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导刊》2009,(4):59-59
打官司你没时间吗.没关系。你可以与法院衔接。预约开庭;打官司你工作抽不开身吗.没关系.你可以选择在假日开庭;打官司离法庭远吗。没关系.你会享受到法官主动到院坝去开庭的司法服务。丰都县法院所打造的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便民诉讼网络.使老百姓可从中切实体会到了司法为民举措的实惠。  相似文献   

2.
正借助网络技术拓展司法公开便民,已成为一种趋势。时下最具人气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也成为法院推动执行工作公开便民的新尝试。2月2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中级法院层面,率先启用了"执行事务中心网上辅助系统"。作为法院运用新媒体手段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的又一形式,系统通过线上咨询、预约和查询等方式,实现线下诉讼案件执行的推进,为社会公众带来法院执行工作新体验。  相似文献   

3.
《上海机关动态》2009,(11):29-29
为贯彻落实最高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响应市高院关于“司法为民措施巩固、深化与拓展”的号召.满足广大群众对司法便民的需求,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整合原有网上便民服务措施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一套一站式、集约化的“在线诉讼服务”平台。该平台自今年8月19日正式开通以来,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被媒体称为“网络法院”。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坛》2010,(1):F0003-F0003
<正>闽清人民法院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院工作主题,以"便民诉、排民忧、畅民和、达民意"为法院工作目标,出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司法便民工作的措施》、不断完善各项司法便民举措。2009年2月,在闽清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恢复东桥人民法庭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方司法能动主义或司法的能动性是相对司法克制主义的用语,实践形态和社会评价不一。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理念重在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特征上看,能动司法的核心是实现法院的政治功能,功能是建立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定位是遵循人民司法路线。建立便民诉讼机制、积极主动调研、延伸司法服务是具体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司法为民”为宗旨,怀亲民之心,办便民之事,行利民之举,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并将其贯穿于法院司法改革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确立了受理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不需要以行政执法程序前置为条件,但随之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在"跟进诉讼"中,行政机关处理决定的法律效力如何?二是在"单独诉讼"中,如何协调法院与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同一案件的立场?应在"跟进诉讼"中秉承"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将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生效的调查结论和行政决定视为"初步证据",如当事人提出适当的反证,法院可以推翻行政机关的决定;在"单独诉讼"中应允许反垄断执法机构直接参与法院的审理程序,并设置法院受理反垄断民事案件后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查询等辅助制度予以协调。  相似文献   

8.
陆宝华 《辽宁人大》2006,(11):45-45
请原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司法为民”的宗旨,坚持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便民诉讼原则,加大“两庭”建设投入力度,增强法庭司法为民能力,充分发挥基层法庭身处审判一线的优势,保一方平安发展,广泛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主动热情提供司法服务,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公平、公正地解决在诉讼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打造平安清原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是制发“便民诉讼卡”,密切法官百姓情。草市镇法庭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日前,从江县人民法院在总结便民司法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审判模式,推行便民诉讼联系卡。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1月22日,重庆市开县人民法院便民诉讼联席会在该县法院七楼会议室如期举行。该县政法委、县法院院领导以及各乡镇街道代表、便民诉讼联络员等近2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开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忠结合该院便民诉讼工作实际情况,重点总结了其便利民众诉讼、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法律意识、破解司法难题等功能的重要性。记者在联席会议上了解到,开县人民法院在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提供了更为  相似文献   

11.
司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海市一中院倡导审判工作人员在办案中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真正做到感情上爱民、实体上护民、程序上便民、形象上亲民。2007年年初,一中院梳理汇编了50条关于全面落实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措施指引,制订《关于进一步贯彻司法为民宗旨,切实保障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对诉讼欺诈行为的法律界定和法律应对取决于所处的价值立场.诉讼欺诈受害人的视角,强调对权利的保护;法院的视角,则强调在程序法治主义制度框架内,有效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由于我国现行刑法缺少诉讼欺诈的指导观念,在现行法律架构内实现对诉讼欺诈的规制,在合法性和实效性上都相当有限.当务之急是修改刑法,增设"诉讼欺诈罪".  相似文献   

