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屈效东 《人大建设》2005,(11):21-22
河南省宁陵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今秋新学期开学之初,该县对10.52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免收学费、杂费,并补助生活费,共计1200多万元.广大农民称赞“两免一补”为“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2.
正明明是与他人合伙做工程应得的6万元,却以欠条形式出现。由于没有借款事实,合伙人不同意还款。为此,他三次上法院申诉要求合伙人还款。【案情回放】2006年7月,何某手持内容为"今欠到何某现金60000元(大写陆万元正),欠款人周某、魏某2005年5月20日"的欠条,以民间借贷纠纷向  相似文献   

3.
1994年考进天津大学土木系土建结构专业的杨国海,来自辽宁朝阳地区,家境贫寒,为了凑足1000元学费,父母忍痛卖掉了家中唯一值钱的家产——毛驴。办完入学手续,1000元钱已所剩无几,书费、生活费全无,急得小伙子直掉眼泪,多亏同学老师及时相助,才使他度过难关。 在湘西自治州凤凰县的一个偏远山寨,一位叫吴水乔的小伙子历尽千辛万苦获得了湘潭大学的一纸录取通知书,可面对1000余元的学费,早年丧父的小吴只能与母亲相拥而泣。最终,母子俩不得不决定卖掉家里的命根子——耕牛;再变卖家里所有能换钱的东西,还是不够;最终还是好心的苗寨父老们挤  相似文献   

4.
于克勤 《新疆人大》2014,(10):40-41
案情回顾:2012年1月11日,王某向杜某出具欠条一张,内容为:"今欠杜某现金玖拾万元整(900000元),待绿化工程雪浴大道第一笔款到账时支付"。后因王某迟迟不予支付欠款,2013年7月22日,杜某持上述欠条来法院起诉,要求王某给付欠款900000元及利息83362.5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庭审中原告杜某称其与王某因雪浴大道工程相识,双方无其他往来关系,王某承包工程后因资金紧缺而向其借款,杜某便向多人借款后以现金形式将900000元交付王某。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26)
<正>培养一个女孩,脱贫并兴旺一个家庭。8年实践证明,"巾帼班""成美班"职教扶贫,给上万名农民女孩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勤劳肯干的优秀女性。朱晓莹难以相信,那个从小给亲戚帮佣,为生存而察言观色的自己,如今可以成为一名银行大堂经理,能用几十万元积蓄和贷款,给父母盖一栋两层楼房,全家过上体面的生活。这都源于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巾帼班"的帮助。这个职教扶贫班,从2009年起,免除贫困家庭女生对学费、生活费的所有顾虑,将她们从打工一线  相似文献   

6.
[案情]王某与张某两人是朋友,2003年张某在购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向王某提出借款2万元,两人并约定1年后归还本息。但是借款时间到期后,张某并未有归还欠款的意思,王某多次催张某还款,张某均借故不还,两个人为此产生矛盾。一气之下王某将张某起诉至法院,但此时王某发现张某写下的欠条原件遗失了,只留下复印件能证明借款的事实。法院经审理查明,张某向王某借款时无第三人在场,张某虽在法庭上承认了借款一事,但他声称  相似文献   

7.
史宏友刚上大学时因为品学兼优被选为班长,后因迷恋上网一年竟有四科基础课不及格,按规定应该降级。可是史宏友却花50元钱在劳务市场雇个“爸爸”来校签字,办理了退学手续。随后的两年间,史宏友在大学外租间房住,拿着父母供他上大学的钱,成为了“专业网民”。他寒暑假、节假日都回家,还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报告“情况”。不知情的父母,紧衣缩食,每个学期给他几千元的学费,每个月给他往银行卡里汇进500元生活费。史宏友的父母都是收入很少的工人!雇爹签字办理退学,学校有没有责任?史宏友还有没有复学的希望?史宏友的父母能否承受如此重大的打击?…  相似文献   

8.
正事实:貌似简单暗藏玄机"李某凭赵某出具的借条起诉,要求赵某归还借款。"承办的莫法官刚接案时,见借条内容清清楚楚,以为是一件简单的民间借贷案件,但经三次开庭后发现,案情实则扑朔迷离、难以查清。赵某曾代其妻弟苏某向李某借款,以自己名义出具一张10万元的借条,李某于同日交给苏某10万元。5个月后,苏某用自己的帐户向李某转账10万元。对这笔转账给李某的  相似文献   

9.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削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案件类型,借款合同的主体多为自然人。双方当事人形成借款法律关系时,合同内容也往往较为简略,在其格式的规范性上远不如商、№银行与贷款人之间所签订的商业借款合同,有的甚至是可以不要合同。下面笔者将就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易混淆的“借条”、“欠条”和“收条”这三种凭据性条据...  相似文献   

10.
1995年一张金陵职业大学涉外财会专业的录取通知书飞到了江苏省高浮县社会福利院残疾姑娘杨红霞手中。小杨激动不已,继而又忧愁万分,作为再生“父母’的高淳社会福利院已为她的10多年学习耗费巨资,哪里还拿得出供她读大学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呢?杨红霞的母校—一高淳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刘校长等领导了解到杨红霞的困难后、专程去金陵职大协商,金陵职大当即减免了3000元学费。还在不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主动拿出1000元资助杨红霞深造,高淳社会福利院院长黄德富。书记整第云也立即去上降职大户解学习期间共席多少费用等情况回四兵带人…  相似文献   

