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和平统一”系指用和平方式统一国家。毛泽东指出在解放台湾问题上“不放弃和平争取”邓小平指出:“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并存,也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谋求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武力和平双策并用”的转变,但他从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始终把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结束祖国大陆同台湾分离的局面,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并重申“我们有最大的诚意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此前,有关方面也强调,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必然包括武力攻打,具体的“采取”时间据国际国内战略专家的预测,将会是“2004年或2008年”的某一天,理由则是台湾当局“选举”与美国总统选举同年,这种“巧合”极易引发“台独”势力的恶性膨胀,若如此,中国政府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台湾回归、统一八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人们都认为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中国共产党才有对台工作,而本文认为党从成立就蕴涵了收回台湾主权的思想并努力为之奋斗。其80年间可划分为三个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党成立到1945年10月,台湾回归祖国,党为收回台湾主权而斗争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46年至1978年,是党为解放台湾而斗争的阶段。其中又分为“武力解放台湾”与“和平解放台湾”两个小阶段。第三阶段从1979年至今,是党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的阶段,其间党的对台政策经过由“和平统一”的提出,到“一国两制”理论的构想,再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后形成的发展过程。8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的独立统一及民族尊严放在最高的位置上,因而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拥护。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确定了“解放台湾”的对台方针,到了90年代,此方针发展为”一国两制”。从“解放台湾”到“一国两制”,构成了我党对台方针的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也体现了我党对台湾由以武力解放为主转到以和平统一为主的发展过程。回顾这一发展过程,既有助于认识过去“解放台湾”方针的正确性,也有助于加深理解现在“一国两制”决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党没有提出专门的对台方针,但其基本思想是武力解放台湾。1949年未,蒋介石飞离大陆,开始偏安于台湾,国民党在大陆的要员也随之纷纷到了台湾,国民…  相似文献   

6.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统一中国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三代领导人关于统一祖国的战略思考,由于时代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各有不同特点。对于台湾问题,毛泽东主张以武力解决为主,不排除在可能条件下以和平方式解决;邓小平鉴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江泽民则根据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态势,把邓小平提出的这一方针加以深化,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对策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黎继 《理论文萃》2007,(2):36-48
“一国两制”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理论界也就“一国两制”理论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发表并出版了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理论是对“一纲四目”构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中“一纲四目”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武力解决到和平统一的转变;“一国两制”被作为一项长期的国策,“江八点”使其更加丰富和全面。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构想的提出,对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也赢得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赞同和支持。在“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指导下,在中国政府和海内外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和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实践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也为我们今后解决台湾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对近年来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研究做一个简要回顾,以加深对“一国两…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内容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一国两制”必须坚持一个中国。这就是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和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政治主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共关于和平统一祖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 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与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但具有十分明显的一致性.第一,两者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中国主权的独立、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由于历史的和人为的原因,1949年以来,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凡具有爱国心的中华同胞和全球华裔,无不急切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始终坚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对如何统一,用什么方式统一的有关政策上,有一个从武力解放台湾到提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与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由一国一制到“一国两制”的政策演变。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55年5月,在坚持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实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949年3月,中国共  相似文献   

13.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为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指导着祖国统一的实践.这些重大决策是:武力解放台湾的决策;和平解放台湾的决策;与美国开展大使级谈判的决策;中国与外国建交中处理台湾问题的决策;暂不收复金、马的决策,等等.这些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步骤,为改革开放后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深入探讨了两岸"三通"实现的艰难历程与原因,认为海峡两岸"三通"之所以能够得以基本实现:第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贯彻以"三通"方式促进台湾问题解决和以经济促政治政策成功运用的范例;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实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必然;第三,两岸民众交流是促进两岸"三通"实现的重要动力;第四,是台湾国民党当局调整大陆政策和台湾人民认同和平发展道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是中国为和平统一祖国而确定的方针,全称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其具体内容是:1中国必须统一,这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是大势所趋。2中国只能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卜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方式实现统~_4和平统一后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5.和平统一后,香港、澳门、台湾设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1毛泽东、周恩来为这一方针的提出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16.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阐述了我们党最新的对台方针政策,明确了当前对台工作的重点。报告重申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以及尽最大努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放弃武力等政策,表明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同时,十六大报告又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对台工作的新思维,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对台工作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既坚持了原则,又展现了诚意。十六大报告是我们党新世纪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必将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由过去偏重强调武力解放台湾改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僵化的大陆政策形成强大冲击。  相似文献   

18.
东方 《湘潮》2023,(2):11-15
<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在实践中首先被运用到解决香港回归祖国问题上,并取得成功。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  相似文献   

19.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其核心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现和平统一。 1 995年江泽民同志的八项主张第一条开宗明义指出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①这是八项主张的精髓 ,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原则。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台湾当局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暗地支持下 ,不断地向一个中国的原则挑战。同“台独”、反华势力斗争 ,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 ,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一、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含义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的…  相似文献   

20.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一思想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智慧,经过长期酝酿和周密思考而逐步形成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台湾工作,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