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文革初期(续) 十五、毛泽东拉着纪登奎的手说:“纪登奎,老朋友啦!” 1967年8月22日(一说9月22日),毛泽东在回北京的途中路过郑州。他在专列上接见了河南省革委筹备小组组长刘建勋、副组长王新、纪登奎。 一见面,毛泽东就高兴地拉着纪登奎的手,说:“纪登奎,老朋友啦!” 刘建勋向毛泽东汇报河南的。大好形势”,并夸奖说:“纪登奎同志在河南文化大革命中可受锻炼了,他在运动中被关了四个多月,批斗、坐飞机可多啦!”  相似文献   

2.
在文革初期(续) 六、纪登奎向毛泽东呼救:“我被红卫兵看管起来了!” 从1967年初起,河南省委大多数领导干部失去了行动自由,纪登奎从1967年1月17日即被群众组织看管起来,反省错误。1月22日,他被拉到省机械学校批斗,晚上与学生们同床而睡。1月24日,纪登奎被拉到中州宾馆批斗;25日被拉到开封批斗两  相似文献   

3.
散木 《党史博览》2010,(5):29-31
毛泽东关于柴沫自杀的批示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一书记载.毛泽东于1972年11月4日、12月5日曾分别在反映柴沫情况的两份来信摘报上批示说:“纪、汪酌处。““纪、汪处理。似不应除名。(逼死了人,还要开除吗?)”这里的“纪”是指纪登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组织宣传组副组长;“汪”则是指汪东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至于来信中所提到的柴沫,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体代表们介绍自己的“老朋友”,只有一次。那是在中共九大全体会议上,被介绍的是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纪登奎。纪登奎何以被毛泽东称为“老朋友”呢?说来话长。毛泽东在许昌发现了纪登奎先说说毛泽东的许昌情结。许昌小城位于河南中部,古为州治。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由洛阳迎往许昌,使这里成为汉朝的京城,被时人称为许都。曹操在这里建功立业,威镇四方,成为历史名人。说起曹操,就不能不提到许昌。毛泽东对曹操的武功文治很是佩服,自然而然就对许昌多了几分关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路…  相似文献   

5.
1975年初,四届人大刚开过,周恩来于2月1日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确定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还确定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三位常务副总理“负责处理国务院日常事务”。会上,周恩来说:“我身体不行了,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次日,周恩来写信给毛泽东报告了这一分工安排,得到毛泽东批准。 这样,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开始主持国务院的工作,“四人帮” 阴谋“组阁” 的美梦终于化为泡影。但是,“四人帮”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他们挖空…  相似文献   

6.
1953年2月13日,毛泽东一家与机要秘书叶子龙一家在一起吃晚餐。毛泽东见人多,菜多,不解地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搞得这么丰富?”李讷抢先说:“爸爸,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夜。”饭后,毛泽东对叶子龙说:“明天我们出去走走,看过黄河了,这一次去看长江。”2月14日,毛泽东坐专列南下,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出巡。专列经石家庄、郑州、信阳,于16日晚到达汉口大智门站。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视察武汉。但毛泽东对武汉是很熟悉的,早在1918年他组织湖南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去北京时就路过武汉。毛泽东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那时长江也没有桥,武汉…  相似文献   

7.
三、祸水冲向省委 1966年11月1日,省会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总部等少数派组织准备召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纪登奎等找少数派组织代表谈话,征求他们对省委检讨稿的意见,研究了在大会上当场销毁材料的问题。多数派学生闻讯后,于11月2日晚串连50多所学校的150余名学生,把纪登奎拉到位于郑州北郊农业路的河南省工人疗养院,开展辩论。 11月3日下午,少数派学生在省体育场召开了有4万人参加的批判大会。11月4日上午又召开2万人参加的批判大会,把省委领导人带到会上批判。 11月12日上午,郑大联委等少数派组织200多人冲进中州宾馆,把参加省委三级干部会议的全  相似文献   

8.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高潮。而在农村,一场以“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为显著特征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亦风起云涌。对此,农民意见很大。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调查,也觉察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中共中央在郑州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第二次郑州会议),专门研究讨论人民公社问题。会上,毛泽东提出必须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平二调三收款”等“平均主义倾向和过分集中倾向”,实行权力下放,三级管理,三级核算,队为基础。这些措施有利于纠正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1,(11)
1938年10月,徐海东在延安出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休息时,毛泽东和大家一块在院中散步闲谈,毛泽东说:“中国有三部小说:《三国》、《水浒》、《红楼梦》,不看完这三本书,不算中国人。海东同志?你可看过这三本书?”海东老实回答:“没看过《红楼梦》。“毛泽东笑着说:“那算是半个中国人!”这是一句玩笑  相似文献   

10.
在文革中期(续) 三、“批林整风”与“批王新” “9.13事件”后,毛泽东指示成立林彪专案组。10月3日中央通知,由周恩来、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纪登奎、李德生、汪东兴、吴德、吴忠10人组成中央专案组,审查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专案组设立工作机构,由纪登奎、汪东兴负责日常工作。同日,中央通知,撤销军委办事组,成立军委办公会议,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由叶剑英、谢富治、张春桥、李先念、李德生、纪登奎、汪东兴、陈士榘、张才千、刘贤权10人组成,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军委日常工  相似文献   

