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4,(3):41-42
慕毅飞在2004年3月4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三月是雷锋回家的日子。然而,我们学雷锋学了这么多年,却年年有人呼唤“雷锋叔叔在哪里”;年年有人感叹“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雷锋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可那么多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要像雷锋做得那么自觉,那  相似文献   

2.
我今年整整40岁了。屈指算来,我从孩提时代便乘上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列车。比起老辈人,我没有“文革”那隐隐作痛的沧桑记忆;比起晚辈人,我没有他们那在幸福浸泡中的个性张扬。改革开放的30年,对于我个人来说,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上学、工作、娶妻生子,就如张爱玲所言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但我知道如果没有这“底子”,人生的飞扬也许只能是浮沫。  相似文献   

3.
汪金友  贲迅 《前线》2008,(4):58-58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制定了10条“家规”,具体内容是:“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我,只能出差顺路来看看;2.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3.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丁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我代付伙食费;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5.不许请客送礼;6.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7.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来办;8.生活艰苦朴素;9.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相似文献   

4.
尹守志,47岁,1996年任 长春市绿园区西新乡东岗村党支部书记。他当“村官”3年,由于“治村”有方,使东岗村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1999年与1995年相比,全村总产值翻了三番多,达到3.4亿元;村集体收入翻了 四番多,达到 500万元;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多, 达到 4650元。谈起自己做“村官”的感受,尹 守志有着说不完的话,那么,就让我 们来听一听──  相似文献   

5.
黄梅婴 《学习月刊》2009,(15):53-54
我固执地认为,诗与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以诗名,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诗人;一是诗以人名,这就要在诗人前加个头衔.诸如当今时代大量涌现的.“书记诗人”、“市长诗人”、“部长诗人”、“将军诗人”等。张庞是我的老首长。30多年前.我们曾在同一个野战部队做宣传工作。进入21世纪.他被许多人称为将军诗人.我习惯性地认为,他也应该属于后一类。近时,他送来一套五卷本《军事与文学的互访·张庞诗文集》,我置于床头.夜夜静心品读,慢慢地.将军印象淡去了.诗人形象站起来。此时我才醒悟,过去的固执和习惯.至少对于张庞是偏见。不过.有一点我不会改变——诗人终究只能用作品来说话.作品是诗人的立身之本.是诗人的唯一光环。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至今,中国的经济学家有很多,但是作为教育学家、教授经济学长达70年的只有陈岱孙一人。他80多岁时还给本科生上课,90多岁还带博士生,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一代宗师”。回顾自己的一生,陈岱孙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有人感叹,就这一件事,足以让人景仰百年。  相似文献   

7.
王成 《廉政瞭望》2009,(1):50-51
有人用“感天动地”来形容朱一丹用自己换回人质的壮举,也有人用“英雄护士”做定语修饰这个22岁的年轻护士……然而,在她眼里自己只不过做了一次生死急救。  相似文献   

8.
带队伍得抓人生观教育张永斌我长期在银行工作,当过天津市武清支行的党委书记、行长,1995年调到天津分行负责监察工作。可以说几十年来总和人打交道。有人说,这项工作不好做,尤其现在是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可我觉得人的因素重要,如果人没有积极性,什么事都干不...  相似文献   

