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理论视野》2021,258(8)
新时代,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总进程中有更加明晰的战略定位。大学是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中心,大学文化建设要承担起精准服务文化自信的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等新使命。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创新型国家,不能单纯以拥有多少科技人员、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取得多少科技成果等等为依据,更重要的是要看创新在国家的发展中是否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所谓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通过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芬兰、韩国、新加坡等目前世界上的20多个国家。创新型国家具有四大特征:一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二是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大都在2%以上,三是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四是这些国家获得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三方授权的专利数占到世界总量的97%。当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6%左右,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4%左右,对外技术依存度为50%以上,获得的美日欧三方专利数占世界总量不…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坚强的人才保障,关键在于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2)
"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是党立足国情做出的重大战略,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力量和创新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离开了适合并且能够积极推动创新活动的文化环境,自主创新能力就难以实现。为了更好地建设当代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要重视新时期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将科技文化建设融入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开创科技文化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以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为研究对象,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坚持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结合多个创新主体,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促进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弗里曼"国家创新体系"虽然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但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坚持这一体系有利于我们以整体观念,立足深层次改革,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内外联系制度,同时推进创新社会氛围的形成,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近30年的强行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即其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前所未有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容,突出地作为经济建设部分的首要任务加以论述,强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们要多方创造条件,积极为完成这一任务而努力。  相似文献   

8.
吕薇 《理论参考》2010,(5):19-20
我国的国家创新能力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从形式上看,我国的创新体系框架与大部分国家基本相同。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创新体系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市场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以及9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来的及解决,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长期以来,苏联及社会主义各国一些具体制度不健全,在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了不少弊端,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了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巩固和完善及其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化,具体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任重道远。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强社会建设、促进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强调要重点加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注重围绕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部署。这无疑为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诸多领域的协同推进,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基础是创新型国家建成和运转的土壤,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突破束缚创新产生和发展的现有的体制制度、组织形式、落后观念等障碍,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社会阶层结构优化、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制定系统合理的社会政策,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及构建社会创新系统等方面培育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基础,以实现金社会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创新活力的迸发,从而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1.
罗许成 《理论导刊》2006,4(11):47-50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党的建设以执政为价值导向,政党执政以人民为价值导向,国家治理则以社会为价值导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揭示了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党的建设、政党执政与国家治理在国家理论上的价值一致性,阐明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本质及其新的价值根基,厘清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实践原则,也规定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之历史发展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2.
廉政学是专门研究国家廉政活动和廉政制度建设的独立学科。廉政学的学科使命主要包括:从学科建构的角度,建立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对中国廉政制度与实践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做出理论回应;从历史发展和比较研究的角度,深刻论证我国现代廉政制度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制度提供理论支持;从国家权力配置的角度,论证廉政制度设置的科学性及其具体内容,提供解决实践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探索廉政建设的基本规律,推动国家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靠创新型人才。本文阐述了信息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对高校如何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吕敏 《学理论》2013,(10):21-23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内利益格局不断变化,利益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构建途径面临着四方面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核心价值观念构建中形成的保障法制化、主体多元化以及手段内隐化等三方面经验,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国际产业结构正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对上海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上海职工队伍加快知识化、  相似文献   

16.
理性生态人既是全面发展的人在新时期的具体形象,也是通向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是明天社会的决策者、管理者,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创造者。只有提高其生态修养,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规章制度,才能把他们锻造成理性生态人,才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18.
19.
《学理论》2013,(36)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能力这一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分析了实践教学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不足以及对策,通过论述来完善实践教学功能,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带领全国人民向现代化社会进军的征途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一观点,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在跨入现代化社会,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依法治国,扭转“人治”现象,使全社会步入法制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