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在邢台市南和县史召乡,有一位80岁的老人高存格,她义务当起村子的保洁员,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尽管后来需要照顾常年患病的老伴儿和下地干活儿,但高存格一直没放下义务打扫村子的"工作"。每当村里人说她,这么大年纪了就去儿女那里享福呗,她总会说:"我是党员,我在这里还能为大家做些事。"我是一名党员,就要带头干  相似文献   

2.
近日读到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园社区,一对七旬夫妇义务照看一位86岁的空巢老人,每天给老人送上一碗热乎乎的米粥,一送就是两年。在东城区南池子社区,年过七旬的老李为一名瘫痪老人义务理发,已经坚持了13年。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2月8日,星期日,天气阴冷。居住在沈阳市和平区的3600多名省直机关在职党员一大早就来到居住地社区,打扫卫生,整治环境,并为社区的发展出点子,献良策。看到这么多的党员义务为大家服务,社区居民纷纷表示:"党员干部如此关心大家的衣食住行,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真正感觉到党员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啦。"参加活动的在职党员董国平则表示:"非常愿意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常态化,作为一名党  相似文献   

4.
史晶  武铭 《先锋队》2011,(7):59
在阳泉城区观象台社区,有一位20多年坚持义务普法的老人。自1990年退休后,张端礼就在社区办起了普法宣传栏,居民家里或邻里之间发生纠纷,大家就找他"评理"。  相似文献   

5.
正"我把雪都扫干净,环境好了,大家看着心情也好嘛!我不冷,活动起来就不冷了……"1月29日,在十二师西山农牧场民族团结大院里,今年76岁的潘菊熙冒着零下25摄氏度的严寒天气,为大院里的居民义务清扫积雪。潘菊熙是西山农牧场的退休干部,也是一名数年如一日,积极履行党员义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共产党员。他说:"西山农牧场被评上全国文明村镇了,我特别高兴,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发扬‘以场为家’的精神,以  相似文献   

6.
我叫徐萌,来自东直门街道。我要跟大家介绍一位上过电视、登过报纸、感动过东城,影响了北京的指路大王,他的名字叫谢亮。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用十年的时间,坚持一个信念,在3000多个日子里,为他人义务指路,提供帮助。如今,年过八旬的谢亮依然天天拎着书包、拿着水壶,走到街头义务指路,  相似文献   

7.
我叫徐萌,来自东直门街道。我要跟大家介绍一位上过电视、登过报纸、感动过东城,影响了北京的指路大王,他的名字叫谢亮。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用十年的时间,坚持一个信念,在3000多个日子里,为他人义务指路,提供帮助。如今,年过八旬的谢亮依然天天拎着书包、拿着水壶,走到街头义务指路,不同的是在他的身边多了许多和他一样的人,谢亮义务指路队的队员们。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信条     
我曾经问过父亲,你离休这么多年,回首往事有啥体会。老父亲给我说,无论干啥工作,特别是要当好一名领导者,他总结了四个信条。年轻时,我对这四个信条体会不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老人的话确有道理。我父亲的四个信条.既是老人对孩子的谆谆教诲,也体现了一名老干部对后人的一种叮咛。  相似文献   

9.
在河北省邢台新河县西杨村,有这样四位老人,现已花甲之年的他们,自1991年开始,义务为村民清扫街道,二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分文不取。他们被群众称为当代的“活雷锋”,村里的大小街道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雷锋街”。在四位老人的带动和激励下,西杨村百姓竞相学雷锋、做好事,扶弱助残,帮助他人,一村村民融洽如一家.西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雷锋村”。  相似文献   

10.
正"张小明一本、邰小翠一本、邰航一本、张小龙二本……"台江县方召镇巫梭村村口公告栏上,一张已泛黄的高考喜报格外醒目。"2020年,村里有18名学生考上本科,其中8名学生考上一本。"巫梭村驻村书记杨胜富感叹,村里第一次有这么多学生考上大学,喜报泛黄了大家也舍不得撕下来。泛黄喜报,是见证,更是动力。  相似文献   

11.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井口,总有一个身材瘦小的老人义务为矿工端茶送水、缝补衣物,叮嘱大家注意安全,构成了这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1997年,屯兰矿投产伊始,陈栓英作为机关楼内的清洁员,负责打扫卫生,每月可领到70元的工资补贴家用。当时,丈夫在矿上做电工,四个儿女也先后成家立业,  相似文献   

