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大量农民工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务工,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而与此同时,大量农村的留守儿童产生,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由于监护制度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极易受到损害.本文在深入分析调研结果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从法学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的近亲属以及国家对留守儿童应当承担的监护职责和义务,并对比借鉴国外的法律制度经验,试图提出建立合理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设想,提出“完善委托监护立法,保护留守儿童合法利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向前迈进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引发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成长及教育现状广泛关注和忧虑,对于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探索和讨论也日渐深入和激烈。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概括了留守儿童的概念,介绍了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分析了当前留守儿童监护不力的原因,最后就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法律意义上的建议,希望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能够尽快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监护能力不足,监护质量下降,监护效果较差,委托监护职责不明,监护方式经常变化,逆向监护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法律规定不完善,政策不合理等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即深化家庭教育观念,强化父母监护责任;学校应给予他们特别关爱;政府应制定法律制度,探索建立维护留守儿童权益的长效机制:发动社会力量,争取更多支持,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父母监护缺位,导致我国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存在着严重问题。要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权益不受侵害,必须剖析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之缺陷,区分亲权与监护、明确监护人的权利与义务及监护能力标准;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有效的监督监护制度和农村留守儿童社区委托监护机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监护能力不足,监护质量下降,监护效果较差,委托监护职责不明,监护方式经常变化,逆向监护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法律规定不完善,政策不合理等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即深化家庭教育观念,强化父母监护责任;学校应给予他们特别关爱;政府应制定法律制度,探索建立维护留守儿童权益的长效机制;发动社会力量,争取更多支持,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冲锋 《法制与社会》2014,(18):285-286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种种制度原因导致农民工子女难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加。由于缺少父母监护以及社会的有效监管,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碍,容易发生越轨行为,甚至走向犯罪之路。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已成为刻不容缓之事。有效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应从建设和谐家庭入手,国家、社会、部门以及家庭齐抓共管,把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的监管中,使留守儿童得到真正的关心、爱护和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此催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心理和情感、道德和行为等诸多方面缺乏人文关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城乡"二元分割",家庭教育缺失以及学校教育管理薄弱等因素造成。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保护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应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强化留守儿童保护工作应当由地方党委政府牵头,整合各部门的工作资源与力量,采取打击违法犯罪、营造浓厚氛围以及完善保护措施等方面综合着手,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李海霞  马婷  徐维 《法制与社会》2010,(17):220-221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随之所产生的监护问题通过现行法律体系尚难得到有效解决,2007年6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留守儿童监护权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促使留守儿童的父母真正承担起对子女的监护职责,从而使得留守儿童的人身权、受教育、生命健康权及发展权得到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很长一段时间,政府有关部门和媒体在讨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与父母一起流动的孩子在城里上学的问题。而对于那些"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们的教育,生活问题却鲜有人予以足够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同样也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关注"留守儿童",积极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计。本文从保障人权、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从制度、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报告对广东山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实地调研,简要阐述了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各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通过两个案例论述与分析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并提出了供参考的解决方案。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政府能够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婷 《法制与社会》2013,(23):222-223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受到了政府、媒介、学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但从总体上看影响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基于此,本文试探着提出了改善这一问题的路径,希望引起更多的有心人士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关心和关爱,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创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凸现的种种社会问题,暴露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存在很多的缺陷,不能适应新情况,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为此,本文试从留守儿童的角度出发,剖析我国监护制度之缺陷,建议弱化亲属监护,建立国家监护制度,明确监护制度在一般情况下的无偿性及在特殊情形下的国家补偿性,建立监护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悦 《江淮法治》2009,(20):34-35
工业经济的演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趋势,令人欣慰;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让贫困落后的农村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有关资料介绍,安徽省太湖县约有留守儿童31000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的37%左右。据此,笔者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现阶段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紧迫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他们的问题仅靠个别家庭和学校难以解决,必须依靠政府来制定有效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农民选择进城务工,而他们的子女不得不成为留守儿童,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于监护弱化、教育缺失和人身安全保护不力等问题,留守儿童在受不良环境影响下特别容易滋生不良行为和不良心理,甚至引发犯罪,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及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不容忽视。如何从法律层面正确认识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以及如何合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的维护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杨辉 《法制与社会》2013,(14):208-209
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农村,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造成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农村的普遍现象。人口的大量流动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我们的普遍关注。这个现象的出现,使得原本可以全面健康发展的儿童无论是在受教育权方面、生命健康权层面、收监护权角度以及孩子今后的发展权都受到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文中就该问题找出主要成因,从扩大异地儿童入学教育的保障机制;系统化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委托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做好法制宣传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由于亲子关系"生态"的破坏、亲子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的空白,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处境极为不利,给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以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