11.
1949年3月23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新闻公报。毛泽东那句关于要警惕糖衣炮弹进攻的名言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讲的。也就是在这一天,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迁往北京。据目击者回忆,当毛泽东与周恩来走向汽车的时候曾有这样的对话: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被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李自成因胜利而骄傲腐化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喜欢释人名,常常因人、因地、因时即兴而发,娴熟自如,妙趣横生。早年,毛泽东刚认识贺子珍(原名自珍)时,曾问她的名字是谁取的。贺子珍说:“是我自己取的。”毛泽东笑道:“啊,自珍自重,自己珍重自己;这名字挺好,也挺厉害的呀!”30年代,毛泽东曾在江西宁都养病。一天,他问卫生所负责护理他的小战士:“你叫什么名字?”“钱昌鑫。”“是哪几个字?”“钱币的钱,日曰昌,三个金字的鑫。”毛泽东一听,笑了笑说:“哈,你姓钱还不够呀,还要那么多金子!小心打你的土豪啊!”平易近人的毛泽东,就是这样经常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开玩笑,调节气氛。后来…  相似文献   

13.
十、参加八次汇报会 河南三方代表的汇报谈判从1967年5月29日开始到7月30日结束,先后共进行了8次,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接见河南群众组织代表和省委、省军区领导人20余次。 第一次汇报会于1967年5月29日晚21时至5月30日零点30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会议厅举行。郑大联委的代表首先发言控诉×××的“罪行”;河造总的代表予以驳斥,双方争吵不休。后周恩来提议让纪登奎讲一讲。 纪登奎站起来说:“我被关了4个月。”他检讨  相似文献   

14.
王永钦 《党史纵横》2001,(12):16-20
1975年初,四届人大刚开过,周恩来于2月1日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确定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还确定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三位常务副总理"负责处理国务院日常事务".会上,周恩来说:"我身体不行了,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次日,周恩来写信给毛泽东报告了这一分工安排,得到毛泽东批准.  相似文献   

15.
曹元明 《湘潮》2008,(9):51-56
1958年底,中国出现了天灾人祸的窘迫形势。毛泽东心急如焚,接连召开郑州会议、武昌会议。1959年又召开了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海会议和八届七中全会,决心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出现的错误。毛泽东批评了“共产风”和浮夸风。然而,半年来的会议和领袖的良好愿望,并未完全贯彻下去,过热的空气,并未冷却下来,形势依然严峻。饥饿、贫穷、艰苦威胁着老百姓的生活,怨天尤人的现象在干部队伍中较为严重。鉴于此,毛泽东担心出现悲观、泄气,把形势看得一团漆黑,对“三面红旗”失去信心的局面。他认为高级干部的这种“悲观”是对“总路线”的怀疑,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对革命前景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16.
1931年11月1日至5日,中共中央代表团在江西省南部瑞金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史称“赣南会议”。 党史、军史学界对赣南会议贯彻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错误地批判中央苏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认识上是一致的。但是,这方面的有些著作和中共党史大辞典等,在对会议错误程度的估计上却有所不同,归纳起来,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把错误估计偏重,如党史大辞典等书说:这次会议在中央代表主持下,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指责为“极端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撤销了毛泽东的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的职务”;另一种估计又把错误程度估计过轻,如《中央苏区党的建设》等书说:这次会11月初在瑞金叶坪举行,毛泽东向大会作政治报告,通过了关于政治问题、党的建设问题等5项决议案。后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亲手把邓小平推向前合,并对来访的金日成说:“我不谈政治,由他来跟你谈。”/毛泽东在批评“四人帮”别有用心的“反经验主义”时,往事重提,对邓小平说:“你就是毛派的代表。”/听说邓小平主持会议批评了江青,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呀!就是要斗她一斗。  相似文献   

18.
正学政经,让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毛泽东第一次提倡县处级以上干部学政治经济学,是在"大跃进"发动半年后中央在郑州召开的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这次会议从1958年11月2日至10日开了9天。会议之前,毛泽东已经初步察觉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了不少问题,主要是浮夸风和"共产风"。  相似文献   

19.
一 1973年12月22日,毛泽东签发命令,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当时全国共有门个大军区.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都任职时间不长,最长的也才四个月,他们都原封不动。北京。军值李德生和沈阳军区陈锡联、济南军区杨得志和武汉军区曾思玉、南京军区许世友和广州军区丁盛、福州军区韩先楚和兰州军区皮定钧湘互对调。毛泽东在书房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了这一命令,同时宣布邓小平参加中央军委的工作。毛泽东说:“我提个建议,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建议在座的政治局委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九届二中全会以后,毛泽东不止一次在开会或聊天时提议唱这首歌。 毛泽东宣布对调命令后,让王洪文宣布对调的名单。王洪文刚当上党的副主席,比较牛哄哄,没把老将军放在眼里。他是从上海发迹的,许世友是南京军区司令员,在军队方面说,上海是南京的管辖范围月B时张春桥挂了个南京军区政委的名,许世友根本不买他的账,最恨的就是他。许世友爱憎分明,粉碎“四人 帮”后,许世友说:“我早就看出张春桥不是好东西。”毛泽东去世时,江青围攻许世友,许世友拍案而起,说:“你张狂什么?主席在我让你三分,现在你再胡言乱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1974年7月中旬,身患多种疾病的毛泽东准备赴南方休养。17日,毛泽东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成员在中南海游泳池他的住地开会。才做过手术的周恩来也从医院赶来参加会议。 会上,毛泽东用严肃的口吻批评江青以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他说:“江青同志,你要注意呢!别人对你有意见,又不好当面对你讲,你也不知道。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不好呢,要注意呢。”他还指着江青向在场的政治局成员表示:“她算上海帮呢!你们(指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四人。——引者注)要注意呢,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