所说的“工业文明过剩”,主要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发展战略上,仍然沿续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选择,即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这种战略派生出了其文化发展的种种片面性和局限性,用中国的说法就是“重理轻文”,即重视科技的发展而淡薄“人文精神的培育”。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危机,首先表现在“科学主义”与“技术主义”的盛行上。现代工业文明以高科技为手段的对于自然的掠夺,  相似文献   

12.
王中人 《唯实》2001,(9):115-119
20世纪初的世界图景,按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分裂、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大分裂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大分裂这样三个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先后经历了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怀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和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三个阶段.中国最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当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日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全球抢夺殖民地,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把它的炮舰随着大批商品开到中国的大门口,在这个时候,有着优秀古老文明的中国,在长期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却显得十分落后了。到发生鸦片战争的时候,中国不但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而且其固有的文化也显得陈旧,已不能适应自强发展的要求。时代的改变,“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发展到科学,随着西学东渐,同西方其他新思潮一样,社会主义学说也不可避免的被传播到中国来。  相似文献   

14.
王中人 《唯实》2001,4(8):115-119
20世纪初的世界图景,按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分裂、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大分裂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大分裂这样三个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先后经历了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怀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和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三个阶段.中国最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多党制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由两个或多个资产阶级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体现了人民选择的民主制度。而实际上,这种制度并没有改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是由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尤其是其中的大资本集团控  相似文献   

16.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文化一波高于一波向中国涌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我国知识分子吸取了历史教训最终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历经近代以来的文化探索和选择之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其成果主要体现为:提出了人民富裕的小康社会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政治生态理念,开启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以主体性问题为切入点、以哲学研究为载体、从文化视角批判资本主义的当代西方重要左翼思潮。然而,在其百年变迁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勾画了一个从原本"修正"、"完善"马克思主义到实质上的反马克思主义、从批判资本主义到变相捍卫资本主义的怪圈,从强调无产阶级群体意识到坚持自由主义式的个人本体论是探讨这一怪圈得以形成的重要入口。西方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失误的警示意义在于,在我国当前的话语体系建设中,唯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才有可能冲破新自由主义的话语霸权,建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仍然不时会听到这样一些议论: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还是让历史来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依托,并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中国的近代企业开始出现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而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登上历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确保我国文化安全的根本之策是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措施。进一步扩大文化对外传播可以增加文化安全的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