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案例资料2006年2月,某市发生一宗入室盗窃案,门锁完好,窗户防盗网完好无损,经检验,原配钥匙没有配过。对锁检验如下:圆头弹子平端面的一侧边缘有摩擦痕,锁体弹子孔边缘的棱角被倒平。在与被磨损的弹子孔边缘同侧的锁芯孔壁上,有摩擦痕迹。技术人员根据以上痕迹特征,排除了钩状工具等几种常见的开锁方式,难以确定开锁工具。后抓获了案犯,缴获了案犯身上的钥匙坯,通过多次实验,最后确定为用钥匙坯开锁。2讨论2.1钥匙坯开锁的痕迹形成钥匙坯开锁是利用锁具本身的互开率。锁具质量较差,其零件加工精度差,为钥匙坯开锁创造了条件。钥匙坯为“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刑事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各种入室盗窃案件,尽管人们对防盗门及防盗锁的结构和质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和更新,但是入室盗窃案件仍然占居所有盗窃案的70%—80%以上。犯罪分子除了利用传统的暴力破锁方法入室作案外,利用多种工具采用技术和技巧性开锁手段入室作案的犯(2)插片在门缝内呈弯曲状,上下移动会受到防盗门橡胶密封压条的阻力,仔细观察防盗门的橡胶密封压条,在锁以下部分的压条上会发现纵向擦划痕迹。3讨论(1)插片开启高级防盗门锁入室作案,对锁具性能无损坏,也不留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窥镜条件下检验技术开锁痕迹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内窥镜的分析,探索适用内窥镜的选择标准;通过分析锁芯结构,确定内窥镜检验开锁痕迹的工作通道和进入锁芯的方法;通过内窥镜观察锁芯内痕迹实验,研究内窥镜下观察技术开锁痕迹的方法;以传统的方法研究L形开锁器痕迹,验证内窥镜下检验技术开锁痕迹的可行性.结果 检验开锁痕迹适合用硬性直杆式内窥镜,根据圆头弹子位置确定工作通道,用移动锁具或窥镜的方法将内窥镜送入锁芯.结论 内窥镜下检验开锁痕迹应选择0.5 mm、1.0 mm直杆式硬性内窥镜;选择与圆头弹子相同或相邻的空间作为工作通道,按照移动锁具或内窥镜的方法进入锁芯,可实现圆头弹子球面、柱面、孔槽壁上的痕迹观察.  相似文献   

4.
1999年4月上旬,云龙分局运用特情贴靠,技侦监控,秘密守候等侦查手段,打掉了一个以陈芝良(男,26岁)、陈芝成兄弟为首的由刑释人员为主组成的扭锁芯盗窃犯罪团伙。该团伙自1998年以来,采取用管钳扭防盗门锁芯和撬棍撬门的手段,入室盗窃作案55起,盗得现金和有价证券等价值50余万元的财物。  相似文献   

5.
王鑫 《刑警与科技》2014,(24):110-111
据相关部门调查,中国目前60%-70%的家用锁芯仍然采用上世纪90年代盛行的弹子锁芯,由于其在市场中已经流通十几年,致使其内部结构和开锁原理已被小偷研究的了如指掌,技术开锁时间也从几分钟到目前的几秒钟,这样的锁在小偷面前形同虚设,给家庭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再加上近年来锡纸开锁技术的盛行,更是使家庭安全隐患雪上加霜.传统锁具低级的防盗性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家庭防盗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犯罪现场上,常见插片开启暗锁入室作案,但用插片开启挂锁却不多见,由于开锁方式简便易行,一分钟之内即可开锁,且破坏工具痕迹隐蔽,易被误认为是钥匙开锁,从而误导侦查方向。1995年3月至1996年6月期间,我市连续发生插片开防盗门挂锁入室盗窃系列案件21起。通过对这一系列盗窃案开锁痕迹的检验、及对破案后收缴的作案工具检验,进行反复实验研究,总结经验介绍如下: 1 插片开启挂锁的原理及其条件  相似文献   

