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14年7月出版/59.00元以洪大容的《湛轩书》为第一手资料,本书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文化对洪大容思想体系形成的影响,中国诗论与洪大容诗歌理论的关联等诸问题。该书不仅提升了"使华录"的文学价值,还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分多种文化因子(人物、风俗、市肆、经济等)对"使华录"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全面展现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清代中国形象,开辟了崭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近16年中国学术界对于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的研究状况。从中国学术界所关心的主题来看,一是对清朝入关前与朝鲜关系的研究,尤其是皇太极时期清鲜交涉与战争的研究;二是对入关后清朝对朝鲜政策行为的研究;三是对朝鲜处理与清朝关系的思想观念之研究;四是对《燕行录》与清鲜之间文化交流的研究;五是对清代中朝两国边境事务问题尤其是国界事务的研究;六是对近代清鲜关系转型时期重要人物如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的研究。本文还指出了现有研究所存在的薄弱之处和将要致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与韩国暻园大学亚细亚文化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之一的明人吴明济所编《朝鲜诗选》,经祁庆富教授校注,已于1999年整理出版。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学界普遍认定已失传的中国明朝与朝鲜文化交流之结晶——《朝鲜诗选》重放光彩。《朝鲜诗选》的出版不啻为韩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件大事,而且是中韩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4.
书讯     
一.韩国学专集——《韦旭升文集》最近出版 北京大学教授韦旭升以三年多的努力,对毕生的教学心得总结与学术研究成果作了全面的收集、整理与修订,最近已由党中央编译局直属的中央编译出版社以精装本的形式出版了这一成果——《韦旭升文集》。该《文集》总共6卷,260万字,近4000页,是一本以韩国学(朝鲜学)为主题的文集。 中国与韩国(朝鲜)的文化交流已逾两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朝鲜方面出现了介绍和研究中国的大量著作,浩如烟海。中国也曾对朝鲜有所介绍与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韩建交和中国  相似文献   

5.
明末万历二十年(1592),朝鲜爆发日本入侵的“壬辰倭乱”,明朝出兵援朝,朝鲜成为当时中国人关注的焦点,由中国人编选的朝鲜诗选应运而生,最有影响的一本是吴明济所编《朝鲜诗选》。此书问世后,多为明清及朝鲜的一些著名文人的著述所述及或引用。现代学者也对研...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本难产的书:它准备了7年,写作了6年,压了3年,从资料准备到最后出版整整用了十六七年的时间;这是一本引人关注的书,书一问世,立刻引起海内外学界的关注:海外学界马上着手翻译,海外出版商立刻来电商谈版权事宜;这是一本具有相当深度的书,中国学者说,这部书是近年来中国学界对外关系史研究中较有份量的一部;外国学者说,本书的问世,很可能需要人们重新审视韩国的历史。这是怎样的一部书呢?它就是最近由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资助出版的韩国学学术专著《韩民族文化源流》,它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苑…  相似文献   

7.
《当代韩国》2011,(3):127-128
一 征稿启事 《当代韩国》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期刊。该刊是中国国内目前唯一定期出版的研究韩国的综合类学术刊物。自1993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韩学术交流,并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当代韩国》关注中韩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社会、历史、人物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主要刊登在以上领域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和突破性的中韩学者的研究成果,并适当增加书评和综述类文章。  相似文献   

8.
《当代韩国》2010,(1):F0003-F0003
一、征稿启事 《当代韩国》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期刊。该刊是中国国内目前唯一定期出版的研究韩国的综合类学术刊物。自1994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韩学术交流,并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当代韩国》关注中韩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社会、历史、人物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主要刊登在以上领域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和突破性的中韩学者的研究成果,并适当增加书评和综述类文章。  相似文献   

9.
中国最早出版的一部德国文学史———张传普著《德国文学史大纲》述评俞仪方由中国学者用中文编写的通贯古今的德国文学史,以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而论,最早成书出版的,大概要数中华书局1926年1月刊行的张传普著《德国文学史大纲》。在此之前,由丙辰学社主办的《...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本失传了300余年的朝鲜时代的汉语读本《训世评话》被重新发现,并由韩国太学社于1998年2月正式出版。此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韩国汉学界的广泛注意。一、《训世评话》的版行情况(训世评话)成书于1473年,即朝鲜成宗四年(明代成化九年)。作者是当时著名的汉学大师、领中枢府事李进(1391-1473年),他以83岁的高龄在生命的最后一年编撰完成了这本书。据(成宗实利卷三十一载:“领中枢府事李边纂集古今名师节妇事实,译以汉语,名曰训世评话,以进。传日今见所见书,嘉赏不已,赐油席一张,蓑衣一件,仍命馈酒,令典校署印行…  相似文献   

11.
金向德 《当代韩国》2016,(1):126-128
正李岩先生所著《朝鲜中古文学批评史研究》作为201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之一,于201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它作为国内首次系统论述朝鲜中古时期文学批评历史的专门著作,以三国中叶至高丽中叶的朝鲜中古时期的文学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广义的文学批评概念,把文学批评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当中,探索与社会思想文化间的学理关系,以求展现其庐  相似文献   

