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亚研究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解体前,国外学术界对中亚地区的研究多集中于历史学、人类学、东方学和突厥学等范畴内;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进入世界政治舞台,开始引起国外学者尤其是国际政治学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推出  相似文献   

2.
根据权利分配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建构主义等合作理论,苏联解体后的中亚国家整合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各国的政治体制、相互间松散的经济联系和诸多矛盾令整合尚难实现,相关的地区外大国在该地区的博弈更恶化了整合环境。因此,中亚地区整合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中亚的军事安全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后,美国借助参与哈萨克斯坦无核化进程之机堂而皇之地开启了介入中亚军事安全的大门,并利用阿富汗反恐战争,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确立了在中亚地区的强大军事存在.美国通过大国间反恐合作在中亚获得的超乎寻常的优势地位已经派生成为与中俄两国在中亚竞争的潜在砝码.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美国乘中亚的“权力真空”之际,开始染指中亚地区。阿富汗战争后中亚地区的国际战略地位突现,美国实现在中亚地区驻军的目标,美俄战略利益格局发生变化;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加大;北约东扩,中亚地区国家成为北约和平伙伴,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更大。尽管中亚地区存在大国的竞争,出现各种国际力量与组织并存的局面,但是在反恐问题上,各国只有合作与协商,才能取得共赢,才能促进中亚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立凡 《西伯利亚研究》2004,31(2):19-23,33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原加盟共和国的纷纷独立,中亚在全球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中、俄、美三国与中亚均有利益关系,三国对中亚所持的政治态度及其地缘政治战略各有特点.在"9·11"事件后大三角关系在中亚的演变,使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具有显赫地位及影响力.在一定时期内,三国将在中亚地区以反恐合作为契机,以合作为动力,共创"三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平衡被打破,中亚地区①的战略地位逐步提升,各大国对中亚地区的战略投入不断加大,围绕中亚能源的竞争渐趋激烈.中亚地区为什么大国云集②?这一问题引起我国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相关论著中,对美、俄、中与中亚的关系研究成果颇丰,而对"欧盟中亚战略"研究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7.
一"当代中亚学"的定位与一般情况 当代中亚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基本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后起步的.由于中亚地区对世界格局和中国都日益重要,因此受到重视,学科建设进展较快.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急剧改变了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1991年的阿拉木图宣言,一方面结束了苏联的存在,一方面也给中亚旧地缘政治的历史发展阶段划上了句号.自此,中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亚各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区地缘政治关系转变的长期影响.但是,继承原苏联保持同阿富汗冲突地带的隔离政策仍将是中亚各国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亚曾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拥有着辉煌的历史。21世纪初的中亚以其悠久的历史,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资源,对外开放的姿态,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再度成为世界瞩目的区域。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逐渐增强,为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经济一体化目标为中国与中亚国家深化经济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中亚位于欧亚大陆的结合部,分布着在苏联解体基础上而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中亚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中亚里海沿岸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拥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哈有“中亚聚宝盆”之称,其陆地  相似文献   

10.
中亚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储量丰富的能源在苏联解体后成为大国争夺的对象。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和利益的需要,大力加强对中亚地区的渗透,与竭力维持传统影响的俄罗斯迎头相撞。地缘战略、能源战略是美俄两国在中亚争夺的目的所在。恐怖主义给美国提供了进入中亚地区的良机,美俄在中亚展开了更为激烈和隐蔽的争夺。  相似文献   

11.
中亚五国地处亚欧大陆结合部,矿产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冷战后,美国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逐步加强与中亚五国的军事交流,对其进行军事渗透;俄罗斯为维护传统势力范围、巩固南部安全屏障,也大力推进与中亚五国的军事一体化进程,加强对五国的军事控制。近年来,双方在中亚地区的军事争夺进一步升温。一、美国加紧对中亚的军事渗透苏联解体后,为抢占中亚的能源资源、遏制俄罗斯和伊朗在中亚的影响,美国加强了与中亚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近年来,美国开始实施新中亚战略,加大对中亚的军事渗透,企图把中亚纳入其势力范围。(一)…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安全问题一直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中亚地区在国际社会和相关大国的协助下实现了无核化,并与中国、俄罗斯等国成功解决边境地区军事安全问题。当以军事威胁为主的传统安全问题大大缓解后,中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就突出地呈现在各国政府面前。中亚地缘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非传统安全因素生成的跨国性和地区性,仅凭个别国家能力很难有效治理。而中亚各民族国家曲折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错综复杂的关系,制约着地区各国建立起有效的地区治理机制,致使中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发酵、升温。这一趋势如仍不能引起中亚各国和国际社会予以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势必成为威胁地区安全的重要隐患。独立25年来,中亚各国高度警惕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渗透和蔓延的危险,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打击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等联合行动,"典型意义"上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得到有效治理。但存在于各国高度关注之外的民族关系、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等"非典型意义"上的非传统安全因素仍然不断积累,并正在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解析日本的中亚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中亚外交始于苏联解体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其中亚战略已基本成型,中亚外交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日本中亚外交取得一定成效,但局限性明显.在可预见的将来,日本仍难以成为中亚外交舞台的主角.  相似文献   