7.
1案件简介近期我市发生多起利用口香糖开锁的盗窃案件,对上述案件进行现场勘查时发现此类案件均有如下特点:(1)现场无明显的出入口;(2)锁表及锁孔周围看似完好无损,但锁孔内均能发现有口香糖粘附(见图1、2);(3)试用原配钥匙、其他能插入锁孔的钥匙或其他能插入锁孔的工具均能自由扭转锁芯达到开锁。图1锁表粘附的口香糖;图2锁孔内粘附的口香糖2分析检验解剖锁体,取出弹子及槽内壁,显微镜下放大观察,发现弹子孔内均塞满口香糖,顶弹子的弹簧被强行压入弹子内(见图3、4),弹子上形成条状划痕和压痕,痕迹线条较粗,数量较多,压痕较深;槽壁上有挤压…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辽宁省本溪市平山、明山区相继发生100余起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犯罪分子选择安装老式防盗门的居民住宅为侵害目标,利用自制的开锁工具,单人夜间作案,先后盗窃现金、金银首饰、手表、照相机、通讯器材、高档烟酒、衣物、家用电器等物品总价值达50余万元。该系列案件,犯罪分子作案时间之长、案件数量之多、盗窃价值大、对社会影响之严重,为本溪市历年所少有。本溪市公安局和平山、明山区分局组织力量认真研究案情,进行技术串并,先后制定了多种侦破方案,全力开展攻坚。2001年12月2日凌晨1时许,平山分局刑警大队经过长达10个月的蹲坑守候,终于将犯罪嫌疑人李富明(男,38岁,汉族,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采用技术性开锁进入室内作案的案件逐年增加。由于其作案手段的特殊性、作案方式的隐蔽性,使其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及因素。笔者就“十字型”开锁器在锁具上的形痕特点及形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的进步,锁具越来越先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犯罪手段随之改进.技术开锁实施盗窃的案件现在越来越普遍,此类案件不同于普通撬门扭锁的案件,因为粗心的人,根本看不出犯罪分子是从哪里入室实施盗窃的,使被害人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恐惧,严重影响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很坏.而且,我发现有相当多的基层技术员一旦没有看到明显的破坏痕迹,就简单归类于技术开锁,随即忽视对于防盗门的仔细勘查,从而导致这些案件的一些有利的证据失去,甚至在个别案件中,本应该定性为盗配钥匙开锁熟人作案、很容易使用传统方法破获的案件也被错误定性,从而失去破案的有利时机.技术开锁,因为开锁工具种类繁多,下面将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开锁案件来专门论述防盗门的勘查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 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相继发生了27起采用技术手段开锁入室盗窃案件。经过七台河市公安局全体民警认真细致的工作,这27起案件很快破获,涉案的两个团伙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深挖,共破获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205起。 2000年4月13日上午,七台河市桃山区桃北街相继发生两起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有两户居民家的防盗门被采用技术手段打开,被盗现金、首饰等物品总价值20余万元。案发后,七台河市公安局经过近一个月缜密侦查,在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吉林省长春市抓获了涉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王征、朱宗武、杨晓东,破获了“2000·04·13”特大盗窃案件,经审讯深  相似文献   