13.
"法庭义工"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精神,一方面,在化解社会矛盾、改善司法机关形象方面发挥了法官起不到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拉近群众和司法机关的距离方面,让当事人切身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和法庭的温馨,真正实现了审判活动从"便民"到"亲民"的服务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4.
"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案件审判流程一般是怎么样的?法院的事情怎么这么复杂?"相信对很多第一次打官司的人来说,都有这样的疑惑或怨言。再加上法院诉讼程序环节多的固有特性,当事人参与诉讼少不了要多次来法院"一站一站跑"。如何破解难题,化繁为简?泉州法院的回答是创新诉讼服务平台,让群众享受一体化、一站式、家门口的全流程标准化服务。泉州被称为"民办特区",民营  相似文献   

15.
虽然近代学者多将抱告制度理解为中国古代的诉讼代理制度,但从制度设计上而言,两种制度是不同历史和制度环境下的产物,差异十分巨大,抱告为诉讼代替制度。需要指出的是,制度的表达和制度的实践并不相同,在司法实践运作中,抱告制度也会呈现出诉讼代理的特性。讼师能够通过以抱告的身份参与到诉讼中来,这使得表达意义上的诉讼代替制度成为事实上的诉讼代理制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抱告与诉讼代理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出一致性。同时,以往对于讼师的研究认为讼师仅仅是居于幕后的人物,现在发现讼师是有可能在公堂上出现的,而抱告正是为讼师上堂提供了一条"暗渡陈仓"之策,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从“诉讼便民化”出发,充分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开辟便民诉讼渠道,努力使司法为民的宗旨变得可知、可感、可见。  相似文献   

17.
诉讼判决是否有既判力的问题,就我国而言,讨论尚不充分。既判力的本质是前诉法院作出的确定判决在诉讼法上直接拘束后诉法院不能作出与前诉判决相矛盾的判断,既判力的根据归根到底是法院审判权和当事人诉权的相互勾连。本文在此基础上,试从肯定诉讼判决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具有既判力的立场来分析我国不同诉讼判决的既判力,以满足诉讼制度和司法实践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吴瑞芬 《前沿》2007,(7):171-172
小额诉讼程序是一种特殊的简易诉讼程序,它的受理范围以一定的诉讼标的额为上限,其宗旨是使司法接近平民大众,使普通老百姓能够用诉讼的手段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小额诉讼程序在国外已经普遍设立,效果良好。我国也应设立该程序以解决人们诉讼难的问题,也实现诉讼程序设置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电子诉讼是"智慧法院"工程输出的制度化产物。改革试验中,进化论理性主义催生的试验立法进路,为立法官决策供给了多元信息及地方创新经验,在掌控改革风险、节约改革成本、缓解推行阻力等方面克服了"非实践性"制度变迁的弊端。最高法院凭借其政治权威,倚赖司法会议机制、精英话语权及强科层制组织结构,自上而下以"司法文件"为中介,动员地方法院分解量化其任务,司法官为追逐组织俸禄而趋向义务的履行。期间,各级法院充分运用典型报道之外部策略,传播信息化成效以赢得民众的内心认同。此项改革在寻求法理论证的过程中,也善于将政治期许、民众接纳度作为缓和正当性论争的手段。这些非正式但高度制度化的做法在一定意义上凝结为电子诉讼形塑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诉讼调解贯穿诉讼始终,是法院结案的重要方式。诉讼调解凸显了定纷止争、降低诉讼成本的效用。然而,诉讼调解中法官居于裁判者与调解员双重身份的矛盾,致使审判技能和调解技艺相互弱化。法院作为纠纷解决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亟需独立品格。故而,结合司法实际对诉讼调解进行改革是构筑司法独立、法治权威的要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