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索》2015,(4)
文化产业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绿色产业、黄金产业,科学评估和有效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的评估,既要评估产业本身发展状况,也要对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评估,以此来判定文化产业发展潜力。文化发展实力是资源、市场、创新和保障直接作用的结果,在文化产业竞争力"五要素评估理论模型"中,文化产业资源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市场强弱是准绳,文化产业创新是动力,文化产业保障是支撑,文化产业实力是彰显。要在整个文化发展格局中占居有利地位,更好推动经济新常态发展,以要素重组为基础、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市场拓展为推力来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谢璐妍 《奋斗》2023,(3):63-65
<正>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这为新时代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黑龙江省应以创新引领、协调联动、绿色导向、开放共赢、共享发展的发展思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布局,促进文化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将文化产业打造成黑龙江省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英、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都有发达的文化产业,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驱动型;以英、法、德为代表的资源驱动型;以日、韩为代表的政策驱动型.分析这些文化产业强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助于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静 《前线》2013,(10):67-69,72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文化资源丰富,科教基础雄厚,人才集聚,如何深入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以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着力点,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既是加快首都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首都实现产业升级、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单澄 《理论导报》2014,(10):40-42
日本文化产业具有管办分离、设计理念先进、持续性开发和国际化视野等特点,其产业化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政府和法制支持、人才和创新驱动,以及注重品牌开发和完善的产业链等,其成功经验对南通文化产业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提出从管理体制、法制建设、人才培养、延伸产业链、市场培育5个方面的改革来推动江海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定位;发展文化产业,是驱动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文化产业振兴战略;要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将发展实绩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繁荣文化市场,细化促进文化消费的具体措施;要树立国际视野,积极有为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不足、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方面部分指标推进难度较大、节能降耗形势严峻等短板问题。解决的对策是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安徽文化产业已趋向规模化、集约化和集群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了科技文化融合驱动、政府服务联动、企业运作和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格局。但是,安徽文化产业总量不强,文化市场化、文化产业规模、文化产品质量、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新型产业链、产业园集聚等,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多。安徽应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发达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在发展目标、发展格局、发展布局、发展链条、扩张路径、主导要素、集群发展、创新路径等方面要深入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加速实现文化强省目标。  相似文献   

9.
向勇  李天昀 《学习导报》2011,(21):33-35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国外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有三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市场驱动型、资源驱动型和政策驱动型。 美国:市场驱动型 美国的文化政策秉承自由主义传统,以强调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高度市场化和最小化政府干预为主旨。在美国,文化产业在经济领域不具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产业集群困难重重,而文化产业的升级优化、消费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地域特色的彰显又迫切需要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内蒙古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内蒙古可以通过创新文化产品、改进技术路径、调整产业政策、探索管理模式,有效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沈北海 《党建》2014,(11):36-37
正近年来,广西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来抓,创新思路,多措并举,走具有广西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文化产业连续5年增加值增长20%以上,成为提升广西形象、推动广西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创新引领战略创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进一步解放思想,用  相似文献   

12.
叶丛 《学习月刊》2012,(2):67-67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保康县在建设绿色襄阳示范区、打造襄阳都市后花园的进程中,将依托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把文化作为发动机、传感器和支撑点,推动文化理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县域文化品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驱动绿色保康强势崛起。  相似文献   

13.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区域文化高地是德州市顺应发展潮流、创新发展理念而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区域文化高地应发掘和依托各种文化资源,从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入手,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创新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14.
周茂非 《前线》2014,(10):97-99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北京市十分重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在2011年就提出了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进一步明确了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文化与科技均列其中,新的定位为北京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促进北京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前线     
《当代贵州》2014,(36):6-6
正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在京揭牌12月15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揭牌仪式在北京市朝阳区规划艺术馆举行,标志着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正式在京启动建设。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是文化部、北京市签署的首都文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的重要项目,文化部将积极会同北京市,加强对实验区建设的统筹规划和业务指导,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相似文献   

16.
张琸玡 《世纪桥》2014,(2):49-49,67
近年来,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推广,文化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文化产业仍然存在缺乏文化内涵、竞争力、人才以及创新等问题,应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正确方向,提高人民向心力及凝聚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文化产业的印象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宏宾 《唯实》2010,(11):75-81
当今世界,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处于巅峰。美国文化产业强盛背后有其深层次原因。立足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必须关注文化的大众化倾向和培育大众文化消费群体、关注新兴文化产业链条和文化产业人才链条、关注文化创意和产业创新、关注政府作为的着力点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我国,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形式,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合理管制。文化产业的属性要求我国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三重关系。通过社会治理创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具有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等功能。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义乌建设国际商贸名城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义乌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创新义乌文化产业业态和发展要素、打造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是义乌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使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资本、文化价值观、文化主权安全、文化管理体制等受到影响。挑战也是机遇,入世加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我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我国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我国文化消费潜值增加。应对WTO,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要做好应战准备和战略选择:创新文化产业观念;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增大文化产业规模;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加强文化产业管理;构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