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卖官鬻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有记载:“纳粟千石,拜爵一级。”但秦朝尚无“卖官鬻爵”一说,它的形成大约是在汉朝。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不是卖官,而是鬻爵。所谓鬻爵是指用爵位来换取粮食,与钱尚无干系,目的是救灾。可以说鬻爵是国家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因粮食不足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而卖官则始于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有雄心大略,边关多事,国库开销甚大,用爵位换取粮食的做法已不足以解决当时的问题,于是便出卖官位,以增加收入,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至此,卖官鬻爵才合二为一。汉朝称“卖官”为“赀选”,当初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销售,明码标价,不蒙骗顾客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如今,开放搞活的市场经济,在一些地区被个别有权力的领导也引入到官场,出现了另一种明码标价。比如你想当什么官?当哪一级的官?价钱明摆着,你看着办。有人把这种“明码标价”,视为见不得阳光的腐败。从古至今,卖官理爵的事并不少。做得最露骨。最彻底的要数汉灵入据说,这位皇帝大人有一大嗜好,那就是做生意。他常在后宫开设市场。姬妾宫女们互相买卖,他自己扮成商人模样,与人讨价还价,斤斤计较。当时国家财政紧张,国库空虚,汉灵帝竟把市场搬到官场上,公…  相似文献   

3.
薛锋 《中国人大》2010,(15):47-47
民国时期,中国政坛官场风气的丑陋与恶劣是史上有名的,因清末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使得人们仕途进取机会越来越少,于是买官卖官便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那么,在民国时期究竟有多少人是通过买官卖官方式得到官位的呢?这恐怕是连蒋介石本人也无法说清楚的事情了,但想来老蒋也可能不得不承认买官卖官是民国政坛的一大痼疾,想从根本上予以根除似乎比登天揽月还要难!  相似文献   

4.
卖官众生相 翻阅二十五史,你会发现一些贪官不顾廉耻公然卖官,从皇帝到小吏,甚至奴婢也随其主参与到这桩肮脏的买卖之中。在一笔笔黑市交易中,有张榜公布,明码标价,有遮遮掩掩,暗地交易,有随行就市  相似文献   

5.
41岁担任县委书记,曾被公认是全地区最有魄力的实干家之一,利用手中的权力允诺提拨干部,收受贿赂16.2万元,检查机关接到群众举报,向这个卖官的“县太爷”发出逮捕令。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周宁县是一个人口仅19万的山区贫困县,去年地方财政收入刚刚突破3000万元,然而这里却出了一位腰缠百万贯的县委书记林龙飞。有关部门查明,林龙飞涉案金额达600多万元,占该县一年财政收入的1/5  相似文献   

7.
报刊时有披露买卖“乌妙帽”的丑闻,但只见抨击卖官者的腐败嘴脸,却没有鞭挞买官者丑恶心态的文章。原河南巩义市委书记杨振海以2.5万元的贿金,将市物资局副局长的宝座售出,买官人只用了“魏某”代之。原江西省广丰县委书记郑元盛卖官收入16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有个周宁县,周宁县有个名闻遐迩的县委书记林龙飞,据称要"把全县的官位卖光,把财政的钱捞光,把看中的女人搞光".就是这个区区七品芝麻官,贪污、受贿、赌博、放高利贷、乱搞女人,成了当地响当当的"三光书记".有资料表明:从1996年5月到2003年4月,林龙飞在担任周宁县委书记期间,先后251次收受68名干部职工贿送的钱款,先后15次非法收受3名包工头贿送的钱款,平均不到10天就受贿1次.  相似文献   

9.
委员评点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新闻点:人民时评:从民意看如今“我们怎样爱国”人民日报3月22日刊登专题调查《如今,我们该怎样爱国》,摘发了人民网上网友的部分回答,其中的“危害祖国何以为耻”中,登了12条回答。其中竟有7条的内容是关于“腐败”。比如一位网友说:“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封官许愿、裙带关系、黑恶势力、贪赃枉法、收受贿赂,这些行为对祖国危害最大。”另一位网友说,最危害国家的行为,莫过于那些掌握国家权力,却不为国家出力、不为社会做贡献、不为人民谋利益,而只为个人私利、破坏社会发展的行为。”……有一…  相似文献   

10.
几乎每个贪官的“出事”,都与卖官有关。大官卖大官,小官卖小官,买官得官做,做官再卖官。查处不谓不严,惩罚不谓不重,打击不谓不狠,可官场交易仍是层出不穷,屡禁不绝。在某些地方,甚至异常地火爆。前边的栽倒了,后边的又站出来。难道卖官,就真得这么有利可图?真值得这么铤而走险?一问:“利润”几许?有可能,卖官是天底下“利率”最高的买卖。有个现成的例子,最近受审的四川省  相似文献   

