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斌 《今日山西》2004,(1):25-27
他(她)们如是说———马利亚著名摄影策展人,大展惟一女性策展人。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成功策展了“女人·摄影·女人———中国五位女摄影家摄影展”,2003年又策展了“她们眼中的世界———云贵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摄影展”一些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女人,一些还是文盲的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一些自我的价值体现还是多担几桶水和多生几个孩子的女人。偶然的一次机会,一些摄影者和社会学者的社会实验使她们接触到摄影。马利亚在平遥给了世界一个答案:摄影改变的不仅仅是增加一种技能。马利亚说:“她们从来没有到过离寨子50里以外的地方,到平遥,…  相似文献   

2.
一西安正泰公司漂亮的会计陈清芬那年35岁。到了这个年龄的女人总是有些经历的。大专毕业后,陈清芬在西安的一家国有企业干了不久,就随着南下大潮到了深圳,在一些公司里搞过公关,干过财会。因为要照顾家庭,说普通话、挺贤妻良母的陈清芬最终还是回到西安,在很高的写字楼里做会计。可是,陈清芬这个会计可不是普通的会计,她也是她所在的西安正泰公司的董事之一。公司的事儿,陈清芬就要格外操些心,于是,在一次饭局上,她就对一个眉心有颗红痣的生意人有了印象。此人名叫程华,递来的名片是“陕西万利工贸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这个体态微胖、慈…  相似文献   

3.
我要上学     
妈妈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她上学 今年17岁的邱梦娜,是山东省阳信县温店镇中学九年级二班学生.17岁是梦一样的年龄,她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们天真、活泼、爱幻想、好运动,她们有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们是女王,是公主,在这个世界里,王子正骑着白马向她们一步步走来.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邱梦娜也有,但为了这个世界,她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相似文献   

4.
蒋秋 《今日广西》2007,(20):6-10
众所周知,孕妇是“人中人”,在她的体内孕育着另一个新的生命。她们在生育的过程中,常会面临生命危险。你可曾想到,当城里的产妇正在产房里受到全方位的呵护,享受“国宝级”的待遇,安心地感受当母亲的幸福时,在一些大石山区,仍有一些孕妇因贫困,在孕育生命的时刻,无奈地倒在了血泊中;当城里的一些有钱女人,动辄花上数十万元做人造美女时,在一些大石山区,仍有一些贫困孕妇因为缺少一副价值250元的担架,走不下山来,延误了抢救生命的时机。  相似文献   

5.
环球     
《中国残疾人》2014,(4):22-23
美国USA 纽约时装周首次迎来“坐着”走秀的模特 2014秋冬纽约时装周首度迎来了一位“坐着”走秀的模特——35岁的丹尼尔。丹尼尔身穿黑色毛衣,坐着轮椅登场亮相,一袭报纸风的长裙格外引人注目。对于这次登台,这位专门设计民族服饰的设计师表示,是她决定让丹尼尔登场的。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个设计师说道:“让女人以积极的形象示人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也会给她们的工作和生活传递正能量,所有我设计的衣服,都是去迎合人们的喜好,而不是将我的设计理念强加到她们身上。”  相似文献   

6.
童话曾经是女孩心中不泯的梦想,在时光的轻移中,陪她们走过纯真和青涩。因为女人天生爱幻想,无论何时都需要在美丽的故事里,给在现实中失衡的心以温柔的呵护,所以抛开了别人的眼光,今天,都市里的女人依旧读着自己心仪的童话她们的理由是:清浅的思想其实特别美妙,质感和距离都无比的妥贴,种种味道,萦绕心间……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杨丹在韩国“洋插队”时,亲眼看到妇女吃饭不上桌子的情景,那一刻,她深为自己是中国女人而庆幸:饭桌上,中国女人总是与婆婆、老公一起比肩挥箸;看过的电影里也少不了“李双双”这样的“铁姑娘”,妇女能顶“半边天”是那个年代的骄傲。她们生活在一个力图干掉性别的年代里,虽然现在的中国女人重新露出了肚脐和香肩,但那份由来已久的“刚性”至今仍有弥散。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杨丹在韩国“洋插队”时,亲眼看到妇女吃饭不上桌子的情景,那一刻,她深为自己是中国女人而庆幸:饭桌上,中国女人总是与婆婆、老公一起比肩挥箸,看过的电影里也少不了“李双双”这样的“铁姑娘”,妇女能顶“半边天”是那个年代的骄傲。她们生活在一个力图干掉性别的年代里,虽然现在的中国女人重新露出了肚脐和香肩,但那份由来已久的“刚性”至今仍有弥散。  相似文献   

