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朝鲜战争期间,麦克阿瑟屡次威胁使用核武器。战后,美国在韩国部署了针对朝鲜的战术核武器。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朝鲜就一直酝酿本国的核计划。据韩国媒体报道,1954年。朝鲜政府在改编人民军过程中,就曾设立过“核武器防卫部门”。俄罗斯媒体称,早在1947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朝鲜开始铀矿勘探工作,1949年至1950年,朝鲜在大同、新津等地开展大规模的铀矿开采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30日,针对朝鲜核试验,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说:"美国不会坐视不管……美国不会接受朝鲜成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数次在不同场合声称,如果朝鲜发起军事进  相似文献   

3.
朝鲜建国以来一直把美国作为主要敌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冷战后更是祭出核武器这把"杀手锏"来维护民族自尊和国家安全.美国二战后期强占韩日.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从1992年5月到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6次不定期核检查,但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致;1993年3月12日,朝鲜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又紧张起来。1994年10月21日,朝美两国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同年12月12日,朝鲜政府宣布,朝鲜决定解除对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朝鲜核问题再起波澜。2003年1月10日,朝鲜再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为了挽救日益恶化的朝鲜半岛核问题,从2003年夏天开始,…  相似文献   

5.
军事     
《党课》2013,(8):20-21
美国:将在日本再部署X波段雷达 目前,美国和日本正考虑在日本中部地区部署一部x波段雷达,以防止朝鲜“导弹袭击”威胁。据悉,x波段雷达能追踪弹道导弹轨迹,引导美军发射拦截导弹。此前.美军已经在日本北部青森县津轻市航空自卫队车力基地部署过一部同类雷达。  相似文献   

6.
加强东北边防,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1950年6月,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按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确定的关于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和部署,有条不紊地、卓有成效地工作着。然而,一件毛泽东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顷刻间,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来。美国对朝鲜半岛的事态迅速作出反应。它的反应,不仅针对朝鲜,也针对中国。  相似文献   

7.
最近,美国和朝鲜就朝鲜核问题和朝鲜半岛局势在日内瓦恢复高级会谈。同时,韩国和朝鲜也宣布朝鲜南北首次首脑会晤将在平壤举行。这样,一度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又出现了转机。 在此之前,朝鲜同美国、国际原子能机构、韩国围绕朝鲜核问题的争执日趋加剧。国际原子能机构以朝鲜阻止其检查团实地检查朝鲜的核设施为由,宣布中止该机构向朝鲜提供的一切援助,美国对朝鲜提出了经济、军事分阶段制裁的决议草案。决议案包括限制朝鲜的武器贸易。中止联合国对朝鲜的技术和文化援助,限制朝鲜的空中运输等。朝鲜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于6月13日宣布  相似文献   

8.
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使僵持近3个月的朝鲜核问题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 朝鲜核问题一波三折 朝鲜半岛核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朝美核争端由来已久。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凭借其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朝鲜则宣布无意和无力开发核武器,从而爆发了第一次核危机。朝美经过一年半的艰苦谈判,于1994年10月签订日内瓦核框架协议,解决了核争端。 这项协议的内容,一是美国承诺牵头组建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为朝鲜建造总装机容量为2000兆瓦  相似文献   

9.
正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美国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并对朝鲜城市狂轰滥炸;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占中国领土台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通过成立"联合国军司令部"的决议,美军遂以"联合国"名义在朝鲜半岛大打出手,并很快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把中国台湾和朝鲜半岛这两个并不相干的地区联系起来,同时采取严重的军事步骤,迫使新中国毅然决然采取抗美援朝决策……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朝鲜是否在开发核武器问题,世界范围内舆论纷纷,当事各方各执己见。是是非非,究竟如何? 争端的起源与不断加剧 1991年和1992年上半年,朝鲜北南对话迈出较大步伐,北南双方签署了《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协议书》及《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同时,朝鲜还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了核保障协议,并同意该机构对其核设施进行检查。在朝鲜半岛局势明显缓和的情况下,韩国宣布暂停1992年度的韩美“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 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92年5月开始,对朝鲜进行了6次核检查,没有发现朝鲜制造核武器的证据,但它认为,在朝鲜宁边附近有两处是存放生产核武器原料的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决心出兵朝鲜前后的一些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决心出兵朝鲜前后的一些情况王亚志言出必信勿谓言之不预也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仁川港登陆成功后,朝鲜战局逆转。毛泽东密切注视着战场变化。不到10天,从军事观点上看,即从双方态势和力量对比来观察,美军越过"三八线"北进已无大困难。正如战后美国...  相似文献   