9.
凭着一丁点天赋,小时候总爱做艺术家的梦;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她躲进了美好的记忆之中。一次机会,我毫不犹豫选择了纪检工作;尽管许多亲朋规劝我:“那地方清贫、辛苦、要得罪人”。但我就是痴心不改、一往情深。说清贫,是因为没有“油水”;说辛苦,是因为工作繁忙;纪检工作免不了要查处人,“得罪”人那更是在“情理”之中。为了惩治腐败分子,我们深入基层,克服重重困难,调查取证。时刻向群众宣传党的反腐方针;一旦挖出了“蛀虫”,我们更是其乐无穷。干了这一行,不免会“得罪”一些人,但我们不带任何私心杂念,何惧打击报复甚…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位领导在一次讲话中谈到:“有一件事情我几乎天天都要做。那就是拒绝——有人想拉我下水,我必须拒绝;有人想让我违反原则开后门,我必须拒绝;有人想给我灌输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我必须拒绝……”细细品味,不禁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1.
我是宣传岗位上的一名新兵。1994年,已进入不惑之年的我离开“三尺讲台”,开始了从政生涯。由教员变“官员”,这是我人生旅程的大转折。上任伊始,我考虑最多的是,不负众望,接受挑战,做一名合格的宣传部长。几年的思考、探索、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搞好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狠抓四项主要任务的落实。宣传思想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其根平任务是动员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在现阶段,整个宣传思想工作就要立足于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到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伟大事业中来。以科学…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德国人“死板”.有人监督没人监督,都一样“钻死胡同”较真儿。哪怕是夜深人静没人没车的红灯下.驾车人也一定会坚持等到绿灯亮了才走。对此,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却认为做得很对。只有形成一个好习惯,才能表现出高尚的社会公德,让人觉得是那样有素质。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是中国大型成套发电设备制造田地之一.从50年代三大动力工厂创建起,我就受中共哈尔滨市委之托,经常同三厂项导和职工一起商量工作.“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72年至1975年,我又被市委从工业部长的职位上派到哈尔滨电机厂任党委副书记、书记.“文革”以后.我调回市委和省委省政府工作,但仍然常常到这些工厂看看,有时还做些调查研究向省、市委,省、市政府写些报告,反映那里干部和工人们创造的业绩和经验.近20年来,每逢春节我都到哈尔滨电机厂参加2000人的团拜大会,向职工拜年,我和三大动力厂有着深…  相似文献   

14.
劝学篇     
《湘潮》1987,(2)
就从今日学起徐特立赴法留学时已经四十三岁,有人说,“四十几岁的人,还学得什么”?徐老说:我今年四十三岁,不觉得一混就六十岁来了。“到了六十岁,还同四十三岁时一样无学问,这一十七年岂不冤枉过了日子”?“到了六十岁来悔,那就更迟了,何不就从今日学起呢”?“一天学一字(指学法语—编者注),一年可学三百六十五字,七年可学二千五百五十五字,到了五十岁时,岂不是一个通了的人吗?”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一个四十多岁的女老师满脸怒气地找到我.劈头盖脸地指责了我一番:“我工作了二十多年,一直兢兢业业.什么时候没遵守过规章制度?家里来了一个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办公耽误了十分钟.教务处就要记考勤,你们还有人情味吗?口号倒喊得响亮。人性化管理,你们人性化了吗?”是啊,我们有人情味吗,我们人性化了吗?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开始深入思考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如何有机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廉棣  王丽华 《奋斗》2001,(3):55-56
“傻子”。是对人的一种贬称。既是贬称,还有人愿意当“傻子”吗?还别说,真有人愿意当“傻子”。雷锋同志就曾说:“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相似文献   

17.
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他不变的追求。 26年来.青海妇幼保健医院门诊主任田旭。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解读医生的职责:用坚定的信念、无悔的追求诠释党员的内涵;用朴素的情感、深厚的爱心回馈草原人民。多次被省政府、省卫生厅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及“先进工作者”;2007年荣获卫生部“全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个人”、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大医精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死后总会在世间留下一些东西。由于这些东西和他 (她 )生前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见物如见人,见到他 (她 )所留下的东西,也就能了解这人生前的“一二三”来。   古人云,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死后留下的东西也各不相同。雷锋死后留下了一本日记。他的日记中不仅记录有他所做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好事,而且每篇日记后面都写有他的感想。例如有一天他写道:“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 100元钱寄给了灾区人民。有人说我是傻子,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从这些极其普通的…  相似文献   

19.
1、我自小酷爱读书。大约从12岁起,我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架;到15岁参加工作时,已有了满满一架书。可惜的是,这批书都失散了。只有一本例外,即张默生着,丰子恺绘的《武训传》(东方书社,“民国”三十五年八月再版),随我由北京,至新疆、至山东、来太原,展转三十余年,至今仍在我的身边。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一本“藏书”。我保存至今的第二本“藏书”,是1970年冬,在塔里木河边放羊时手抄的《唐宋词一百首》(底本为中华书局1961年版)。因当时此书尚属应付之一炬的“四旧”,放向书主借到已属不易;顶着寒风过放羊边抄书,其不易更难…  相似文献   

20.
徐平欧 《湘潮》2012,(11):1-1
“你是哪里人?”平时有人问我时,我总是自豪地说:“湖南平江人,彭德怀起义的地方。”“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离开家乡56年了,我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家乡,虽然在2002年初夏曾回过一次老家,但到现在又整整10年了。今年身体欠佳,从南京转到武汉疗养,这期间更加剧了我的思乡情,几回回梦里回老家,几回回思乡梦当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