9.
楼下一位老师的女儿生了个女儿,小宝贝还不满周岁,已经看得出生得挺漂亮。每天傍晚,孩子的母亲或者姥姥都抱着她在楼前乘凉,过来过去的人看见了,不由自主地要说几句夸赞的话,还要逗逗孩子。幸福的母亲和更加幸福的姥姥满脸都是笑。 按照传统方式生活的女人,循着前辈人走过的路,自然地成长:谈恋爱、结婚、生孩子,然后将孩子抚养成人。一辈又一辈的女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如今,我们身边却出现了一些“离经叛道”的女人,她们背离了传统生活的轨道,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力。她们的目光更多地关注自己,她们要为自己而生活——她们是丁克家庭的女人。 丁克家庭的轴心从亲子关系转向夫妻关系,孩子不再是维系家庭的“纽带”,平等和自主意识成为夫妻关系的新乐章。由于没有养育子女的负担,这些家庭里的女主人多数过着自由、轻松、富裕的生活。她们有更多精力投入事业,也拥有更多闲暇时光。但是,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她们的内心深处,偶尔也会有一丝惆怅。让我们听听她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有音乐,有酒,还有很多时尚或另类的人,这是人们对酒吧的最初印象。但近些年来,一些被称之为“文化吧”的地方笋牙般冒了出来。它们各具特色,各有主题,或前卫或传统,把文化研磨在酒吧的空气里弥漫开去……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在这里看到一些普通的,和你我一样的并不另类的女人。她们来了,去了,简单惬意,轻松平和如门上轻响的铃声。 一个周末傍晚,我们来到后海的帽儿胡同,在“那里”和“过客”酒吧,结识了做杂志的洁,自由摄影师吴怡,外企的Judy和普通的工薪族李里。在这个普通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是她们工作之外另一种女人的姿态……  相似文献   

11.
她们被称为“爱情教母”,用她们对一场场恋爱的诠释和讲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人。有人说,女人写作总是在写她自己。情书、细节也总泄露出她们真实的我。  相似文献   

12.
韩松落 《中国减灾》2012,(9X):59-59
<正>玛丽·恩迪亚耶的小说《三个折不断的女人》,让我想起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电影《回归》,在那部片子里,几个女人生活在重重灾难中,飓风、大水、火灾频繁地出现在她们的生活里,和亘古以来的任何一个时代一样。男性几乎不能给她们以任何帮助和慰藉,她们只有"在苏醒后的余痛中成长",等待着"回归"。《三个折不断的女人》由三个略有关联、实则独立的故事组成,这有点类似电影《巴别塔》、《撞车》,不过,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女性。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诺拉是混血儿,父亲是从塞内加尔来到法国的黑人移民,在她还年幼时,父亲丢下她的母亲和  相似文献   

13.
女兵“周末情结”扫描向荣高(特约撰稿人)女性一旦走进绿色军营,便多了几分神秘的梦幻色彩。在这个开放而多彩的世界里,她们是滑动着舞步涌入军营的。十七八岁,一个如诗如梦的花季。当她们浑身上下披着父母、同学、朋友一夜之间赶制出来的花环,当她们第一次听到威严...  相似文献   

