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 0年 5月 ,毛泽东作了著名的寻乌调查 ,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光辉著作。在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 70周年之际 ,重温毛泽东寻乌调查的历史及其著作 ,无疑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这对于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推动“三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毛泽东寻乌调查是我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我们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形成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一贯十分重视调查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3 0年的寻乌调查是毛泽东一生中所做的调查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2.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这句至理名言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发出熠熠光辉。毛泽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所作的一系列农村调查与其他著作一样极具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寻乌调查》是其中一篇代表作,是反对本本主义的实践篇。从《寻乌调查》一文中我们可以学到从调查前到调查过程,再到调查的整理三个阶段的调查艺术。学到融注其中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从而激发调查研究的自觉性,提高调查研究艺术。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 1 93 0年 ,毛泽东在江西省寻乌县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农村调查 ,写下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 (即《调查工作》)两篇光辉著作。在反对《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 ,提出了“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和“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重要思想 ,成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雏形。为纪念毛泽东诞辰 1 1 0周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寻乌县委、寻乌县人民政府 ,将于 1 1月上旬在赣州市寻乌县联合召开“《寻乌调查》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纪念毛泽东诞辰 1 1 …  相似文献   

4.
正1930年,毛泽东在位于江西省东南端的寻乌做了一次"最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并写下《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论断。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这篇文章列举了形式主义、官僚主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提起调查研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的那段历史和他的两部光辉著作《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在浩瀚的调查研究文献中,这是经典而又通俗的范本,对于解决土地革命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  相似文献   

6.
汤建军 《湘潮》2023,(10):4-7
<正>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从1928年到1935年,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我们的经济政策》《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其间还有《寻乌调查》《兴国调查》《才溪乡调查》这三篇没有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调查报告。这些光辉著作不仅是毛泽东在“四落四起”时调研思考的理论成果,更是他人生遭遇挫折时党性修炼与心路历程的生动写照。毛泽东这八年的苦难辉煌经历,为其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政治基础。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和基本工作方法,是做好人大工作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早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就在赣南地区作了大量调查,写下《寻乌调查》《长冈乡调查》《反对本本主义》等光辉著作,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总结传承发扬寻乌调查和长冈乡调查等历史经验,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弘扬调查研究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开拓者。他于1930年5月在江西寻乌展开了为期十天的大规模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回顾总结毛泽东寻乌调查中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与理论智慧,对于当前改进调查研究作风、提升调查研究效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寻乌调查是1930年5月毛泽东在江西寻乌针对当地的政治、商业、土地斗争等问题进行的一次重要的大规模社会调查,为后来党中央作出系列决策部署提供了现实依据。如今再看寻乌调查,总结“寻乌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开展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毛泽东开展寻乌调查的原因1930年5月,朱毛红军在澄江击溃反动武装力量后顺利进驻寻乌。在古柏的陪同下,毛泽东详细考察了寻乌县的各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方法和优良作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走访后,写下了一篇长达8万余字的《寻乌调查》,成为我们党调查研究工作的光辉典范。调查研究,是一个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好办法,是一条倾听民声、汇聚  相似文献   

11.
1930年5月间,毛泽东在江西寻乌作调查时撰写的《调查工作》一文,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发现的.1964年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一书时,将其收录其中,首次公开发表,并改题目为《反对本本主义》,且在注释中作出了详细说明:"《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名著,曾一度散失.六十年代初才重新得到,后经毛泽东同志亲自审定,并在《毛泽东著作选读》一书中第一次公开发表."1991年2月,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在第一卷中唯一增补的一篇著作就是《反对本本主义》,又备注说明:"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相似文献   

12.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1930年5月.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调查后,起草了《调查工作》一文。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等观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同年6月上旬,毛泽东带着初稿来到上杭,交由闽西特委翻印出版。可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调查工作》小册子意外散失。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寻乌调查》是注重实践高于理论的历史性代表作之一。毛泽东在中央苏区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在全党倡导和推行。调查研究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法宝;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前提;是改进党风的基本环节,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党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借鉴吸收《寻乌调查》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等经典文本是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超人胆略和勇气,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等错误思潮和错误实践进行坚决抵制与斗争,并在实事求是地进行大量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光辉著作。这些文本所阐发的问题意识导向、实践基础导向以及群众路线导向,是毛泽东开展社会调查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关键时期,系统梳理与总结这些经典文本中所蕴含的社会调查方法,无论是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体系还是对于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都无疑具有重大的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依靠调查研究。毛泽东堪称调查研究的典范。在理论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等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文本思想理论深远、价值非凡;在实践上,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兴国调查、寻乌调查等对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给当代共产党人进行新的伟大实践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一边指挥部队作战,一边深入乡村作了大量的调查,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和《才溪乡调查》。这里讲述的是毛泽东作《兴国调查》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87年前,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兴国调查会,并根据调查材料整理写成《兴国调查》这篇光辉著作,为全党理论联系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树立了光辉典范。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当年召开的兴国调查会,深感它对当下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具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导语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他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赣南、闽西地区创建中国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红色政权,并于1930年5月在寻乌完成了他著名的《寻乌调查》以及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著名论断。几年前,我们在"申苏"时发现一份原红21纵队排长、寻乌县长陈必达的访问笔录,笔录说到毛泽东进入寻  相似文献   

19.
1930年5月,毛泽东为反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倾向,在江西寻乌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写了这篇《调查工作》。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首次提出“不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断,形成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思想的雏形。这篇文章,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30年8月21日,中共闽西特委将这篇文章翻印成册,发给苏区军民学习。由于革命环境,该文后来散失。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持编辑《毛泽东选集》时,这篇文献未能收入。 195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在福建龙岩征集到这本小册子。毛泽东得到该文后,十分欣喜…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I0001-I0008
1933年11月,为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乡进行了10多天的社会调查.写下了光辉著作《才溪乡调查》,总结中央苏区模范才溪乡在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经验,高度赞扬才溪苏区干部好作风,为创建巩固的、先进的革命根据地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体现了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和注重根据地建设等思想和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