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德永 《实践》2011,(5):46-47
民生即人民的生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在常委(扩大)会议上要求:"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富民与强区并重,实现富民与强区统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需要在抓好正规化与职业化建设的同时,更加凸显检察机关的人民性与群众性。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两年来,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多措并举,在"关注民生,走近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中,努力探索破解民生难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取得了实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赞扬。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困难,我们要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  相似文献   

4.
自从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以来,"民生工程"便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体现,并且将其列入年度或近期的工作目标,操作中项目优先、资金优先,一言以蔽之:"民生工程"至上.  相似文献   

5.
陈睿 《前线》2007,(10)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刘淇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千方百计地解决民生问题,按照共建共享的要求,实现、维护  相似文献   

6.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6,(11)
正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生,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对做好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黑龙江历史包袱沉重,民生欠债较多,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越是困难时期越要保民生,使广大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责任,像抓经济一样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8.
如何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到实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岁末年初,记者走进京郊学校、廉租房摇号现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等单位,从所见所闻直接感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民生为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生问题在国家发展进步中日益突显出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步入理性、健康、文明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论政府改善民生的责任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张雪琳 《求实》2008,(4):59-60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同时,改善民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应成为政府执政的优先目标,并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切实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1.
浏阳市政协委员以提案为"媒",以来自最基层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重点,做到参政参在关注百姓关键处、议政议到解决问题点子上,从而使七届一次全会以来1252件  相似文献   

1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坚持在发展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新民生诉求日益增强,同时也面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医疗服务保障不足等突出问题。必须把握民生关注热点,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调节收入分配合理有序为着力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相似文献   

13.
公共财政介入民生,应坚持突出公共性、公众性和公益性原则。其介入民生的领域以及介入的深度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公共财政应当关注基本民生,并致力于改善基本民生,保障基本民生,但不能包揽民生。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方面既要对有关民生事项“少收钱”,又要对有关民生事项“多拨钱”。公共财政在向民生倾斜时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投入与深化改革、积极倾斜与合理提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一直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他们的民生观是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统一,对于我们现在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始终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动民生建设的历史。中共九十年来在推动民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已初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民生观"。  相似文献   

16.
民生问题是当今时代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它不仅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影响到整个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之基础。检察机关作为保障和服务民生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服务民生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和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民生问题摆在我党今后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重新梳理邓小平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内涵,对我们在新形势下抓好群众工作和各项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6年我省十项民生工程涉及的120个小项和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且多数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月12日,省政府督查室发布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进一步引发公众对民生工作的关注. 多年以来,我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民生观",让全省人民逐步共享发展成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李淑玫 《共产党人》2007,(24):45-46
党的十七大把继续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列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把民生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了突出位置。这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