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在省委的高度重视下,浙江的文学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一批青年“文学浙军”的作品引起社会各界读者,尤其是文学创作界和评论界的关注。我省青年作家紧扣火热现实,创作势头强劲,不少青年作家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成为我省文学创作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文学创作领域中,有一批作家和诗人明显不同于传统的专业作家、诗人,他们大多从事着业余的文学创作活动。他们的作品广泛地植根于社会深层,同时他们又是奋斗在自己专职岗位上的成功者。他们身兼着社会职责,又飞扬着对人性和人生的浪漫向往。人们称这一新生的文学创作群体为草根作家,  相似文献   

3.
获奖作品:纳西族作家和晓梅的《呼喊到达的距离》、白族诗人何永飞的《茶马古道记》和佤族作家伊蒙红木的《最后的秘境——佤族山寨的文化生存报告》9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民族宗教委、省文联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云南获奖作家作品暨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与会人员围绕3部获奖作品,深入研讨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繁荣发展云南民族文学事业。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云南文学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这里指作品)是作家对他反映的那部分生活观察,选择、摄取、加工和创造的产物,是作家创造性思维高度集中的成果。作家总是依据自己的世界观和美学理想去深入生活,搜集素材,进行文学创作的。有成就的作家总是选用那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最广泛  相似文献   

5.
一长期以来,人们谈论文学创作,往往只涉及作家和作品,开展文学评论,也往往限于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创作道路,作品的成败优劣,长短得失,等等。而在文学创作及文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角色”——读者,却往往被忽略了。人们甚至不觉察忽略读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对。然而,当文学研究渐渐走向深入时,我们便会发觉:这是一个不应该有的“忽略”。文学创作的目的,不就是为读者服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吗?离开了文学作品的接受者、欣赏者,还谈得上有什么文学活动和文学发展的历史?没有读者——包括那些鉴赏力和评论能力极高的读者,即文学评论家  相似文献   

6.
"五四"现代话语具有多元歧义性,但"多元歧义"尚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对其成因也缺乏研究。从缺失性创伤体验的角度介入作家和作品,不仅证明缺失性创伤体验是"五四"作家文学创作和现代立场发生的内在驱动力,而且通过变形和想象的方式对现代话语进行了个人化的理解和改造。与此同时,文学创作则借助"创伤—治疗"的机制深刻影响了作家创作实践和现代立场的转向。而"创伤"和"体验"的差异导致了"五四"作家对"现代"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理解,并最终共同建构了"五四"现代话语多元歧义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7.
真实声音的青春绽放 刘树元(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80后”作家的崛起是新世纪文坛引人注目的现象。目前湖州活跃的一批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其写作已经成为十分耀眼的文学生态之一。在文学史的视野下考察这些作家,认真分析她们文学创作中的收获与艺术欠缺,深入研究其艺术取向所牵连出来的文学场域、文学生产体制、文学生产方式、写作资源等问题,相信对我们的文学创作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继续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历史小说的繁荣是当下比较突出的文学现象 ,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历史小说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大众的审美心态 ,但也存在着不足 ,其一是为读者提供文化幻象 ,其二是呈现出一定的失语症状。  相似文献   

9.
文化     
上海音乐剧市场正日趋繁荣,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主任金复载教授等专家却指出“观众对音乐剧还缺少全面认识”、“原创作品水平不高”、“上海音乐剧发展势头旺盛,但离成熟还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领域广阔而神奇,作家可以尽情驰骋自己的才能;但同时这又是一块神圣的领地,作家要踏上文坛,首先必须对社会抱有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感,任何对这种责任的推诿和亵渎都是与文学本身所应负的使命不相容的。粉碎“四人帮”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的发展是蓬勃健康的,一时出现了多种风格各领风骚的繁荣局面,其中最为可喜的成绩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表现都大大深化了,一批有眼光、有胆略的作家,勇敢地站在时代前列,显示出对自己崇高职责的高度忠诚。但同时也应指出,一部分作品尤其是近年来有些作品在相当程度上偏离了这一正确方向。本文只想对短篇小说《湮没》(载《人民文学》1986年第12期)谈一点读后感。  相似文献   

11.
名号并不等于现象的本质,对于一种文学创作现象的称谓,内在的倾向要比外部格局、表层形态更具有实际意义。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用“当代文人写意小说”来为一种创作现象正名。之所以说“正名”,是因为对同一创作现象(其中涉及的作家和作品主要有汪曾祺、何立伟的大部分作品、林斤澜  相似文献   

