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诸多领域的协同推进,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基础是创新型国家建成和运转的土壤,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突破束缚创新产生和发展的现有的体制制度、组织形式、落后观念等障碍,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社会阶层结构优化、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制定系统合理的社会政策,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及构建社会创新系统等方面培育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基础,以实现金社会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创新活力的迸发,从而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大学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为培育"四有"新人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大学文化创新在整个文化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学文化创新的核心是创新大学精神。创新我国大学文化要在服务社会实践中实现,走民族的、世界的、科学的、大众的大学文化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5)
文化可以培育一个人的品格,可以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高校党的建设肩负着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高校党的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保障、主要内容和主要动力。大学文化建设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对象、奋斗目标和绩效参照。因此,要通过高校党的建设传承先进文化、繁荣大学文化、引领大学之魂、创新大学文化、免疫不良文化。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大学文化建设要始终以党的建设为主线,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大学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协同创新与共同发展,将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构建创新型城市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泰州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应在优化创新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人才机制等方面加强培育和建设,提醒我们认识到构建创新型城市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5.
龙香玖 《学理论》2008,(22):91-92
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自主创新,必须要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正确理解自主创新、发展创新文化?我国怎样才能建成创新型国家?围绕这些问题,本刊组织了如下笔谈。  相似文献   

7.
《行政论坛》2016,(2):99-104
城市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建设与培育,对激发国家经济活力、促进国家经济长远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的城市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尽相同,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政府非常重视整合创新创业资源特别是城市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全面、良好的综合服务。通过比较分析四个发达国家的城市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及经验,为我国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有所借鉴,启示在于: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构建良好的资金支持体系;建设有效的孵化服务体系,推动创新型企业集群化;打造城市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先进开放的科研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深圳已将创新确定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高校是区域创新的源头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因此,建立和培育创新型高校,为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基础研究源头和培养、储备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载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深圳如何建设创新型高校以及深圳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发展战略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城市,是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的城市形态。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具体化和延伸。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2)
"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是党立足国情做出的重大战略,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力量和创新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离开了适合并且能够积极推动创新活动的文化环境,自主创新能力就难以实现。为了更好地建设当代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要重视新时期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将科技文化建设融入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开创科技文化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