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学森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是报考大学。数学老师希望他报考数学系,国文老师希望他去报考中文系,母亲希望他学教育……而这时的钱学森自有主意,他耍学铁道工程,报考了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2.
《福建理论学习》2012,(1):48-48
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召开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缅怀和追思科学大师钱学森的丰功伟绩,总结和梳理他的科学思想,继承和弘扬他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徐恒足 《前线》2012,(1):59-59
日前,在钱学森100周年诞辰之际,为缅怀这位伟人、奇人,我认真阅读了《钱学森书信》和《钱学森故事》,从一件件往事烟云中,看到了他是怎样做人的。  相似文献   

4.
钱学森是享誉全球的中国科学家。他对新中国的高科技,特别是对“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的开拓创建与飞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91年,钱学森80大寿,为了表彰他对我国高科技的杰出贡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特授予他“国家杰出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①1911年,钱学森出生于浙江杭州。1935年到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②钱学森提出了著名的《工程控制论》,成为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参与美国第一代火箭的设计③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待遇十分丰厚,工作条件也非常理想,但他总是思念着自己的祖国④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的喜讯传到美国,钱学森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决意回国奉献自己的才智⑤钱学森找到主管他的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要求辞职回国:“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⑥海军次长非常震惊,对人说:“钱学森有超人的才…  相似文献   

6.
余玮 《红岩春秋》2009,(6):38-43
2009年10月31日上午,科学巨擘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中,钱学森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磨难,也创造了许多蜚声中外的奇迹。在他的人生长河中,镶嵌着一颗颗像宝石一样晶莹闪光的故事,让我们跟随与他相濡以沫几十载的夫人蒋英的诉说,去解读这些故事,认识另一个侧面的“钱学森”……  相似文献   

7.
荣正通  汪长明 《理论建设》2012,(3):101-104,55
钱学森从小接受西方式教育,深受西方科学文化的影响。对手教育问题,他从自己当学生、教师及科学家的经历中感悟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见解。钱学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注重传授科学方法,倡导技术科学思想。他晚年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提出了大成智慧教育。本文运用逻辑推理、案例分析、求异比较等研究方法,剖析西方科学文化与钱学森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并揭示后者的核心理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11,(7):52-52
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两年后,他转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28岁时成为世界知名空气动力学家。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相似文献   

9.
姚程 《党史纵横》2001,(11):42-42
钱学森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所以,当他获知自己的祖国即将解放,坚决要求回国时,遭到了美国当局的无理阻挠,历经磨难长达5年之久。当年美国海军次长丹尼尔·金布尔得知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时,曾恶狠狠地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太多了。无论在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是的,钱学森的确知道得东西太多了。在美国长达20年时间里,他所学到的知识之多、之丰富和广泛,是近代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中罕见的,连美国人也不得不惊叹“钱学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  相似文献   

10.
钱老的错话     
巴依 《前线》2013,(9):86-86
钱老是谁?享誉世界的科学家钱学森也。在世人心中,他是一个神话,可他善说“错话”,更令人敬佩,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1.
钱学森深受西方科学文化的影响,源自他从小接受的西方式教育。对于教育问题,他从自己当学生、作为教师及科学家的经历中感悟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见解。在教学中,钱学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注重传授科学方法,倡导技术科学思想。他晚年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提出了“大成智慧教育”思想。这些真知灼见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博览之窗     
钱学森的另一种精神 1991年钱学森80岁。那一年,中央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授奖仪式之后,新闻媒体上出现了一个宣传钱学森、学习钱学森的高潮,一些著名科学家,如钱三强、王大珩、张维等都接受记者采访,谈学习钱学森的体会,一些单位也作出了向钱学森学习的决议。对此,钱学森心里很不安。  相似文献   

13.
科学巨擘钱学森,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磨难,也创造了许多震惊中外的奇迹。在钱学森的人生长河中,镶嵌着一个个像宝石一样晶莹闪光的故事,让我们从中去感悟他那瑰丽多彩的人生品格和闪闪发光的科学风范吧!  相似文献   

14.
他曾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他曾是美国空军发展规划的主要撰写者,他曾是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负责人,他是蒋英的丈夫。让我们听一位妻子的讲述,一起走进钱学森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5.
蒋英 《新湘评论》2012,(4):53-55
他曾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他曾是美国空军发展规划的主要撰写者,他曾是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负责人,他是蒋英的丈夫。让我们听一位妻子的讲述,一起走进钱学森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6.
<正>钱学森同志逝世后,他的感人事迹纷纷见诸媒体。但有一点鲜有提及,即他首先是一位"优秀党员"。从钱学森的三个"不在意",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作为一名党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览》2010,(1):55-56
钱学森蜚声中外的科学家.他当年放弃在美国的优厚条件。坚决要求回到各方面都还十分落后的祖国.就是为了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建设祖国,使人民幸福。钱学森回国后,完全靠自己的工资生活,从今天的标准看。一级教授一个月300元多一点,而且是几十年一贯制。  相似文献   

18.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钱学森这个名字太过熟悉。除了科学上的巨大成就,钱老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他“懂得拒绝”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19.
《支部生活》2010,(5):51-51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钱学森这个名字太过于熟悉了。除了科学上的巨大成就,钱老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他“懂得拒绝”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聂荣臻和钱学森,一位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帅,一位是著名的科学家。素昧平生的两人,在我国波澜壮阔的“两弹一星”伟业中相识相知。聂荣臻为人谦和,对科学家格外尊重;钱学森更是非常敬重聂荣臻,视他为良师益友。在为国铸剑的漫长岁月里中,彼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