12.
正设立"八桂学者文学创作岗",是加强广西作家队伍建设、力推文学精品创作的重大举措。近3年来,"八桂学者文学创作岗"团队的5位著名作家东西、凡一平、黄佩华、朱山坡、李约热,都按计划推出了自己的作品,而且每部都是作家精心营构的精品力作,出版后都受到了读者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如凡一平的《上岭村的谋杀》、东西的《篡改的命》等长篇小说,均受到了普遍关注和好评,并吸引了影视界的目光。而壮族作家黄佩华推出的一部以右  相似文献   

13.
刘石泉 《求索》2011,(3):173-175
东汉的论体文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后汉书.文苑列传》详细列出了二十七位作家的作品体裁和篇数,其中大多数作家都创作有论体文,并以擅长著"论"见称。东汉论体文的繁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体文的地位明显提高,作家队伍和作品数量都远超过前代;二是论体文的题材非常丰富,有讥讽世俗的讽论,有指切时要的政论,也有探究经学的文论。东汉论体文以其独特的成就在西汉论体文和魏晋论体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4.
文学趣味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明显地遵循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努力创作具有无产阶级文学趣味的文学作品。创作方向的正确与文学趣味上的缺乏,是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矛盾,一些有趣味的文学作品受到了表现"小资产阶级"、"小市民"趣味的批判与指责,而一些被主流权力话语推崇的作品又往往在读者与许多作家那里被视为缺乏趣味。这个矛盾的存在说明了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实践在建构自身文化领导权上的艰难。  相似文献   

15.
陈映真的文学创作不仅归属于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特别是俄国的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统,而且属于中国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优秀现代文学传统。但作为50年代末以来从事创作的一代台湾作家,他与上述作家、作品有很明显的不同,因为他在接受上述传统的薰陶时,还亲身感受着战后40余年间世界与台湾社会、文化与文学思潮的风云激荡,有着属于这一代人特有的精神风貌。陈映真作品中的唐倩与契诃夫笔下的奥莲卡,尽管这两个文学典型的塑造体现着他们关于女性某些共相的理解,但毕竟同中有异,前者的俄罗斯风格是纯粹女人味,后者的台湾风格则明显带着战后一代的病态、苦闷,空虚和无根的悲苦。虽然陈映真创造了象唐倩那样在其前辈作家的作品中确实罕见的文学典型,但若把他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繁荣我省文学创作事业,培养少数民族作者。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关怀下,由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联合举办的一九八二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讲习会于八月十八日在贵阳市花溪开幕。来自全省各专、州、市的苗、布依、侗、彝、水、仡佬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六十八名作家,作者参加了讲习会。他们中间除少数几名是五十年代的作家外,绝大多数是最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文学新秀。这些作家作者中年纪最大的五十八岁,最小的才十八岁。还有七名青年  相似文献   

17.
言岚 《求索》2010,(6):226-228
地域文化作为与民族性浑融一体的传统成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方言是地域文化重要的载体,乡土文学作家们无不有意识地从方言宝库中提炼、采撷鲜活的、富有表现力的语汇进入文学作品,用浸润着泥土气息的语言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周立波在文学创作中有意识地从方言宝藏中提炼、采撷生动鲜活的词汇进入其文学作品,使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浓烈的地方色彩,也反映了方言与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朱庆好 《理论月刊》2007,(6):130-133
作家的主体意识对于文学创作关系重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家主体意识在打破政治局限之后,逐渐觉醒,但马上又陷入大众文化的浪潮之中,文学创作发生了变异.王朔是第一个跟大众文化亲密接触的作家,透过"王朔现象"我们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大众文化对作家主体意识的破坏以及由此给文学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3月24日,本刊编辑部邀请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省作家协会、长江文艺出版社、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和文学编辑,就湖北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中青年作家队伍,以及如何办好《湖北社会科学》“文艺理论与批评”专栏等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座谈内容简述于下: 一、作家素质与文学创作与会同志认为,湖北作家这几年创作的文学作品数量不算少,反映改革的作品也占有一定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已经从多方面展示了它的活力和变革趋势。语言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新时期文学变革的总体格局中,无疑也处于极重要的位置上。文学语言的变革具有文体试验的意义,对其主要倾向无疑要充分肯定。但不可讳言的是,也有些作家和作品,不从汉语言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味追求对于汉语言语法的“偏离”和不顾文学语言的艺术特性,这却是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的。下面略举几种表现: 1 随意配合,用词不当。比如《深圳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