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春良 《前线》2017,(9):83-86
<正>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其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葆有的持久信念和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更加深刻的阐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战略,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证。当前,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民众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敬畏与信仰。站在中国和平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新起点上,我们坚持和倡导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道路来自以史为鉴的发展进步,中国模式来自立足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7,(10)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力量,有利于阐释好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并能以自知之明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开放包容的心态,兼收并蓄"他者"文化优势之长以补己之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作为价值导向,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必须以历史眼光、文化自觉、国际视野,努力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先对其自身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和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肯定和信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梦滋养着文化自信,而充分的文化自信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条件.站在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上,正确认识文化自信和中国梦的关系,对于实现文化自强,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基于对自身文化的理性认知而形成的对于文化的高度认同、自觉意识和积极心理状态,这些对于一个民族在选择自身要走的道路时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道路的开辟、探索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良性的互动关系。文化自信为中国道路的开辟、探索和继续前进提供了优质的文化基因、精神内核和思想动力,中国道路则是文化自信的现实展现,其丰富的实践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文化素材。为此,要以文化自信为底气,推动中国人民坚定中国道路的决心和毅力,还要在中国道路的不断前进中为树立文化自信奠定基础,通过传播中国故事的文化形式把中国道路的成功经验传向世界,将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上下五千年,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6,(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提并论,把"四个自信"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础,并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种对于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和突出强调是前所少见的,也是恰逢其时的,更是发人深省的,其对当代中国的文艺创作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重建文化自信之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面临着一个极大的悖论,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把"文化自信"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提出来,并且把文化自信作为"三大自信"的基础提到更高地位。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的提出着眼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持久性、广泛性的关键作用。草原文化为内蒙古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9,(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对于自身文化的自觉认知认同,但绝不是闭关锁国式的文化认同,而是在交流互鉴中开展文明对话,在传承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2.
正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为何如此重视文化自信?我们提出"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又为何要践行"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6,(11)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念、信心。中华民族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加快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守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进文化交流,并树立正确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第一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四个自信"是一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把文化自信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既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更趋成熟,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路上的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的十八大报告,体现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表现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一种融合了理性精神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和合"精神在文化上的觉解、觉悟和觉醒.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种文化建设的理性自觉体现在:(1)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功能有着深刻认知;(2)对文化发展特点、规律和趋势有着正确把握;(3)对发展文化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有着主动担当.唯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达至高度的文化自信——基于文化自觉的对自身文化价值和发展生命力的一种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对文化自信加以特别阐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战略命题,它破解的是中华民族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并具有世界意义。只有在大历史、大格局、大视野中认识文化自信问题,才能从本质上领会其蕴涵的战略意义。深刻把握文化自信对确证中华民族的"精神自我"具有的文化战  相似文献   

17.
罗建华 《求实》2017,(5):4-12
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以及因这种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包容性使异域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涌入,是当今中国文化自信的多重保障机制。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面临着多重的挑战与危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历史虚无主义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以全新的方式出场并对中国历史与文化加以否定与虚化。新一代领导人深入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内在机理和理论形式背后的政治诉求,力图对其本质加以揭露并从根本上解构它,以构筑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石与政治共识。经过长期的理论酝酿与现实考察,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实现了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理论升华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准定位。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入手,从党的奋斗目标、党的领导、党员个人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进而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鲁民 《学习月刊》2011,(21):10-11
时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我国文化建设最响亮的口号。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个民族拥有高度文化自信,才会有思想的丰厚、精神的强大、创造的活跃、艺术的精湛,才会有可靠的国力和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14,(12)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最近,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欧洲时特别强调:"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这一论述,对于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充分认清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