11.
郑斯民 《创造》2004,(9):7-8
刚刚过去的七、八月份,是国内传媒最为喜欢的季节.这喜欢,自然来自于这个时间段内全国高校录取新生成为最为吸引公众的看点.在若干"高考状元"之类增添了人们暑期里消夏谈资佐料的同时,无疑还有一个一定会让不少家庭感到苦涩的话题,那就是高校的高昂学费.近几年来,高校学费不断上调,按照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以及专业的差别,学费标准已经攀升到平均4000元左右,高的甚至达到了6000元以上.当然,这还仅仅是学费一个单项.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因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修建铁路,江苏盐城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扣除辖区内职工工资,向市民"借款"1.1亿元,2005年,铁路建成投入运营。按约定,到2008年,政府所借款项就要还清。但是16年过去了,盐城市政府至今都没有归还修建新长铁路的借款。"所借资金在铁路5年建设期间不计息,铁路运营后按银行同档利率分3年还本付息"——这样的借款条件,在任何理性经济人手里都不可能借到钱,不仅时间超长,而且还5年免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张某和王某是邻居,张某曾向王某借款人民币一万元,借款期限为一年,并向王出具了欠条。借款到期后,王某多次催要,张某均找种种借口推托不还。王某无奈,对张称如再不还款,就将其起诉到法院。张听后颇为不满。遂寻机报复。一日,王家将与张家相邻的院墙加高时,引起张家不满,认为影响采光,张父与王某发生争吵,王随手推了张父一下。后张父因气愤卧病在床,张某得知后即持刀闯入王某家,声称王将其父打伤,要王赔医药费2万元。王不同意,张即持刀将王妻带入另一房间,关上房门,殴打王妻,并扬言王敢进入就杀人。王被迫同意付…  相似文献   

14.
法律服务     
《公民导刊》2004,(1):51-52
我父母离婚时,我被判归母亲抚养,父亲再婚,并添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母亲与我相依为命,未能再婚,并已下岗3年,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去年我考上了大学,父亲勉强给了我一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但今年从开学到现在,父亲分文未给,他的理由:一是他已下岗,没有固定经济收入:二是我同父异母的弟弟已上初中,无法再承担我的学费和生活费;三是我已年满18周岁,他对我不再负有抚养义务。请问,年满18周岁的大学生,父亲就可以不再给付学费了吗?  相似文献   

15.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11,(23):22-23
这是姚庄镇南鹿村农民钟林家的一本账。2010年,钟林家通过农房改造集聚住进了桃园新村,用农村的宅基地换得了集镇上的3套商品房,其中出租两套,每月租金1300元。家里的7亩承包田有5亩出租流转,每年租金4000元。光租金收入就可以支付一家子的生活费。钟林夫妻两人都在“昱辉阳光”公司工作,每月工资7200元,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60多岁的丈母娘在镇政府做保洁员,月收入850元。腿脚不便的老丈人每月享受政府残障补贴。  相似文献   

16.
<正>《世纪》第5期刊登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海文专稿,披露"文革"中释放国民党战犯内情。摘登如下。建国后从1959年到1966年春共特赦了6批战犯,释放后,头面人物在政协当文史专员,大部分当工人、农民,在街道干杂活,由当地派出所管理,回农村的生活费每月最多15元,因为当时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很低,烈士、工伤的遗属在农村抚恤金也就8元。待遇比他们在监狱的生活差。"文革"爆发后,毛泽东说:这场革  相似文献   

17.
想留学,钱不够怎么办?如有的国家要求留学申请人在国内大银行有30万元或更多的存款,有的国家把要求留学申请人汇出第一年的学费及生活费作为予以签证的必要条件。其实,通  相似文献   

18.
正◎高级专家可延迟3到5年退休◎在滇院士每年补助20万元生活费◎高层次人才进民企可获30万购房补贴◎贫困学子考入部委院校年奖5000元◎滇中、瑞丽"两区"建人才特区◎稀缺特殊人才可聘为公务员◎科研人员在职创业收入归个人◎育才计划今年起优秀贫困学子奖励计划凡考入国家部委所属院校的云南籍贫困学子,在其本科学习期间,由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学费。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工程围绕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脱贫攻坚收官的关键之年,在此特殊节点,深圳福彩中心第三次启动"爱心福彩·常回家看看"公益活动。本次活动计划投入福彩公益金80万元,预计资助800名来深建设者往返家乡,致力于从实际上缓解低收入来深建设者回家探亲的实际困难。本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投入福彩公益金超200万元,累计资助来深建设者返乡探望父母子女近4000人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安》2013,(18):80-80
编辑老师: 我从去年开始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当了一名保安员,也开始接触、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近期家里遇到一个让我很困惑的问题。2009年5月18日,我父亲的一位朋友张某向他借了5万元.当时他写了一张欠条给我父亲,约定在一年内还清借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