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蒋子龙 《学习导报》2012,(17):47-47
现代人有“两拼”:少数有钱有势的“拼爹”,其余的大部分人都在拼孩子,其名为:“不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带着孩子到处花高价~b〉-J的“分数爹妈”,有奉行“棍棒政策,军事化管理”的“中国狼爸”,有督促孩子学习力不从心,无奈之下报警求助公安局的“窝囊爹娘”……“起跑”得可谓费尽心机、无奇不有。  相似文献   

2.
钱国宏 《党课》2012,(12):85-86
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然而在瑞典.做法却正相反:人前不教子!瑞典人对孩子十分尊重。在瑞典人眼中,孩子从降生那天起,就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去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2,(6):46-47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穿梭在“两会”上,他们起早摸黑,围追堵截寻找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他们拼脑力,更拼体力,目的只有一个:把最新的消息、最精美的图像尽快传播出去。他们,就是报道“两会”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提到“富二代”,大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到“飞扬跋扈”。他们含着金汤匙出生,衣亲伸手.饭来张口。也正是如此.造就了他们认为“金钱可以搞定一切”的错误价值观。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孩子酿成的大祸,父母必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兴许在孩子有错误苗头时就没有及时遏止.才有兮天以李天一为代表的无数个“坑爹”二代。  相似文献   

5.
声音     
《廉政瞭望》2012,(10):4-1
中国人一般只拼“爹”而不怎么拼“爷”,因为许多达官新贵、名媛淑女不过是农民的孙儿孙女。——语出作家梁晓声  相似文献   

6.
1.让孩子珍藏梦想。巴金说,一个人应该有幻想,幻想不但鼓舞人上进,还可以安慰人的心灵。马克思的小女儿艾琳娜一天问父亲:“我想做一位船长,我是否能扮成一个男孩儿,偷偷地逃去租一艘军舰?”马克思悄声地对她说:“这自然是可以的,不过在计划未实现之前,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他没有批评女儿的想法不切实际,而是认真地赞同并保护了孩子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迟开的花蕾     
人们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园丁,那我们就应该像母亲那样悉心地爱护孩子,像园丁那样精心培育幼苗。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便能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正如一位师者在其文章中写道:“真情兮,煦煦春风胜母爱;师魂兮,浩荡日月齐放彩。”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24):75-78
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很多人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在不知不觉中就“溺爱”了孩子。“溺”,即“淹没”的意思,如果父母的爱横溢泛滥起来,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以下十种溺爱,你有没有?  相似文献   

9.
快乐大叔 《党课》2008,(5):96-98
现在早熟的孩子不少,君不见有那才五六岁的娃娃就给《西游记》写续了。还有一种人,属于“大孩子”之列,却是“不想长大”的一类人。“不想长大”者有的是真的长不大,有的则是在装可爱,因为“可爱”往往可以带来许多好处。这和快乐大叔小时候正相反,那时候所有的孩子都盼着早一天长大成人,好早一天为祖国建设“四化”。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这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发愁的一个问题。孩子们通常不是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也不缺乏来自师长的说教.可是许多孩子宁愿无所事事地闲呆着,也不愿学习。更不用说那些逃避学习,却把热情和光阴消耗在电视机、游戏机面前的“动漫族”:那些无心向学.却痴心收集演艺明星生活百科的“追星族”。有多少人曾经感叹: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9):110-111
【电话记录】我是《党课》的忠实读者,“三T公司”是我每期必读的栏目。今有一事相求,请帮忙:我的孩子刚满周岁,长得也很可爱,就是有一点让人担心,最近发现孩子似有口臭,每次怀抱孩子和他亲吻的时候,就会闻到一种不正常的味道。请问,小小孩子为啥会口臭,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相似文献   

12.
让孩子“多看电视还是多看书”?家长肯定作答:多看书!而笔者认为答案的本质并不在于简单的“多”与“少”:有家长求助老师,问:“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喜爱读书?”还有的问:“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能自愿自觉地少看电视,而让爱看书成为习惯,成为自然?”“阅读,怎样才能由梦想走进‘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13.
中外博览     
孔圣人论“五不祥”鲁哀公问孔子:“我听说东益坟地很不吉祥,你认为真有这回事吗?”孔子回答说:“人世间有五种不吉祥的事,但东益坟地不包括在内。经常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这是自身的不祥之兆;只爱孩子而遗弃老人,这是家庭中的不祥之兆:不举贤才而任用奸臣,这是国家的不祥之兆;长辈不教育孩子,孩子们不喜欢学习,这是社会民俗的不祥之兆;有道德有才能的人隐居起来,这是天下不祥之兆。所以说人世间有五种不吉利的事情,但东益的坟地不包括在内”。痛苦定律:死无疑是痛苦的,然而还有比死更痛苦的东西.那就是等死。快乐定律:遇…  相似文献   

14.
楚清 《党建文汇》2002,(8):24-24
北京有个“宏志班”,“宏志班”的孩子爱流泪,是因为他们穷吗?不!是因为他们感受的东西比别人更多。有句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宏志班”的每一个孩子都在自强不息,都在奋发向上。“宏志班”的孩子100%都考上了大学,85%以上进入重点大学。“宏志班”的孩子走向了清华、北大和国外……这是为什么?本版选编的文章的作者都是“宏志班”的学生,读着这些特困家庭孩子们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相信读者会找到相应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读报看到这样一件新鲜事:20多条训练有素的小狗在捷克摩托尔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诊所里跑前跑后,担负起了“诊疗”任务,其服务对象是那些残疾或得病的孩子。尽管小狗不能真正给人看病,但这些机灵和善的“小狗医生”,能给病痛中的孩子带来乐趣与愉悦,使孩子们的情绪得到放松,治病的效果于是大有改观。  相似文献   

16.
乔粱 《奋斗》2008,(8):17-18
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在美国的小学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怎么看人类文化”。让一个小学生完成这样一个宽泛深邃的题目似乎不着边际。然而,这个孩子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反反复复的折腾之后,煞有介事的告诉他的父亲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文化,书上定义为“是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相似文献   

17.
朱莹  朱青  王悦  东方  邢荣 《学习导报》2011,(24):50-51
古今中外,父亲与子女的关系,不仅是血脉相承,更蕴含精神的延续。在当下中国,有一个词却让父爱蒙尘——“拼爹”。求学阶段,“背景”较好的孩子往往享有贫困子弟所没有的优势:进入职场后,有“关系”的孩子面前的道路也更为平坦。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19):109-111
【求助记录】孩子刚送幼儿园,家长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得饱吗,会不会想家,会不会受小朋友欺负,有没有挨老师批评……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三T公司”特约儿童教育专家提出以下“五要”“五忌”,供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说“眼色”     
人长一双眼睛,是看人瞧事的。这“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个黑葡萄”的咱国人的眼睛是很会看“眼色”行事的。小孩子家为讨得大人喜欢,总是看大人“眼色”行事,大人们总是夸:“我家这孩子真讨人喜欢,真有眼色。”  相似文献   

20.
文颖 《廉政瞭望》2011,(3):50-50
钱文忠教授曾说:“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