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华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伦理道德的认识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新兴事物的产生对传统伦理道德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伦理道德观念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进程,一定程度上基本伦理道德法律化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活动,伦理道德与法律相适应是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婚姻法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婚姻法的完善与发展应懋婚姻家庭法需要完善与发展,这已是法学界多年的呼声,并且已经提出不少具体建议。探求这种呼声的起因,关键在于我国十几年来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妇女地位、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结构等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所致。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构...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生物技术革命的世纪,面对克隆人技术人们褒贬不一。克隆人关涉到人类自身并直接对人类伦理道德造成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克隆人技术面临着巨大的伦理危机。本文指出科研自由是科学技术的生命线,面对克隆人问题带来的伦理挑战,应从高科技时代的全新视角来探讨伦理学的重要功能与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4.
李冬 《行政与法》2013,(8):79-8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自然生育到人工生育再到克隆人,生育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分析了各国关于克隆人的立法情况及克隆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就克隆人的家庭问题以及克隆人受歧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曹军超  刘玥 《法制与社会》2011,(1):249+282-249,282
本文从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概念,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法律职业者伦理道德的构建,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教育等方面就法律职业者的伦理道德作了简要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再析配偶权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我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生活方式以及婚姻家庭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的需要,急需制定一部能反映时代要求、具有前瞻性的婚姻家庭法。于是,各界人士与专家学者对《婚姻法》的修改倾注了极大热情,展开了多次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国社会伦理道德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特点,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道德和西方道德规范中的有益成分,坚持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导向作用,构建中国社会伦理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村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农村传统伦理道德起源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古代农业社会,发展至今也已经具备了新的内涵.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和谐新农村,因此农民传统伦理道德不可或缺.本文主要是以农村传统伦理道德为基础,探讨了对和谐社会重要意义,以期能够更好的推动和谐社会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刘鎏 《法制与社会》2010,(4):251-252
我国建国60年来在婚姻家庭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伦理观念的变迁、法治观念的变化,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同性婚姻问题、变性人婚姻问题、以及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种种法律及伦理道德问题,以上这些社会新问题的出现给婚姻家庭法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亟需构建更加完备的法律对之加以规范,以适应社会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具有组织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有计划地生育人口,教育家庭成员及从事物质生产等职能。家庭伦理道德的选择、家庭伦理道德的塑造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究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成为伦理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陈红霞  王鹏 《河北法学》2002,20(5):149-152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原有的法律秩序、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人们对新技术及其所带来后果的恐惧和疑虑,而克隆生殖正集中体现了这一问题。通过对克隆人法律地位的确定,引申到相关法律关系的调整,进而认为通过对克隆生殖的法律规制,既可以解决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利于新的伦理观,法律观的构建和形成。  相似文献   

12.
事实上,古含中外的法律制度,无一不是以特定民族和国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石并力求与这些伦理道德相适应、相协调的。一个真正的法律制度必然蕴含着道德精神,一旦国家所制定的法律有悖于普遍而基本的伦理道德,应会“导致一个根本不宜称为法律制度的东西”。(富勒:《法律的道德性》,第39页,1977年,英文版)可见,法律要以基本道德为基础,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传统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之中 ,道德教育处于核心地位。伦理道德是人的存在方式 ,同时又为人自身的存在提供了担保。这种担保通过教育来实现。一般来说 ,伦理道德教育是指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 ,帮助受教育者建立理想的人格和立身原则 ,从而来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的活动。它始终是政治意识形态与教育思想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焦点的形成 ,是由它的作用所决定。历来 ,统治阶级都是把伦理道德教育当作推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官学、私学则是把伦理道德教育视为参与政治统治的手段。虽然 ,官学、私…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同时也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一些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网络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伦理道德问题已不容忽视。考察和研究网络发展中派生的伦理道德问题,探寻可行的解决对策,必将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读猎头的法律约束与道德标准,分析中国猎头行业的现状与症结,探讨猎头顾问法律观念与伦理道德,促进猎头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郭声龙 《法制与社会》2012,(11):282-283
本文通过对植入式广告的商业伦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析,阐述了植入式广告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提出了植入式广告法律规制的一些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人在社会中除了受到法律的约束,更多时候是伦理道德的调整。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1〕。伦理道德与法律一样也是一种规范,更是法律工作者不可缺少的高层次的"法律"。现代法学教育几乎都是与法律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法学教育的目的大都是为了培养法律职业者。法学教育的价值归宿与法律职业伦理关怀,是具有终极意义的法律职业伦理。  相似文献   

18.
车亮亮 《北方法学》2017,11(6):104-111
目前,学界有关道德风险这一概念的认识存在"道德论"和"非道德论"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且均未对引发道德风险的制度问题,尤其是作为正式制度的法律制度对道德风险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概念,道德风险确实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但它的确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伦理、经济、法律等多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对道德风险这一概念的认知应当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而法伦理学作为专门研究法律和伦理道德关系的交叉性学科,可以用来分析道德风险这一概念并为其有效治理提供可行的认知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在新闻领域的各个要素中占有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图片对于受众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要远远大于文字,因此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研究就显得更具现实性和急迫性。本文将从伦理道德的概念、新闻摄影伦理事件的类型、新闻摄影伦理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规避等角度对新闻摄影伦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环境越来越复杂的今天,我们应当立足于传统道德伦理标准,结合网络社会的特点,以人为本为基点,进一步创新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把极具说服力的科学理论和具有震慑力的先进思想渗透到网络伦理道德中,以此来帮助大学生增强网络空间里的自我约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