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我国政府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要用本世纪最后七年时间,解决农村800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在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自《国象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我国扶贫攻坚力度加大,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截止1995年底,仍有6500万贫困人口未能解决温饱问题,扶贫攻坚的形势仍很严俊。内蒙夏古自治区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经济基础薄弱,目前尚有220万贫困农牧业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荒漠沙化区、丘陵干旱区和水土流失区。要在不足四年…  相似文献   

2.
乌盟作为全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年,全盟11个旗县市中有6个国贫县、3个区贫县.贫困人口占全区贫困人口的1/'3。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我盟至今尚有50万农牧民没有解决温饱。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切实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户的内在活力,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一方面,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给予必要的资金物质扶助,作为自动性、导向性投入,帮助他*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坚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先脱懒的…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中,妇女占一半以上。她们是贫困家庭中最困苦,承受压力最大的人。妇女又是家庭的核心,对贫困家庭有着直接的制约和影响。妇联组织是党...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为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就业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重要渠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扶贫产业发展困难等冲击,必须把贫困群众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以精准做好就业扶贫为抓手,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相似文献   

5.
从1986年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省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贫困人口已由1985年的1500万人,下降到1993年的1000万人。从1994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省又有371万人越过温饱线,到去年底全省贫困人口下降到629万人。我省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1994年,我国政府就向世界公开承诺,要在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战略目标。从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显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97年的5800万人,这是一项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要在今后3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这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7.
当前,西部贫困地区扶贫脱贫开发攻坚阶段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及难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西部贫困地区扶贫脱贫攻坚指明了新的路径: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实施西部偏远山区的移民搬迁工程;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实施西部贫困人口素质提升工程;健全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强化西部贫困地区扶贫脱贫开发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既定目标,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制订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规划》。近些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扶贫资金投人和工作力度逐年加大,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到1998年底,我省先后有近80万农村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占贫困人口总量的76%。但是,必须看到,我省扶贫攻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突出表现在:贫困人口数量仍比较多,除原有的贫困人口尚有28万未脱贫外,1997、1998两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又造成了一些脱贫人口重新返贫。…  相似文献   

9.
正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地处阴山北麓严重风蚀沙化区,全县60%以上的贫困人口居住在风蚀沙化和荒漠化丘陵地区。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化德县一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2011年被列入新十年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是自治区35个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特困县之一。穷则思变。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化德县立足县域产业特色,将产业扶贫与易地扶贫搬迁结合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湟源县委、县政府把切实改变全县农村落后面貌,彻底解决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1997年,根据省、市提出的扶贫重点要放在贫困村、贫困户的精神,湟源县在全县实行了股级领导联户帮扶活动。寺寨乡草原村、东峡乡大黑沟村通过联户帮扶活动,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脱贫致富问题,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庄严地发出了"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总动员号令。江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脱贫致富的动员号令,对我们贫困地区的喀什来说,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喀什地区拥有12个县(市),300多万人口,按照国家下达脱贫标准相衡量,目前处于贫困状况的县市人口仍占相当大的比例,从这些年扶贫攻坚脱贫致富的工作情况来看,应该肯定各级领导班子和各族干部群众是努力的,贫困面貌在不同的县市乡镇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也有的地方十几年过…  相似文献   

12.
扶贫攻坚中的返贫现象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致力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从而使大批贫困人口脱离了困境,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目前的3000多万,贫困状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随着脱贫人口的增加和主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脱贫后又重新返贫的人口越来越多,在现存贫困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返贫现象突出。如何从根本上遏制返贫,彻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当前扶贫攻坚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返贫的基本特点与危害 扶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为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意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作出了"1269"扶贫开发总体部署,其内容是以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为总揽,坚决打好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两场硬仗,积极  相似文献   

14.
实现我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富民兴黔事业的跨世纪发展进程。 我省自1986年开展扶贫开发特别是1994年组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发扬“三动”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扶贫攻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  相似文献   

15.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总体思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下简称“八七计划”),就是国家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时间,在巩固以往扶贫成果的同时,解决目前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以来,凉山州按照新世纪扶贫工作要“强基固本,根治贫困”的要求,以巩固“八七”扶贫攻坚成果,继续解决全州40万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兵团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特别是在兵团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继续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坚持  相似文献   

18.
两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客观存在和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是当前一个突出的不和谐因素。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消除贫困是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省委、省政府要求提前三年完成的农村三大历史任务之一。泰宁,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21个基点县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位置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扶贫攻坚计划在我县深入实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特别是96年以来,我们从泰宁的实际出发,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扶贫攻坚成效明显,到97年底,全县258户1211个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人均纯收入由95年的635元,提高到97年的1261元,部分还步入小康,如期实现了基本小康县目标。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山区扶贫攻坚应坚持做到五个结合。一、坚持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谋  相似文献   

20.
正金融机构要落实好扶贫资金低利率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及绿色金融建设。金融扶贫是扶贫开发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发展普惠金融的客观要求。"十三五"规划纲要将金融扶贫列入八大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及绿色金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