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集史料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体的好书──评革命回忆录《回忆人生路》沈奕巨沈耀勋同志是广西防城县人,副军级离休干部。他逝世前写了一本革命回忆录,叫《回忆人生路》(下简称《人生路》),已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4万字,叙述其一生的革命经历。《人...  相似文献   

2.
苏联时代有过各种各样回忆列宁的文章和文集,我国根据俄文版本翻译出版了厚厚5卷本的《回忆列宁》,其中有诸如列宁亲属的较为详尽的回忆。但是与列宁相处多年的那些亲密战友的回忆却看不到,原因很简单,这些亲密战友如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都被斯大林枪毙了,他们即使生前写过回忆列宁的文章,也不会被苏联的出版社收集出版。有一些讲到真实情况的回忆,在特殊年代也不会被原封不动地刊出。因此有关领袖的回忆录经常落得这样一种情况——知情者不写或不准写,偶尔见过领袖一面的人大写特写。  相似文献   

3.
张弘 《小康》2008,(2):86-87
钱理群是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考察,对20世纪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重视。《我的精神自传》是他做知识分子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他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对70年代末至今中国文化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反思。他以鲁迅为自己的精神资源,持续进行着自己的社会批判,并表达着自己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20世纪大学史上,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可谓备得“身后荣耀”,一句“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的名言几乎使他与蔡元培先生比肩而立。而实际执掌北京大学20年之久、且在西南联大时期与梅校长共度时艰的蒋梦麟,相形之下就显得逊色。他最终不无尴尬和酸楚地被迫离别北大,乃至脱离教育界。  相似文献   

5.
《六个“墨水瓶”》的故事取材于列宁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写的《列宁回忆录》,同样的故事还见于高尔基回忆列宁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07,(7):48-48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过程中,在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亲自主持下,有关部门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多年来众多高级将领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7.
新书信息     
《小康》2021,(21)
正《法治通识课》作者:卓泽渊定价:58.00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一部党员干部提升法治思维、提高法治能力的法治教育培训教材。《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作者:许渊冲定价:56.00元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本书精选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国宝级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关于西南联大的回忆性散文集,全方位展现西南联大里的态度风骨与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8.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就读过王鼎钧的作品。前不久,在《台湾周刊》上读到古远清教授《台湾作家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王鼎钧"3个字,一下子唤起我30年前的记忆。王鼎钧还在写作?他的近况如何?于是,我赶忙在当当网上买下这套书的后两本《关山夺路》和《文学江湖》。王鼎钧,山东临沂市人,1925年生,抗战末期弃学从军。  相似文献   

9.
李晋 《传承》2004,(4):24-25
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万代:像我们前辈那样,像我们的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作为《广西革命回忆录》的责任编辑,我亲历了《广西革命回忆录》从组稿出版到再版22年的不寻常过程。见证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特定时代,邓小平为《广西革命回忆录》题词、深藏小平题词、出版之艰难,以及小平题词面世后的强烈反响。如今面对小平百年诞辰,从新的视角和感受上续写、再读邓小平为《广西革命回忆录》题词,以表达我对小平同志的敬意和思念。小平同志的这件题词,…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60年代:政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20世纪70年代:中国爱卫会组织开展"两管五改"活动,清理整治环境,突出对人畜粪便的管理。20世纪80年代:推动改水、改厕、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爱国卫生运动。20世纪90年代: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农村掀起"厕所革命"。2004-2013年底:中央累计投入82.7亿元,改造农村厕所2103万户,普及率达74.09%。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不少国家也采取具体措施,极力倡导,如日本于1990年颁布《终身学习振兴法》,韩国政府也于1997年将《社会教育法》修订为《终身教育法》等。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21世纪头20年具有难得的历史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美学无法在古代学术体制中产生,它是在西方美学的冲击和现代学术体制的保障下产生的,经历了20世纪上半期的形成期、20世纪50年代的论争期、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转型期等四个时期。中国古典美学是在现代美学形成之后才开始建构的,也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准备期、20世纪80年代的形成期、新世纪以来的延续期等三个时期,新时期以来的断代美学史、门类美学史和范畴美学史,也为中国古典美学史的建构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余世锋  陈清浩 《前沿》2010,(7):111-115
19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纷纷从拥护自由主义倒向独裁主义。《独立评论》作为继《努力周报》和《新月》之后的另一块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阵地,原先的一些自由主义思想家如钱端升、蒋廷黻、丁文江、吴景超到了19世纪30年代纷纷主张独裁,而一直被视为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胡适也一度表现出对独裁主义的强烈兴趣。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纷纷倒向独裁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自由主义均抱着强烈的工具主义的取向,缺乏对自由价值的终极关怀,导致自由主义的集体性失语。  相似文献   

14.
朱其 《创造》2012,(4):98-100
云南虽地处边疆,但历史上也出现了一批全国一流的书画大家,护国元勋周钟岳就是一位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坛声名卓著的历史人物,由于精擅书法与于右任并称为民国政坛两大书家。他的作品入选《民国书法名家墨迹》和《民国历史人物书法选》、《中国20世纪百家人物墨迹》等,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我国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统一而做出的伟大战略决策。实战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及至世界政治发展史的一大历史贡献;它不仅在理论上对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作出了新的建树,而且是新时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伟大实践。而闪耀着“一国两制”光辉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更是展现了中国政治设计中的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2,(3):57-57
杨道波在《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撰文指出,我国慈善募捐行为规制立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萌芽与停滞、20世纪80年代初至世纪末的发展以及21世纪初的进一步发展三个历史时期,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以及社会法制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慈善募捐资财质量监督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慈菩募捐自由原则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王永华 《传承》2010,(7):21-23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生了一个当代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国家将上百万干部下放农村、工厂,参加体力劳动。然而,长期以来,这段历史在共和国史书中甚少提及,或语焉不详。近年来,一些亲历过下放劳动的干部的回忆录逐渐问世,使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然而可惜的是,这本革命文献的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一直关注着《共产党宣言》第一版本的下落。终于有一天,这本具有珍贵价值的革命文物在山东省广饶县发现了。  相似文献   

19.
向钘 《前沿》2012,(8):49-50
任何理论的诞生都有其理论条件,周礼全意义理论能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90年代形成体系,也不例外。通过查阅与周礼全有关的文献资料后,发现他在西南联大读大学时所学的逻辑知识、当时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研究成果以及清华大学重视哲学和逻辑相结合研究哲学问题的传统三个方面可视为周礼全意义理论产生的理论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刘绍卫 《今日广西》2007,(21):37-39
在20世纪90年代,我正在古都西安读大学,对广西文学的印象,似乎是朦胧的,在大学课堂发现广西文学只有陆地的《美丽的南方》、韦其麟的《百鸟衣》等零星的作品,其他的只剩下红遍中国的《刘三姐》电影了,以至于在《电影美学》课欣赏电影时发现《黄土地》竟然是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时,心中自然有一份惊喜。毕业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