14.
中亚高加索成为大国争夺焦点冯玉军马香云一苏联解体后,里海周围的中亚高加索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各种国际势力都想插手该地区事务。特别是近来,随着里海地区油气资源开发浪潮的不断升温和俄美在北约东扩问题上斗争的暂告平息,美国、俄罗斯等世界大国和土耳其、伊...  相似文献   

15.
由于独特的地缘政治位置,中亚自古就是国际力量激烈争夺的地区。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给了中亚各国独立的机会,却也把其抛入未知的领地。目前在中亚,以美、俄竞争为主导,共有三个层次的竞争力量。各方力量的角逐以及其他相关的一些因素决定了中亚战略格局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中亚国家独立之初,各国领导人表达了借助原苏联时期的联系实现更高程度一体化的愿望;各国相似的历史经历以及在经济与安全领域的诸多联系,也为推进地区一体化提供了良好条件。然而,由于苏联解体给中亚国家造成冲击、各国在国家层面致力于国家建构、相互之间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以及俄美在地区层面博弈等因素影响,中亚国家在推进地区一体化方面尚未取得根本突破。中亚各国可通过转变对地区一体化问题立场,在对外经济政策和改善与其他国家关系等方面做出努力,为推动地区合作取得更大进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中亚和外高加索战略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联解体以后,中亚和外高加索因其重要的地缘战略、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价值受到美国的青睐。为全面控制这一战略要地,十几年来,美国势力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对该地区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渗透,而随着美国国内外,特别是以中亚和外高加索为圆心的地缘政治空间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美国的中亚和外高加索战略先后经历了3次较为明显的调整,每一次调整都加重一些地缘政治的分量。目前,一个在美国主导下的地缘政治多元化的局面正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出现,但美俄在中亚的军事对峙、在外高加索的激烈争夺将不可避免地恶化地区的安全环境,和平与稳定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陆上直接与中国接壤的地区之一,也是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和多种文化的汇集点。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中亚五国自苏联解体获得独立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国和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重点区域。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到了中亚地区国家的积极响应。6年来,中亚地区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成果最多、进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这些国家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同样也面临各种复杂的局面和挑战。本文通过梳理该倡议在中亚地区国家取得的成绩,分析归纳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面临着国家政治稳定性、军事安全性、国内经济民生和社会问题、国家间利益冲突、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和干扰等五方面挑战。面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我们在中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应当兼顾各方利益,共同构建中国-中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伊斯兰运动的复兴,促使原苏联地区特别是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的伊斯兰势力迅猛发展,并同时催生伊斯兰极端势力。苏联解体后,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一些觊觎国家政权和图谋实现民族独立的宗教极端势力,以"圣战"的名义向世俗政权发难并进行民族分裂活动,致使中亚各国的安全和俄联邦的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中亚和北高加索均属原苏联管辖的领土,这两个地区宗教极端势力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军事力量进入中亚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中亚地区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政治地缘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大国关系变化、战略力量格局重组乃至能源供需关系调整等重大因素的消长,都会对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和政局走向产生深刻的影响."9·11"事件之后,美国在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并借打击恐怖主义的名义,向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派遣军队.尽管美国一再表示,它对中亚地区并无军事上的兴趣,并承诺反恐怖主义军事行动结束后一定撤离,但目前美国军事力量进入中亚地区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待进一步观察的只是存在的方式和规模的问题.这一事实本身已对中亚地区原有的战略平衡构成了几近于直接的冲击,使苏联解体以来形成的地区大国影响格局被打破,并将对中亚各国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产生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