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繁星点点     
李珩 《江淮法治》2013,(24):56-56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看完《地心引力》,突然想起康德的这句话。这是一个工程师在毁损的人造卫星碎片如流星雨般横飞的太空中自救的故事。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部科技感浓重的电影里透出一种浓浓的哲思,就像电影里屡次出现的无边无际的寂静一样,那种静谧的力量一次次精准地击中我的心。  相似文献   

2.
湖南株洲市房产局原产权处处长尹春燕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在“双规”期间,尹春燕写下了3300多字的悔过书。开头即引用康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时常反复的思索,越是在心中灌注了永远新鲜和不断增长的赞叹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律。”参与调查的株洲市纪委工作人员说:“尹春燕的悔过书是我见过的处级干部中文采最好的。”  相似文献   

3.
每次翻阅刚送到手的《检察风云》,总觉似捧着一杯香茗,闻之有香,啜之有味,于是连散发出的油墨也变得芳气四溢。这倒是不为别的,只缘于素来喜欢看《检察风云》,总觉得《检察风云》是我百姓的代言人,道我百姓心中所思,浇我百姓心中之块垒。每阅《检察风云》,总有新的收获和感慨。  相似文献   

4.
张雄新  冯智锋 《法制与社会》2011,(24):213+219-213,219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如何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拓展我们检察政治工作的思路?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检察政治工作的金局?其关键在于我们要真正打追一支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创新型检察政工队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检察政工队伍也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成为推动我们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七月的火热中,我做了一名检察系统的新兵,开始了自己检察生涯。在经历理想与现实碰撞的两年里,在复习备战司法考试的忙碌日子里,我从不曾与自己心中服务法律的梦想如此的接近过!站在南岸区人民检察院庄严肃穆的大门前,我既有些许兴奋,又充满了忐忑。虽然自己是一名法学院本科毕业生,但对检察工作的了解也仅限于书本或影视文学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心语     
心语胡克惠在走过的半个世纪星,尤其在参加工作后的岁月中,不知照过多少像,唯有一张照片时刻牵动我的心,最让我振奋、自豪,更催我负重,奋进。我时刻翻看她──几十名来自全国自地的女检察字,并肩走在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上,意气风发,光彩照人。女检察字,多么威...  相似文献   

7.
小案也和谐     
南下公考,入门快三年,办案过二百,大大小小的案件都经历过后,有时候突然又觉得迷茫,案件工作有时如同一个流水线,公安加工制作的半成品,经过我们这些检察官的细细雕琢、修饰后,被送至法院最后评判价值。小小的我,在检察大海中只是一滴小小水珠的我有什么社会价值呢?但今天,一个轻伤型的故意伤害案件似乎让我明白了一些。  相似文献   

8.
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处在一个系统之中,受这个系统力场的影响,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检察资源整合.就是按照系统论原理和法制统一精神.准确把握检察机关在宪法体制中的定位,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政治体制优势、司法体制优势、检察体制优势,完善检察工作机制,凝聚整体合力.实现执法效能的最大化。承德检察实践表明,检察资源整合对于提高司法效率,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就检察资源整合架构与机制建设问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9.
二十多年前的那个秋天,全国检察机关在饱经沧桑后恢复重建。这二十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根本转型。中国的法制在发展,检察事业在恢复、发展,我(我们)也在成长为检察院里的中流砥柱、一代检察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转型时代,我目睹了中国的崛起和复兴,也正目睹了检察事业一步一步向前走的脚印,为此我常常在心中默默地话语:我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王艳 《法制与经济》2009,(19):61-62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民生为先。认真履行检察职能,解决群众的民生问题,保障群众的民生权益,是检察职能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关注民生、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中,检察机关既是一支重要的保障力量,更是一支重要的建设力量,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实现公平与正义,促进依法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忠诚永恒     
赵智勤 《江淮法治》2013,(20):25-25
有一种尊严,它来自法治的力量;有一种神圣,它来自正义的光芒;有一种骄傲,它来自职业的选择;有一种追求,它来自信念的领航。光阴如箭,转眼间我来到检察院已经快三个年头了,当我第一次步入金安检察。面对那长城和橄榄枝构成的神圣检徽时.我深深地明白了,选择了检察就注定要用忠诚与正义书写一份拼搏与奋斗的人生画卷。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可以说是“环保年”,从年初的“环保风暴”到不久前的“圆明园事件”,国家环保总局动作连连,吸引了社会大众与传媒的无数眼球。当我们身处一个急剧变迁的社会中,往往会因目不暇接的事件接踵而来深感迷茫,从而对事件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失去理性判断,而专注于事件本身的戏剧性,这或许是我们人类理性有限性使然,但这都为学者之所以存在提供了一个合法性。学者之殊与大众,正在其追求于理性的力量而能不为情绪所左右。为此,我们特约请几名中青年环保法学者对“环保风暴”进行理性梳理。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检察文化这个概念有多种理解。笔者认为,检察文化是指与检察事业并列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物。检察文化有先进、落后、腐朽之分。先进检察文化是适应先进生产力要求、推进检察事业蓬勃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先进检察文化是先进法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先进法治文化的所有特征。在当代中国,先进检察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一、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检察文化建设的目标积极进行中国当代检察文化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检察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发展和…  相似文献   