14.
“20岁的女性还有很多时间去做不切实际的梦想,40岁的女性则大多都认命了,矛盾的是30岁。30岁的女性得做很多决定,例如住怎样的房子、交怎样的男朋友、需要什么样的婚姻……” 由香港转飞台北的班机上,30岁出头的空姐想想满腹心事:她周旋在一个成熟的医生(有妇之夫)和一个年轻单身的录音师之间,但她却念念不忘在美国纽约的前男友。 同时,40岁出头的Lily也在那一班飞机上,她和丈夫与17岁的女儿一起出国观光回来。这班飞机上还有20岁的小洁,这是小洁第一次单独旅行,她来到台湾,想在台湾实现当歌手的梦想。于是,这3个年龄段的女人的感情物语就在这个城市开始蔓延开来。 这是影片《20 30 40》的开场,20岁的小洁,在追求梦想的途中,翅膀打湿了;30岁的想想是一只飞累的小鸟,想找一个可以憩息的枝头;40岁的Lily本有一个幸福的家,不知道怎么就触礁了,完全沉落。20,30,40,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困惑,但她们相同的是对生活、对幸福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在现实生活中,处在20,30,40岁不同年龄段的共性——为求高质量生活在所不惜,但他们的消赞理念和消赞主张,却有天壤之别。我需要什么?到底什么样的产品适合我?进入21世纪,一种注重个性化的自我消费形态开始猛长,一种空前的“全面体验”式消费正在涤荡着不同阶段的男男女女们。  相似文献   

15.
三个官儿子     
乡小学校菜园的一角种了向日葵和花生,收获的季节快到了。这个星期天,学校大门紧锁着,3个十几岁的小男孩结伴翻墙跳到校园里偷花生。 他们钻到地里,正要拔花生,忽然从花生地里站起一个陌生的中年女人,手里提了一把刚拔起来的花生。3个男孩马上断定这个女人也是来偷花生的。于是,他们赶紧将她围在中间。  相似文献   

16.
大女人与年龄无关,与体貌无关,与职业无关,唯有生命的品质是衡量她的标准。 居里夫人是大女人,林徽因是大女人,那些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女人固然都是大女人。 但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也有被人们视作"大女人"的女人。她们不一定是最艳丽的花朵,但一定有着最持久的芳香。她们的人性与女性的魅力,让我们感受到现实  相似文献   

17.
盈竹 《小康》2005,(8):17-18
配合本次调查,我们设计了群众问卷。经过问卷的随机访谈,我们初步了解到了一些民众体验。45-55岁最缺乏安全感在此次问卷中,数据显示,最容易缺乏安全感的是45-55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人居于多角色期,俗称“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既有父母老人需要赡养,孩子也还没有踏上工作岗位,正在教育期。对上,他们担任的是儿女的角色,对下,是父母角色。在这个年龄段里,生活压力最大。另外,由于身处转型期,在这个年龄段,下岗人员比较多。部分下岗人员做的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学会新技术的难度比较大。失去了基本的收入来源,安全感会缺失。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8.
如果在以前,一个到了30岁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的女人,必定四面楚歌,唾沫淹不死她,自己也会羞愧难当。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单身女人已经跨越了让她们难堪的局面,形成这个时代一道孤单并靓丽的风景线。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她们都是出色的一群女人。因此,没有嫁出去没关系,只要自己过得幸福快乐才是  相似文献   

19.
在举世震惊的5·12特大地震中,无数鲜活的生命之花瞬间凋零,华英不幸就在其中。华英是幺姑的长女,也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比我小两岁。由于她的名字中也有一个华字,我很早便知道有这个表妹。然而几十年来,我和华英却从未蒙面,只依稀从父母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一些关于她们家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杨澜和张曼玉在云南参加“童梦园”活动。杨澜发现,张曼玉的眼睛特别纯净,“她有种调皮的单纯。虽然已经过了四十岁,但她的眼睛比一些二三十岁的女人还要明亮、纯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