11.
任恒俊 《小康》2004,(5):57-59
晚清朝廷公开卖官,明码标价,官职 成了商品,官场成了市场。等价交换,市 场价值规律起了作用,认钱不认人了,银 子面前人人平等。有记载说,太平天国看 到清朝捐纳之风大开,杨秀清挑选万余 人赴北京捐官,并得到指捐省份,进入候 选的队伍,作为内应,甚至捐得道员、知 府,清朝方面却无从查究。因为捐纳的程 序首先是捐出身,就是用钱买监生,可以 入监读书,也可以买举人出身,然后再按  相似文献   

12.
原巢湖市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副秘书长,现任安徽省人大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光全,涉嫌受贿400多万元人民币,8万多美元及价值4万多元人民币的购物卡等财物,另有巨额财产合计人民币300万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于2009年6月3日在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受审。公诉人在起诉书中指出:“周光全的贪欲,小到2000元,大到100万元,来者不拒,贪欲就像决堤之水,把他吞没了……”。受贿卖官则又是按政治行情待价而沽,并善窥反腐张弛的风云变幻世态,收了退、退了收,收了又退,主要是按“官帽子”的含金量用权钱交易“官票子”。  相似文献   

13.
最近,报刊电视相继披露了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大肆卖官,疯狂敛财2000万元,所涉领导干部260多人的案件。为此。黑龙江省委书记主动向全省人民做检讨,由此引发起黑龙江全省范围轰轰烈烈的“两风”建设。这则消息给人们颇多的思考。“两风”建设,抓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出现这么大、涉及这么多人的腐败大案?问题在于“光说不做”,没有真抓实干,落不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文忠 《人大建设》2006,(3):33-34
2006年新春来临之际,吴国才收到了不再是他司空见惯的“红包”,而是无期徒刑的判决书。在对吴国才受贿案调查期间,一份“40万元投资卖官”的“协议”也大白于天下。酒后豪言激发升官欲望1998年年初,四川省某市建设局干部王巨下海经商,承揽了某县汽车  相似文献   

15.
我市已出台五条措施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卖官”者将严肃查处,“买官”者则将一律免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钟旭秋说,当前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大多做得很好,但有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和现象。为此,市委组织部出台了五项措施,严杀“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歪风。凡“跑官要官”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拔,情节严重的将进行组织处理;坚决  相似文献   

16.
买官者得手以后,免不了要通过腐败“回收成本”“,买官卖官”从一种偶然交易逐步演变为标准化交易的市场,最终形成了“卖官腐败链”  相似文献   

17.
靳生 《当代广西》2008,(1):45-46
县委书记岗位目前已经成为腐败案件多发的岗位。近年来,在安徽仅以阜阳为中心的皖北地区,就先后有18名现任和原任县委书记因腐败被查处,原因多是因为卖官买官,这其中又以“千万县令”陈兆丰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组部通报了4起领导干部受贿“卖官”案,涉嫌行贿者达168人,足见“买官”者众。因此,惩治“卖官”者,不能放过“买官”人。买卖双方共同构成了“乌纱市场”,受贿、行贿都是犯罪。“卖官”者是败类已成定论,“买官”者是些什么人呢?至少心术不正。能够用钱买官者,必把做官与发财联系在一起,投入就要产出,买了官再去赚钱,这是他们的逻辑。这种人即使小有才干也不会用到正途上去,或许越有才干越危险,干起坏事尤甚。更有那平庸无能之辈,本就不是做官的材料,只能靠钱铺路,一旦做官,非但不干事,还要坏事。可以说,凡“买官”者都不配做官,起…  相似文献   

19.
《半月谈》上有篇叫《“笨官”王绪钢的廉政自由》的文章,其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陕西省蒲城县县委书记王绪钢为政清麻,他“退钱,拒礼;不跑官,也不卖官;硬着性子抗拒一些地方通行的游戏规则。”他的“愚笨”办法,在普通群众中赢得了一片喝彩,但在“民意”测验中,他的得分却很低,排在  相似文献   

20.
事件     
中国严处“买官卖官”优化换届环境。今年1月23日,中纪委和中组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四川、黑龙江、山西、云南、河北等地发生的六起“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典型案件,这是中纪委、中组部历史上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时隔半年后,中纪委和中组部于7月19日再次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原陕西省商州区区委书记张改萍“买官卖官”等七起案件的查处情况。中纪委和中组部两次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这在我党的执政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举动。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在发布会上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