12.
撬窗杆人室是当前案犯作案的一种常用手段,案犯撬窗杆常用工具是一字形撬棒,但在长久的作案进程中,一些案犯根据作案经验,结合窗杆、窗栅的结构特点,把一字形工具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改成F形,从而在撬窗杆过程中防止撬棒产生明显滑动而发出声响及提高撬压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徐子荣 《法制与社会》2013,(29):77-77,79
随着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开锁行业也因此发展迅速。但是某些心怀鬼胎的不法分子却歪曲科技的正面作用,将各种各样的开锁技术应用打开他人之门上。几乎无痕的作案方式增加了技术性开锁痕迹检验工作的难度。纵观当下的技术性开锁入室盗窃案的案发情况,开锁手段高明,分析当前的开锁痕迹检验工作的现状,分析应对技术性开锁的措施。对于强化居民的防盗意识,增强刑侦基础建设等方面着力,提高针时此类案件的打防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防盗锁门柜     
《刑警与科技》2004,(11):110-112
机械防盗锁是指具有防钻、防锯、防撬、防拉、防冲击、防技术开启功能,通过机械传动装置进行门闩开启,锁芯为非单排弹子结构的锁,主要包括用钥匙开启的防盗安全门用防盗锁和防盗保险柜用机械密码锁。防钻是指锁头及锁身的关键部位抵抗便携式电钻钻切、并用钢丝拔动工具拔开锁具的能力。防撬是指锁具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磁卡锁的逐渐普及,犯罪分子有针对性地研制出了一种开锁工具。这类工具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开锁时间短,遗留痕迹少,开锁时电脑控制系统无开门记录。笔者就近年来在实际勘查工作中,对利用工具开启磁卡锁案件的作案特点及遗留痕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前,犯罪分子跨地区作案已日趋普遍,现场指纹并案成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多,但只要把握好机会也能打出漂亮之仗.本局技术部门因指纹并案成功而破获了一批跨地区抢劫案,现介绍如下.1 案情1997年10月29日晚本市城厢镇某住宅被抢走现金、手机等物价值近2万元,一名被害人被刺伤.现场勘查,案犯系挖门开锁进入,持刀、捆绑住被害人双手,又用布包住脸部,接着刺人、抢劫.技术员在案犯翻动过的吊柜上提取到汗液指纹数枚,分析该案虽属抢劫却有熟悉、报复的迹象.11月9日抓获一名正在销赃的案犯张××.1997年11月27日晚本省海宁某招待所发生凶杀案,该所值班室被案犯踢门进入,值班服务员朱××被案犯手脚捆绑在椅子上并堵塞住嘴后窒息死亡,劫走现金2300余元,经现场勘查在茶杯上提取汗液指纹数枚.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案例1:某市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现场勘验确定为1人作案,案犯攀爬跳窗进入室内,其跳落的地面存在明显脚印,脚印附近散落了少量白色粉尘状颗粒,提取该检材进行DNA检验。案例2:某机关办公室发生一起保险箱被撬案件,结合视频确定为1人作案。提取保险箱所在地附近的粉尘状检材进行DNA检验。  相似文献   

18.
2011年9月8日,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分局平阳路责任区刑警队“8·7”案件专案组经过连续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打掉一个利用专用奥迪开锁工具盗窃奥迪车车内财物的犯罪团伙,一举抓获康某、刘某等团伙成员10名,破获系列盗窃车内财物案件100余起,涉案价值100余万元,收缴专用奥迪开锁工具4把、弹弓i个、作案汽车5辆,追回被盗笔记本电脑4台、手机20余部及香烟和名酒等多种赃物。  相似文献   

19.
1 案情简介 2005年6月29日,我区罗龙路45号的中实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发生盗窃案,被盗现金3000余元.现场勘查时发现其中一扇自锁型的卷闸门被打开,从该门外侧观察,门锁完好,未见撬压等破坏痕迹.在门内侧勘查发现:锁具两侧的弹簧和锁条均松脱在门内侧地上,弹簧被拉伸后松驰不能回位,(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发现2条弹簧内有新鲜的刮擦痕迹),原弹簧安装位置下方有多道的擦划痕迹.在排除案犯由公司内撬锁作案可能后,笔者对这一撬盗新手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0月,沈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大东分局刑警一大队和大东分局机场派出所紧密配合,运用刑事技术、情报资料等手段,成功地破获了历时4年、横跨沈阳7区、涉案368起(已核实)罕见的系列技术盗窃案件,其中特大案件13起,重大案件176起,总价值97万余元。1994年1月以来,沈阳市内五区连续发生犯罪分子结伙用万能钥匙开锁入室盗窃案件。针对该系列盗案发案数量多,涉及地域广,又是技术盗窃,危害严重的情况,市局刑警支队高度重视,技术二科跟踪勘查、复查现场进行技术串案,微机网络系统跟踪累积资料,进行宏观研究信息串案。到1995年10月全市存入微机钥匙开锁盗案已达374起,其中通过现场足迹串上41起。由于犯罪分子作案狡猾,案后反锁门,室内翻动不大且恢复原样,被盗后不易及时发现报案,造成很多犯罪现场失去勘查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