12.
《沈清传》是三大古典小说之一,与《春香传》、《兴夫传》一样,在韩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自问世以来,深得韩国人民的喜爱,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不同版本,有国文本。汉文本、唱剧本和手抄本等,其中最古老的版本为全州土版《沈清传》。对于《沈清传》,研究者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本文仅就《沈清传》的成书年代和渊源作一些探讨。 关于《沈清传》的成书年代,有关的著作和论文中的论述虽略有出入,但分歧不大。朝鲜国立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沈清传》的解题中,推定为18世纪。朝鲜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77年出…  相似文献   

13.
《德国研究》2011,(3):F0004-F0004
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11月25日.是当时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联邦德国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所。1999年,欧盟研究所也在研究所内正式成立。研究所出版的专业季刊《德国研究》自2008年起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此外,研究所还出版参考资料半月刊《德国快讯》。 德国问题研究所自1998年起招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德国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交流的理想类型──兼谈韩国古文人心目中的屈原形象李炳汉1、韩中文化交流的渊源1-1司马迁《史记·朝鲜列传》:“燕人卫满避秦祸东奔,在朝鲜王俭奠都建国。”金富拭《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始祖三十八年”(B.C.20)条:“中国之人苦秦乱东来者多,处...  相似文献   

15.
元晓是朝鲜半岛新罗时期的著名学僧,其佛学思想不仅对韩国佛教,乃至对整个韩国传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和日本佛教也有一定的影响。元晓的代表作《金刚三味经论》和《大乘起信论疏》至今仍享誉东亚和中韩日三国佛教领域。然而对于元晓这样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在中国还很少有人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2002年5月由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出版部出版的《元晓佛教思想研究》一书可以说是中国学者对这一课题进行的首次尝试。该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金勋副教授。  相似文献   

16.
师存勋 《当代韩国》2016,(4):126-128
正近年来,朝鲜半岛文学、文化的研究风生水起,成为新的学术热点,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2016年1月,曹春茹、王国彪两位学者的《朝鲜诗家论明清诗歌》由国家社科规划办资助,由中央编译出版社隆重推出和出版。"本书立足朝鲜古代汉籍,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全新的域外视角展示了明清诗歌的面貌和特色,扩大了明清诗歌的研究范围和影响,并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魅力和国际地位,对中国其他时代文学的域外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宁 《当代韩国》2015,(1):126-128
<正>提到韩国的外交,就不得不提到李承晚这个人物。作为韩国近代史上最为著名和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李氏朝鲜没落旁系王族后裔,参与、领导了韩国独立运动,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大统领,也是大韩民国第一任总统。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外交思想及实践,深刻影响了韩国建国后对美、对日关系的基调,成为韩国现代外交政策的缘起。这样重要的人物在中国无人问津不得不说是中国韩国学研究的缺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朱芹博士所著《独立与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独立思想》(以下简称《独立与依附》)一书填补了这个空白。首先,作者以依附论为理论主线,运用历史分析法,详细阐述了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的三个最  相似文献   

18.
《当代韩国》2010,(2):F0003-F0003
《当代韩国》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期刊。该刊是中国国内目前唯一定期出版的研究韩国的综合类学术刊物,自1994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韩学术交流,并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当代韩国))关注中韩两国以及东亚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社会、历史、人物等多个领域关系的发展,主要刊登在以上领域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和突破性的中韩学者的研究成果,并适当刊发书评和综述类文章。  相似文献   

19.
对韩国文化的根本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录的“史册”连国王都不让看,可知记录朝鲜历史的精神多么令人敬畏。中国明清两代王朝历史书,在至高无上当权者皇帝的过分干涉下,记录内容常被歪曲,因此相比之下朝鲜的记录相对地公正些。《胜政院日记》是与实录一起被指定为记录文化遗产的另一个遗产。这是一种由国王秘书室详细记录国王每天一举一动的日志。由于该记录非常注重事实,会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朝鲜时代国王的身旁,所以朝鲜的记录文化别具一格,特别令人关注。其中《日记》量尤为突出。可以开门见山地说,《日记》字数是中国《二十五史》的六倍,比《朝鲜王朝实录》的四倍还多,而且现…  相似文献   

20.
刘慧华 《美国研究》2004,18(1):138-146
我国研究国际关系的学人 ,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吉尔平教授一定不感陌生。他 1987年出版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以下有时简称为《国际》)一书在 1989年被译成中文出版时 ,① 曾受到我国学者广泛关注。当时笔者还在上海复旦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 ,此书成了我了解当时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最新发展的重要文献。时隔 14年 ,吉尔平教授又出版了新著《全球政治经济学》②(以下有时简称为《全球》) ,它被同行誉为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③有趣的是 ,这个“里程碑式”的研究起初只想作为《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第二版出版。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