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信用关系与企业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颖  胡洁 《理论导刊》2005,(6):12-1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由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体系不健全、信用制度不完善、法规体系不完备等原因导致目前社会普遍信用不足,而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道德、制度、法制建设,强化契约理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信用约束机制、信用保证机制,加强信用管理,改善信用环境,从而形成一个广泛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试论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元庆 《理论导刊》2002,(10):11-13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还是信用经济、道德经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信用状况,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与道德建设的障碍。构筑我国市场经济的信用机制势在必行。具体途径有:健全政府诚信机制,推动全社会诚信道德建设;建立企业信用机制,铸造企业信誉形象;创建个人信用机制,打造社会诚信基础;完善信用法制,加强诚信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 ,还是信用经济、道德经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信用状况令人堪忧 ,己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与道德建设的障碍。构筑我国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势在必行。具体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健全政府诚信机制 ,推动全社会诚信道德建设 ;建立企业诚信机制 ,铸造企业信誉形象 ;创建个人信用机制 ,打造社会诚信基础 ;发展民间信用中介机制 ,构造社会信用服务网络 ;完善信用法制 ,加强诚信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4.
经济关系的契约化 ,维系着市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履行这些契约 ,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 ,还要尽快培养人们的现代信用意识和道德理念 ,从而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得以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的信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辉 《理论导刊》2004,(6):61-62
经济全球化时代,要求每个市场主体都必须按照统一的市场规则进行活动,信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扩大交往、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确立了市场经济框架,但信用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建立起适用于经济全球化的信用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失缺已经严重损害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关键在于制度建设。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道德、政府信用、失信惩罚、社会征信机制、企业信用管理。  相似文献   

7.
杨静墅 《求知》2004,(6):29-30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就是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就是要健全国家对信用市场的监管和惩戒机制。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这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做出了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市场经济秩序问题主要表现在 :市场主体秩序混乱、竞争交易秩序混乱、法制秩序混乱和道德秩序混乱。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 ,主要是发展模式的双重转轨并行和法制道德的失序造成的。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要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加强法制和信用体系的建设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评价体系和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我国目前的信用问题却非常严峻,企业、个人、社会中介组织和政府都存在着信用问题。究其原因,与传统"自然道德"的衰微与不足有关,也与转轨期政治经济体制不完善与法制不健全有关。因此,要构建新的社会信用制度,必须从道德机制、制度机制和法律机制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市场信用犯罪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侵害了市场信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本类罪的共同客体为市场信用;客观上具有侵害受刑法保护的市场信用这一行为;主体为市场经济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上为故意,大多具有牟利性。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市场信用犯罪分为不同类型的犯罪。  相似文献   

11.
(一)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市场为基础实现资源配置。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般特征。一般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加以考察。首先,从市场经济的表层特征看,同资源配置的计划协调即计划经济相比,具有六个特点。一是资源配置股份化。股份制成为企业资产的基本组织形式。二是资本运动信用化。这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形式的特殊运动。其主要形式为借贷资本。此外,还有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公司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以及典当等形式。三是多类市场体系化。其中包括资本市场、土地市场、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00,(4):42-43
邱力生撰文指出,信用不足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活动频率、交往深度,使商品交换减少或者延缓交易,从而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信用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说说诚信     
近来,诚信一词在大众传媒使用率极高,诚信问题也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一个热点话题。这种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信用经济。市场规则的确立和有效运行,既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也离不开有效的道德约束和支撑。  相似文献   

14.
信用和诚信两个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有些讲诚信的文章不加区分,把它们看作等同的道德概念,有些不妥.对这两个概念应该加以讨论,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建设和诚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论政府信用建设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与支柱 ,是政府职能顺利实现的保障 ,它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政府信用也是党和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为此 ,要强化政府信用道德建设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 ,为政府信用提供体制保障 ,政府管理手段要着重依靠法律 ,改进行政执法作风 ,规范行政执法 ,严惩行政腐败 ,建设廉洁政府 ,加快建立政府信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守信,信用不仅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问题,也是社会法律规范问题,法律上的信用是指社会公众对商事主体所具有的债务偿付能力和偿还债务意愿的评价和信赖.是经济信用和道德信用的统一.信用在法律属性上既有财产权的特征又有人格权的特征.是二者统一的一种复合权利.必须建立一个符合逻辑规律、协调统一的信用法律制度体系,才能培育良性循环的信用机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和维护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秩序,惩罚不诚信的违规行为,加大对经济关系的法律保护,是我们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商业信用问题倍受关注,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转型时期中国缺乏商业信用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存在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中去探寻。规范政府行为,整治经济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完善道德引导机制,是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信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诚信"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学界在伦理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领域对"诚信"都作过各自的深入研讨,但在公共伦理视阈内对诚信作综合研究尚有不足,而这又正是"诚信上海"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公共伦理视阈内,诚信可以拆分为"诚实+信用",因而它既是道德范畴,又是经济范畴。依"诚实的信用"来理解,我们可侧重其经济意义。在这一理解下,公共伦理视阈中的诚信问题可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之中。而就道德范畴而言,信用主要是建立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信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以社会信任为基础的新型契约经济。它是一切建立在主体之间合意基础上的契约关系。契约的背后是法律。有了法律制度为保障,契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就得到了保护,,它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信任体系和制度保障,尽量达到市场经济参与者信息对称的目的,使市场参与者的主体地位更加平等、交易更加公正、竞争结果更加公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  相似文献   

20.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又是我国加入WTO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但是单凭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出现市场秩序混乱的各种问题,所以治理混乱的市场经济秩序需要从法制建设、重建信用和道德、利益分配和政府自身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加强政府管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