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1997年1月,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后,开始着手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同年7月16日,安南向第51届联合国大会就联合国改革问题提出全面报告。安南的改革方案主要概括为:精简联合国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削减财政支出,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等。从那时起,联合国改革问题就一直是联合国大会的热门话题。在不久前召开的第59届联大上,这个问题又一次被摆上了桌面。  相似文献   

2.
1994年,联合国大会在改革的浪潮中决议,成立联合国内部监察司,负责调查浪费、欺诈、滥用权力、管理不善等问题,进而改善联合国项目的实施管理。监察司由助理秘书长科尔·帕齐克领导,下设有审计和管理顾问处、中央评估处、中央监察处和调查处。几年过去了,监察司...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23日,巴勒斯坦向联合国提交申请,寻求成为联合国第194个会员国。根据联合国宪章,任何国家欲成为正式会员国,必须先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申请,再由秘书长转交安理会,而后由安理会向联合国大会推荐,最后通过联大表决。只有获得现有全部会员国2/3以上的支持,才能真正成为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国现有193个会员国,申请国至少需要获得129张赞成票。现在,全球已经有131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国家已达到125个,待投票时预计会达到150个。  相似文献   

4.
夏明星 《世纪风采》2009,(10):34-36
联合国秘书长,是世界上最大国际组织的行政首长,常被看作是“世界的总管”。作为联合国的代表,秘书长由安理会推荐、联合国大会任命,其主要职能是:在大会、安理会和托管理事会的会议中,以秘书长资格行使职权,向大会提交关于联合国工作的年度报告和必要的补充报告,有权把其认为有可能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事件提请安理会注意。此外,还可根据大会和安理会授权负责有关决议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胡杉 《新湘评论》2005,(9):29-31
联合国改革问题是当前各国都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而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又是联合国改革诸多议题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一项内容。所以,急于“入常”的“四国联盟”(日本、德国、巴西、印度)同持反对立场的“团结谋共识”阵营(由意大利、韩国和巴基斯坦等国组成)就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展开了激烈较量。联合国应不应该改革,应该如何改革?这是联合国每个成员国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兵 《党史纵横》2008,(7):37-40
1971年1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美国和日本提出的恢复中国代表权必须由联大三分之二多数赞成的“重要问题”提案,接着表决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大会去年12月17日批准来自加纳的科菲·安南为该国际组织第七任秘书长,从今年元月1日起,任期5年。从而给联合国成员国特别是西方大国和非洲国家围绕秘书长人选问题展开的紧张激烈斗争画上一个句号,也使由非洲人连续担任两任秘书长的愿望得以实现。 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后,安南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并不断对通讯社和报纸记者发表谈话,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极力阻止中共代表出席联合国大会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为巩固战争胜利成果,1944年9月21日至10月7日,苏、英、美三国和中、英、美三国先后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四国详细讨论拟定了组织联合国的建议案.随后,中、苏、美、英四国于1945年3月15日分别发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布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大会,邀请曾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的国家和1945年2月1日前向敌宣战的国家派代表出席联合国首届大会,共同制定《联合国宪章》.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改革问题是当前各国都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而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又是联合国改革诸多议题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一项内容。所以,急于“入常”的“四国联盟”(日本、德国、巴西、印度)同持反对立场的“团结谋共识”阵营(由意大利、韩国和巴基斯坦等国组成)就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展开了激烈较量。联合国应不应该改革,应该如何改革?这是联合国每个成员国必须面对的问题。联合国的历史和现状联合国已经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在对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于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  相似文献   

10.
在出席首届联大代表的组成问题上,蒋介石一开始就排挤中共人选1944年至1945年春,欧洲反法西斯战争以希特勒的灭亡而告结束。德国法西斯的崩溃,使日本法西斯陷入孤立绝境,中国解放区军民转入反攻。这时,由中、苏、美、英四国发起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和参加国参加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围绕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怎么组成问题,以中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势力和以国民党为首的反民主势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1945年初,全国各界政治力量对出席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组成之事都很关注,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明确表态,没有…  相似文献   

11.
晓司 《支部生活》2004,(3):37-37
2000年11月15日,在第55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项《公约》于2003年9月29日生效。2000年12月12日,中国政府签署了这一公约。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自创建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和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联合国自身效率低下和腐败问题也日益凸现,这对联合国的现存体制和权威提出了严峻挑战。改革联合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那么,联合国如何改革?联合国改革又将走向何方?改革的重点:安理会还是发展?什么是联合国改革的重点?安理会、发展,人权与安全孰重孰轻?对此成员国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少数国家把对联合国改革的关注几乎都集中到安理会的权力分配上;一些发达国家把安全作为最重要的问题,强调改革应以如何…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21日,在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4个国家的领导人在纽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四国将在今后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中,相互支持竞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它标志着一场以主要大国竞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重点,以联合国改革发展中的本国利益维护与扩大为核心的“大国博弈”进入新阶段。一、世纪发展中的联合国安全机制自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机制改革一直是联大会议讨论的核心内容。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战胜国的利益建立起来的。冷战时期,联合国受着东西方两个超级大国的政治影响,长期难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光政 《新湘评论》2010,(18):13-13
早在2003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腐败与恐怖主义、气候变暖、金融危机等一样,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全球性威胁"。腐败缘自贪欲,其本质是为了满足贪欲而公权私用。反腐败,就是要让公权的运用放到阳光下面,实行权力运行透明化。本刊特推出一些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最新动态,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5.
吴建民 《学习导报》2011,(24):54-57
2011年10月25日是中国重返联合国40周年的日子。40年前的那一天,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7,(9)
正组团赴联大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美国和日本提出的恢复中国代表权必须由联大三分之二多数赞成的"重要问题"提案。接着,会议表决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相似文献   

17.
1945年3月15日,中、苏、英、美四国联合发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布决定在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关于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问题,国民党政府曾想一手包办、垄断中国代表团。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认为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应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和民盟,否则,不能代表中国。经过多次交涉和争取,3月26日,国民党当局公布代表团名单,同意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参加联合国大会。4月1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决定,董必武率随员章汉夫、陈家康参加联合国大会。1945年3月29日,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蒋中正、代理院长宋子文联名签署特派状(派字第十八号),委派董必武为“中华民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此特派状,纵41.3厘米,横50.7厘米,纸质,石印,毛笔写。盖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信封有残缺(如上图)。这件珍贵的文献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改革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政治舞台上的一个热点问题。自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联合国改革方案以来,围绕安理会扩容的争论一直不断,在联合国改革方面存在种种误区。6月7日,我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对我国在发展问题、安全问题、法治、人权与民主以及加强联合国等方面的立场进行了全面阐述。文件强调,联合国改革应该遵循以下六项原则:———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率,以及应对新威胁和挑战的能力。———改革应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特别是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联合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目的是通过国际合作,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然而,冷战时期,由于美苏敌对阵营的针锋相对,联合国议事厅充满了西方世界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抗.那时正值蒋介石集团以“中国代表”自居,在其占据联合国席位期间,有六宗涉华问题被写入了联合国决议,其中涉及朝鲜战争的决议由安理会通过,此事关乎中国国家利益;其余五项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它们或与国共内战相关联,或与蒋介石集团诋毁新中国相关.这些决议绝大多数反映的是美蒋反共势力的意愿,带有鲜明的冷战印记.  相似文献   

20.
四、中美建交对台湾的影响 1969年10月,尼克松在联大公开表示愿与中共谈判。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驱逐台湾政府,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力。1972年2月27日,中美公布尼克松访华的《联合公报》。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它标志着一个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