12.
张丽枝 《实践》2012,(10):13
有这样一位老人,虽已年过古稀,但他却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用诚心和真情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他就是包头市东河区南圪洞街道办事处新中路社区退休党员王忠国。一"迈开大步走上台,创先争优大家来,总书记"讲话"是灯塔,祖国大地党旗飘……"这是王忠国老人正在用说唱的方式给居民们宣传着创先争优以及包头市创城、创卫工作的开展情况,生动形象的表演赢来大家阵阵喝彩。  相似文献   

13.
文心 《大特区党风》2003,(12):28-32
在成都,市民们传扬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名叫石桂芳的大妈,为了报答一位曾经在她家当过保姆的老人,她不仅义务赡养老人,视老人如亲人,自己和家人还人老人当保姆;当自己年过七旬,担心对老人照顾不周,她又为老人请来了一位又一位保姆……  相似文献   

14.
"李大叔,您老又在写毛笔字呀!"这是笔者来到二师二十七团社区服务中心第三居委会党员李德禄老人家,一进门看到的场景。今年74岁的李德禄老人是二十七团社区服务中心关工委及老年协会的一名成员,义务担任着社区的板报、橱窗图文编排写字等工作。看到我来了,老人高兴地说:"王干事,看看我写的大字。"老人写的"家和万事兴"五个大字呈现在我的面前。的确,老  相似文献   

15.
家住河西区桃园街的屠龙根老人是一名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抗美援朝战士,但老人总笑称自己也是“80后”。屠老今年虽已是80高龄,可为人民服务的劲头儿却一点不减,退休20几年来,屠老先后担任过社区党委委员、巡逻队队长、宣讲团团长、关工委委员、纠风群众监督员等20多项志愿者义工职务,被大家称为“最可爱的‘80后”’。  相似文献   

16.
正3月3日,七师一二八团天山路社区组织由党员、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理发师等12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来到育才里、兴农里、农贸市场等地,为独居、孤寡、空巢老人以及所有需要帮助的居民开展义务理发、测量血压、剪指甲、打扫庭院积雪、清扫房前屋后垃圾、铲除墙上留下的"小广告",赠送党报党刊等服务活动。大家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细致、负责,尽可能做得最好。据悉,该社区党员干部还与辖区困难户、独居老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二师二十五团四连有这样一位退休老人,他尽自己所能,热心帮助邻里,情系公益事业,坚持多年义务做好事,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周边的人,弘扬传统美德,被人们称为连队里的热心人、活雷锋。他就是四连的退休职工王长伍。"自老王1997年退休以来,每天坚持七点钟起床,为大家义务打扫连队辖区卫生,20年来从未间断。"说起王长伍的善举,四连的常住居民李汝奎竖起了大拇指。在连队里,王长伍传递的正能  相似文献   

18.
放轻脚步     
一天早上,王蒙和几个人在路上一起进行慢跑。大家说说笑笑,气氛非常融洽。忽然,王蒙示意大家停止说笑,并放轻自己的脚步。大家不明白什么原因,王蒙用手指了指旁边。原来在路旁的一条长椅上,睡着一位拾废品的老人。显然,这位拾废品的老人捡东西捡累了,于是便躺在长椅上睡着了。王蒙轻声对大家说:“老人的年龄看样子也不小了,还要出来捡废品,想必日子也过得不轻松,我们不要大声说话,这样就不会打扰到老人的休息了。”  相似文献   

19.
视野     
《红岩春秋》2015,(4):5
<正>安徽4位老人70年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4月1日,梅发胜正在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擦拭墓碑。据他介绍,1944年至1945年期间,700多名新四军官兵在抗日战役中牺牲后被安葬在此。从1945年开始,家住安徽省定远县仓镇观寺村烈士墓群附近的杨文秀老人开始义务守护墓地近半个世纪。此后,刘玉营、梅发胜两位老人先后接力承担起义务守护的任务。如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社区,有位退休多年的耄耋老人。退休22年来,他为大家义务修理电器,寒来暑往从未间断。他就是81岁的义工马广明老人。在二龙路社区的一条胡同里,居委会为马广明和他的服务队辟出了一个10平方米的工作室。一进去,只见屋内墙壁上挂着各色电线,墙角堆放着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等各种家用电器,看起来颇似"杂货铺"。马大爷戴着老花镜坐在工作台前正捣鼓一个电热壶,"早晨七点我就从洋桥家里赶到这儿啦。"马大爷虽已经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按说这个年纪的老人大多喜欢遛个弯儿、下棋养花之类,但马大爷说自己"就爱钻研电器"。退休前马广明就是北京量具刃具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