12.
<正>钟声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2月27日,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进程再向前迈出危险一步——韩国国防部确认,乐天集团当天召开董事会会议批准同韩军方"萨德"系统部署土地置换协议。对此,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不满。尽管韩美双方一再强调部署"萨德"是出于"朝鲜核武器及导弹威胁",甚至辩称同中国  相似文献   

13.
古力  陈刚  楚春秋 《党建文汇》2007,(10):42-42
许多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战役美军为什么会惨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冥思苦想,甚至还通过电脑模拟得出结论,那就是他们不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但不管怎么说,从上甘岭战役开始,美国再也不敢小瞧中国了。  相似文献   

14.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日本储存有大量核材料的消息惊爆于国际社会面前.引发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2014年1月26日,日本共同社报道指出,美国政府正催促日本归还331公斤钚.这批核材料是美国在冷战时期交给日本用于研究用途.这批核材料大部分为武器级钚.理论上能够制造出40至50件核武器。  相似文献   

15.
黄雨果  王莹 《学习月刊》2009,(13):43-45
今年5月2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宣布.朝鲜于当天再次“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自2006年10月第一次核试验以来,朝鲜先单独宣布退出六方会谈.继而高调宣称重启宁边核设施.最后完成3年内第2次核试验。南此看来.朝鲜意图拥有核武器的战略步骤是比较清晰的.即置国际社会的半岛无核化努力于不顾.以拖延“六方会谈”为核武器研发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16.
《党史博采》2004,(12):30
第一次:1 950-1 953年朝鲜危机 1950年10月25日,我志愿军入朝参战,美军节节败退."联合国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为挽救败局,建议杜鲁门总统动用原子弹.1951年4月,志愿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攻势后,杜鲁门下令向关岛地区紧急运送核部件,9-10月,美军举行了核战演习,且公开报道.一时间,核战争的阴云密布朝鲜三千里江山.对此,中国方面已有所估计并作出了相应的准备,同时通过舆论加以披露.后因顾忌苏联的力量,杜鲁门未敢在朝鲜战场上动用核武器.1953年3月,刚刚入主白宫的艾森豪威尔又扬言要在"韩战"中使用核武器.然而,这位前盟军总司令最终也未敢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17.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一方面积极出兵干涉朝鲜,另一方面却借机干涉中国内政,阻挠我解放台湾,对我东北地区的安全构成威胁,并危及朝鲜社会主义国家的存亡,这一切强化了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为了应对美国的威胁,毛泽东采取了从军事部署到外交威慑,再到全民动员的应对举措,最终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相似文献   

18.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刘学吉是这年11月加入志愿军进入朝鲜的。12月31日晚,他们营在朝鲜高阳吃掉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卫英国伦敦的名牌皇家坦克营。1951年1月29日,在朝鲜龙仁,他带领全班战士拿下两个美军机枪阵地,消灭8名美国兵,荣立三等战功,但他们一个班也付出伤亡近一半的惨痛代价。  相似文献   

19.
1950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16国组成联合国军入侵朝鲜。之后,由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经过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敌军,最终实现停战。彭德怀作为第一个打败美军的中国统帅,享誉国内外。我们两位曾在他身边工作的老志愿军战士,亲眼目睹了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我们认为,彭德怀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伟大战略家的胆识与气魄。敢于在敌强我弱悬殊、形势对我很不利的情况下,下定出战的决心 朝鲜内战爆发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派美军支…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7,(3)
朝鲜战争作为"冷战"初期两大阵营之间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较量,在国际政治史和国际关系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斯大林从苏联自身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美国改变其太平洋防御政策之机、在毛泽东访苏谈判之时,最终决定答应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的请求。斯大林的支持成为金日成敢于发动朝鲜战争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