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崔浩 《党课》2006,(9):64-67
从2003年开始,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价格上艿长过快、投机炒房过热现象,由此也拉开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序幕。经过近三年的调控,尽管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仍存在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今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矧》(“国六条”实施细则),再次对调控房地产市场提出了相应政策。随后为严格贯彻“国六条”实施细则,深圳市政府发出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勘,出台了10项新政以调控暴涨的楼价,被称为国内第一个地方房地产调控实施细则。北京市建委和北京市规划委也根据“国六条”的相关内容制定出实施方案。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反映出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已经走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市场化调控。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10,(2):27-27
上情下达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高度重视房价上涨过快"国十一条"正式出台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表现出极强的带动作用,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房价过快上涨也导致投机需求增加,中低收入者无力购房,加剧地区之间和居民之间贫富差距,国民经济比例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取向,即改善供应结构、加强银行监管、提高进入门槛、激活住房二级市场、规范土地市场等,并从房价过快上涨引起的问题得到一些启示,对国家如何更好进行宏观调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站     
国务院出台八点意见稳定房价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国务院2005年工作要点》。会议强调,严格控制房地产和城市建设规模,对保持整个经济发展良好势头,具有重要意义。据悉,国务院高层已经发布了一份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知情人士称,通知一共有八条意见。《通知》明确指出,部分地区投资性购房和投机性购房大量增加等原因,导致一些地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八条意见为:一、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二、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  相似文献   

5.
部委信息     
建设部:稳定房价,保障广大群众"住有所居"。要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立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引导市场在解决普通居民合理住房需要  相似文献   

6.
房价持续上升,百姓望房兴叹。如何控制房价过快上涨,让更多人买得起房,目前已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议程,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部门由上到下,从土地供应、银行信贷到税收调整,一系列综合性政策措施已经出台。近段时间,国务院领导又针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等突出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各相关部门出台了系列举措,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央行调高房贷利率“抑”房价3月17日,央行出台了以调高房贷利率、提高首付比例为主要内容的房贷新政策,谋求抑制房价猛涨,控制由此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1,(3):22-2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去年4月份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继续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会议确定再采取8项措施,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初,央行推出了“取消优惠利率,提高房贷首付”的金融新政。4月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首次明确了地方官员在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中的责任。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8项调控措施,要求各地从规划、土地、税收、金融、市场秩序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及监管。5月11日,七部委出台了相应的细化文件。有专家指出,此次国家打击房地产投机行为的决心之坚定、态度之明确、措施之具体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9.
卢佳音 《党课》2007,(1):79-82
2006年7月24日,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供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这是继房地产市场“国八条”、“国六条”之后国家出台的又一旨在调控中国房价的政策,被业界称为楼市“限外令”。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调控与中央地方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房价过快上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度的调控政策,抑制房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导致房产调控政策失灵、房价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而形成“土地财政”的主要根源是不完善的财税管理体制,它使中央地方关系严重失衡.所以,要使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解决房价过高问题,就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住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本文针对北疆地区房地产市场动态分析,从整体上较深刻分析了房地产市场走势,揭示了房地产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项建议。阐明了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利于满足居民住房消费需求,有利于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房价: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房价问题一直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关注的中心,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中心。在2005年的“国八条”中,就明确以稳定房价为主旨。房价为什么下不来呢?问题就在于我们稳定房价的宗旨只是让房价上涨速度减慢,而不是让现有的房价向下运行,或向下调整。这势必导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大。如果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认识不清楚、不全面、不深入,也就无法真正认识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到底是调控什么?是调控房价吗?其实,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价格问题都是市场的行为,政府是没有能力也不可能调控的。政府…  相似文献   

13.
<正>一、如何面对房贷新政下的违约问题房价一直是个特别引人关注的话题,因为房价飙升引发了工薪阶层的不满情绪,扩大了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的贫富两极分化。中国政府2010年以来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以遏制过快上涨的房地产投机行为,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轮力度前所未有的调控:2010年,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一年之内中央政府3次出台调控措施,动用政策工具之多,历史罕见。2011年,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努力使房价稳定在合理的价位,这是人民的心愿、政府的承诺。新的一年为何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调控"措施?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权威部门及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10,(20):17-18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精神,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分别出台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措施主要有:一是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地发布"国五条"实施细则满一个月,全国楼市量跌滞涨效果已经显现。然而,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并不愿轻易就范,玩起了表面降价实际变相涨价的"数字游戏"。对此,专家认为,在调控的同时,也应该在土地、财税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17.
让几年来一路飙升的商品房价格向真实价值回归.是中国“无房族”的迫切愿望,中央政府从实现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出发.继2005年颁发调控房地产业的“国八条”之后.2006年再次出台“国六条”及其十五条实施细则.目前来看,少数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有限下降.在更多人期盼房价理性回归的同时.也有人担心房价大跌甚至崩盘,从而让有房产者、房地产企业以及整个经济体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房价,这个让我们很多人投去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陈俊 《理论建设》2010,(4):65-67
由于我国房地产泡沫凸显,被赋予打击炒房、平抑房价功能的物业税,在中央政府提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之时,又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能否开征物业税以及如何开征物业税成为热点话题。从物业税内涵和特点、物业税立法障碍以及物业税立法对策等方面,对我国开征物业税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从法律视角进一步廓清人们对于物业税及其征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现象,一些无房或希望改善住房条件的居民,开始望房兴叹。学习了《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中"怎样解决住房问题"章节后,增强了实现安居的信心。在书中我们看到,面对一路攀升的房价,党和政府及时"出拳",从2010年1月7日"国十一条"出台,到2011年1月26日"新国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一提起房价,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太高了。房价的上涨牵动着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的神经,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房价问题,早已越出单纯的经济范畴而成为一个兼具社会政治属性的全局性问题。2006年,中央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但这些措施并没有抑制房价的上涨态势。在北京、深圳等地甚至出现了越调控涨速越快的情况。2007年初,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上任伊始便向房价开战,把住房作为上海当下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青岛市针对房地产方面出现的问题,推出“房产新政”抑制房价上涨;广州市市长也高调“较劲”房价,政府推出了七大措施来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然而这一系列的举措,并没有阻挡房价的持续升温。据国家发改委报告分析,2007年一季度,房价继续保持较高的上涨幅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一季度房价平均涨幅为6%,而中心城市则保持更高速度,其中深圳同比上涨10.7%、长沙同比上涨10.1%、北京同比上涨9.9%、广州同比上涨8.6%。而一度被认为调控已经见效的上海市场,也在3月份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有人担心上海楼市有可能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面对着居高不下的房价,人们陷入了困惑:房价缘何如此之高?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房价在强大的宏观调控压力下坚挺依然?究竟有什么良方,能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夙愿变成现实?又有谁能来破解房价的迷局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