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盛畅 《新湘评论》2003,(9):24-24
(一)正确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西方文化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必须牢牢把握住三点:社会主义实践是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是借鉴和吸取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还必须克服三种错误倾向,一是要注意克服“左”的思想的影响,一概排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搞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动辰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一化四建”发展战略,“围绕工业抓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文化源远流长,纷繁复杂;是否都具有“和”的性质,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价值目标的实现,值得我们辩证地吸纳、消化、去伪存真,以解决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冲突与融合、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曹应旺 《前线》2023,(3):4-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确立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确立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传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对理论、实际和文化三者关系认识的探索,为提出“两个结合”奠定了重要基础。从“一个结合”到明确提出“两个结合”,是对理论、实际和文化三者关系认识的升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化,是对传统与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认识的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相似文献   

5.
璞玉 《唯实》2010,(12):20-26
“苏南模式”是苏南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如何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作出的开拓性探索,而所谓“新苏南模式”,则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对传统的“苏南模式”的新超越。“苏南模式”与“新苏南模式”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进程中成功的实践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苏南的生动诠释。苏南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从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促使社会主义从历史哲学形态的发展转变到具体实践的进程.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对传统理论和实践的批判性反思中,提出了“走自己的路”,从社会主义的时空背景、历史进程、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和文化的视角四个维度,深化了我们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开创了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成功地回答了在社会主义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样一个历史课题,形成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具有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不仅坚定了我们“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信心,而且深化了我们对“走自己的路”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一定意义上,为邓小平高度赞赏的“列宁思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然而如何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列宁思路”,仍有待于理论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文章从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矛盾的特定视阈,解读“列宁思路”,认为除了已经为人们正确认识的新经济政策内容外,还包括文化转型、文化建设以及执政党自身建设等方面。加深和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与建设水平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德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陈国辅  赵美英 《唯实》2008,(8):135-138,13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探索、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苏南模式”的形成,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苏南模式”的所有制改革创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城乡融合的园区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的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发展,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对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作了进一步阐述。他指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9,(8):3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党的十五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基础上,设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从而使“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加明晰而深入,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王传志 《党建文汇》2007,(11):75-7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进步的事业。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十七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工作精心谋划,进行了全面部署与科学安排,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只要我们坚持“四个建设”一起抓,推动“四个轮子”一起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重要支点,文化有着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重要源泉、为提高综合国力竞争优势提供保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自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之日起,就把探索文化建设、探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加以思考和实践,经过酝酿、发展、完善等阶段,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以此为指导,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及其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双重探索”和“三个文明”中的巨大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5.
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湖北省委提出的“五个湖北”建设中的“文明湖北”建设是这个战略方针在湖北的具体化。湖北是以灿烂的荆楚文化为源头的文化大省,湖北的文化建设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湖北对荆楚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湖北文化建设的实践成就,都已经对全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个人对荆楚文化的知识很少,对湖北的实际研究也不多,只谈一点肤浅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在首都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实践中,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也是全会《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也是对这条总道路认识的拓展、丰富和深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刘林元 《学习论坛》2009,25(11):49-52
“十个结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规律的科学总结。十个结合经验总结,一改传统的习惯,着眼于“结合”的成功经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和解决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时,自觉坚持对立面的统一原则,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特点及其解决方法所要达到的结果有了崭新的认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体现了结合哲学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和谐目标的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承载着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近代以后启蒙思想者对“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理性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蒸蒸日上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自从邓小平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一个强调从基本国情出发,到既强调国情又重视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无论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改革的角度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