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观点     
正2018年7月1日《经济日报》夯实"一国两制"的中华文化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港澳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作为一种深沉、持久的思想和情感力量,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包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追求。在当前香港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1,(17)
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无疑是深化"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载体。在"一国两制"方针下,澳门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作为全球最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之一,澳门享有自由港、单独关税区地位,这为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环境,构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3.
文星 《前进论坛》2010,(6):43-45
<正>民主党派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新时期以来,农工党各级组织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进一步开展了"宣传政策,加强联系,广交朋友,争取人心"的工作,为推进祖国统一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2)
<正>201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15周年纪念日,习近平除亲临庆典亦参加第四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就职典礼。习近平表示,"澳门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强大生命力"。他也指出,"作为前无古人的事业,‘一国两制’实践不会一帆风顺"。并勉励澳门同胞"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善于从祖国发展大势中把握机遇,更好搭乘改革发展的快车"。回望过去一年,"一国两制"在台、港、澳三地带来的反应与心情,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0年的重要日子。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及相关经验已引起海内外极大关切。澳门为何成功,澳门经验有哪些现实意义,须从20年前与20年中两个维度观察澳门走过的历程,从中梳理澳门爱国爱澳的历史传统与"一国两制"具体实践所累积的有益经验。澳门经验揭示,"一国两制"是伟大构想,澳门是成功的试验田,麻雀虽小但极富内涵,是今后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值得借鉴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政治国家认同是公民对国家政治权利的认可和赞同。它是政治制度获得正当性的前提和基础,是增强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核心力量,也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重要条件。其中,政党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层次。目前,由于历史和现实种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一些港人对地理的、文化的、民族和历史的中国认同问题不大,却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作为政治实体的"中国"充满了质疑和排斥,"一国两制"在政治国家认同上遭遇到了瓶颈。深入分析和诊断"一国两制"下政治国家认同的病因和机理,并对症下药探讨与建构适合"一国两制"的政治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本来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创造性构想,却首先用之于解决香港问题,继而用之于解决澳门问题,从而形成了"一国两制"的香港模式和澳门模式,即"港澳模式"。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大陆在一些正式场合较少提及"一国两制",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大陆已经放弃将"一国两制"作为未来两岸统一的方案,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大陆的"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已经失败了。鉴于台湾对"一国两制"的各种误解和歪曲言论,  相似文献   

8.
《统一论坛》2015,(3):14-23
五、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一国两制"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对中央来说是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对香港和香港同胞来说是重大历史转折。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的同时",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香港社会还有一些人没有完全适应这一重大历史转折,特别是对"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基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全国首个社会力量办医试点城市,温州正以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大胆试水破冰。一问"为什么改"——有优势有基础有需求社会力量办医,温州一向是引路者。1989年,王永达第一个"吃螃蟹",创办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这家占地  相似文献   

10.
爱的力量     
正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念头会让人产生力量,这些力量的来源是因为有"爱"。"爱",是让女人每天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不起烦恼、欢喜承受的力量;"爱",是让植物人再度苏醒,或是残疾者努力站起来的力量;"爱",是让事业失败、学业受挫、心灵受折者,重新面对人生的力量。所以,"爱"是世间最大的力量,爱的力量可以改变下面四种人:第一,自私的人,因爱而变为慷慨:让自私悭吝的人变为慷慨的原因有二:一是别人对他的爱心、照顾关怀、无私施予,让他察觉自己一味接受  相似文献   

11.
2012年,高达64%的港人曾做出慈善捐款。香港社会的慈善氛围不是突然形成的。经济的先发优势,"仁者爱仁"、"乐善好施"的中国传统观念,西方慈善捐助的机制的引导,香港慈善事业发展得早且远。北京的经济发展能力近些年来一直位于内地城市之首,慈善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需要动员广泛的力量来曾做远。直位了长  相似文献   

12.
香港第一个实践"一国两制",为推动国家和平统一作出了"率先垂范"的历史贡献。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香港应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引起香港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2014年国务院发表的"一国两制"白皮书,已明确阐释中央拥有港澳"全面管治权"。"一国两制"白皮书指出,中央在香港依法直接行使的全面管治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组建香港特区政权机关、支持指导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相似文献   

14.
"九七"回归以来,香港作为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其政治发展、经济运作、社会状况等,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这当中,港台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而且看法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明确提出,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如何管治好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崭新课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港澳统一战线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现实坐标,了解港澳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形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港澳的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正"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作为民政部定点扶贫县,遂川县抓住机遇,在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强化部门配合,注重优势  相似文献   

17.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经香港、澳门两部基本法加以法制化、具体化,经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践与验证,已经由理论构想进入全面实践,但如何应用于台湾还在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5)
<正>大陆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探索与实践,已走过了30余年。港、澳用"和平统一"方式实行回归后,在实现"一国两制"的整体上是成功的,民众是满意的,国际社会是肯定的,去年纪念澳门回归15周年也证明了这一点。香港回归17年了,前15年也几乎是如此,近两年"政改"引起的"风波",以及"占中"形成的"对抗"是新问题,但总体也是好的。30余年的实践证明"和平统一"与"一国两制"是可行的,符合各方利益。对"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行刑社会化理念的体现。社区矫正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社会参与性"是社区矫正的本质特征之一。而我国目前社区矫正实践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在于社会力量参与度太低,社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矫正的效果。高校作为我国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合了优质的社会资源,其在理念生成、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而我国社区矫正向纵深推进,需要在理念、技术和人才三个维度实现创新。因此,我国高校的优势契合了社区矫正的现实需要,高校力量加盟社区矫正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香港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经由违法"占中"呈现异化与淡薄,其深层原因是香港青年学生对西方选举民主盲信盲从,民主与法治意识错位以及忽视中华文化的包容精髓。作为香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香港青年学生法治意识堪忧,严重影响香港依法治理。陆港两地需要以文化凝聚法治共识,完善"一国两制"的包容互信,树立香港青年学生的宪法共同体意识,培育"一国两制"的法治精神源泉,努力开拓香港发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