14.
我从检26年,《人民检察》每期必看,每年都装订成册,归档珍藏,已与她结下不解之缘。今天的会议,也必将是我检察生涯珍藏和记忆的大事之一。《人民检察》55年的历史,折射了人民检察事业的发展历程,创刊后两度停刊又两度复刊,正是中国检察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她见证了人民检察事业的发展历程,当我们无论随手翻  相似文献   

15.
2006年8月1日,我来到渴盼已久的重庆市长寿区检察院。毕业不久的我对能到检察院工作充满了好奇和激动。报到之后,我被暂时安排在检察院公诉科工作。对于能在检察第一线工作,我心中满怀激动。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而南岸区院民行检察部门的设立却是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14年后的1992年。民行检察部门自设立至今,相比整个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已进入“而立”之年而言,它还只是刚刚进入“豆蔻”年华。虽然民行检察部门的设立时间不长,但其在中国法制建设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日渐成熟与理性,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估检察机关和检察权在法治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扮演的角色。民行检察部门是检察机关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将法的正义与秩序运送给窗外的社会。下面的两个案例只是民行检察部门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过程中成长的足印,可能略显踉跄,却日趋坚勇。  相似文献   

17.
黄玮 《天津检察》2009,(3):18-19
撤销案件是一项影响刑事诉讼进程与结局的诉讼活动,但目前对撤销案件的监督却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在检察监督工作中,我们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立案监督上.但是对于与立案相对的撤案,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完善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无悔     
7个月前,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我很荣幸,也很自豪,加入到了我们的检察大家庭中来。从我迈入检察院大门的那一刻起,穿着身上这身制服,我就已然明白,我所从事的是怎样的一份职业,我所担负的又是怎样的一种使命。有这样一个人,对百姓,他微笑聆听,倾心相助;对病魔,他强忍痛楚,执著坚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中惦念的,  相似文献   

19.
鹰扬  月林 《检察风云》2000,(4):50-53
他们每天巡逻在大街小巷,维护着城市环境的整洁。 他们呼唤理解,期盼有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期盼人生安全得到保证。 他们说“我们不怕流血牺牲,但千万别让我们心中滴血啊……” 上海市“监察之星”常海生的事迹与遭遇发人深思。 我们期待明天。  相似文献   

20.
王琳 《中国律师》2004,(6):59-61
自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推进司法改革”的口号以来,法学界和实务界在检察改革上并不缺少关注,在具体的制度架构和改革方案上亦不缺乏理性思考。然而于步履艰难的检察改革背后,积淀下来的仍是由来已久的财政之困、体制之弊、制约之失、素质之忧。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归结于检察改革理论研讨较多地聚焦于诸如“检察机关的定位”、“检察机关与外部关系”等宏观问题,而忽视了检察机关的内部管理,尤其是对人的管理。当然,我们有理由认为对检察改革宏观问题的研究在指导整个检察改革的实践中要显得更重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