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些在旁人眼里太过平凡的小事,一日复一日地铸就着一颗伟大而无私的灵魂。他只有21岁,才刚刚开始的青春也因他伟大而崇高的平凡显得壮烈。──采访手记1998年13月3日,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李学章“雷锋式的好战士”称号。鉴于李学章三次让功、两次主动推迟人党以及他一贯的表现,武警贵州总队党委报请武警总部追认其为中共正式党员。我们来到烈士生前所在的武警贵州总队三支队一中队四班,向紧靠门口,立在小木柜上的副班长李学章遗像深深地三鞠躬。这是烈士生前生活的地方,简朴而整洁.让人对这个刚踏人人生第21个春秋的大兵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2.
近代湖南烈士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一家一家的出烈士,或夫妻双双赴死,或父子先后遇难,或兄弟共同献身等等。本文的两位主人公——彭遂良和彭昭,就是一对在辛亥革命中为国捐躯的亲兄弟。彭氏兄弟是宜章人,彭遂良生于1879年,居长,彭昭生于1884年,居次。早在辛亥武昌起义之前,兄弟俩就加入了同盟会湖南分会,并于1906年参加了湖南各界公葬陈天华、姚洪业二烈士的反帝爱国大游行。  相似文献   

3.
近代湖南烈士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一家一家的出烈士,或夫妻双双赴死,或父子先后遇难,或兄弟共同献身等等。本文的两位主人公—彭遂良和彭昭,就是一对在辛亥革命中为国捐躯的亲兄弟。彭氏兄弟是宜章人,彭遂良生于1879年,居长,彭昭生于1884年,居次。早在辛亥武昌起义之前,兄弟俩就加入了同盟会湖南分会,并于1906年参加了湖南各界公葬陈天华、姚洪业二烈士的反帝爱国大游行。在这次游行示威活动中,两兄弟走在学生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带头高喊革命口号,特别引人注目。不久,这次游行的组织者遭到了反动当局的逮…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29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1950年12月在台湾被国民党逮捕杀害的原中共台中地区工委书记张伯哲同志被补评为革命烈士。4月6日,普宁市燎原镇委、镇人民政府在烈士家乡泥沟村隆重举行追悼张伯哲烈士暨颁发烈士证书大会。现将张伯哲烈士的革命生平和事迹简介如下。 张伯哲,原名张开明,1920年4月10日(农历二月二十二日)生,普宁市燎原镇泥沟村人。张伯哲的父亲张声通,母亲许淑真,共生6男1女。张伯哲在兄弟6人中排行第四。张伯哲少年聪颖,热情待人。  相似文献   

5.
在漫长的民主革命历程中,连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百折不挠,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达七百二十三人,其中县、团级以上烈士十五人。五十多年过去了,这些烈士的后代是如何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笔者为此走访了福州大学地质采矿工程系讲师、烈士后代陈崇三。金秋十月,在福州大学一个绿树环抱、鲜花掩映的办公楼里,地矿系党总支和矿山机电教研室党支部负责同志,热情地引着我们会见了陈崇三同志。陈崇三,是连江县团  相似文献   

6.
朱岩 《党史博采》2009,(11):39-41
前些年曾出版过一部叫《林家三兄弟的不同归宿》的书,讲述了林彪与林育英、林育南两位烈士的各自人生道路。然而这两位烈士毕竟不是林彪的同胞兄弟,而仅仅是其同族的堂兄而已。不过林彪的同胞二弟林向荣倒是解放战争中太原战役时牺牲的一位烈士,虽不及那两位堂兄声名显赫,但也有过一整个英雄的人生道路并且死的光明正大。  相似文献   

7.
1906年5月29日,长沙笼罩在无限悲壮哀痛的氛围中,人们在岳麓山隆重公葬陈天华和姚宏业两位烈士。1万多名身穿白衣,手执白旗、挽联,臂缠青纱的学生和群众,分别从朱张渡、小西门两处过江,前往岳麓山,为烈士送行。学生们手挽着手,唱着哀歌,缓缓前行。走在学生队伍最前列的相貌相似的两个人,气宇轩昂,高举着禹之谟书写的巨幅挽联,特别引人注目。他俩就是被推为学生先行队队长的彭氏兄弟彭遂良和彭昭。彭遂良生于1879年,彭昭生于1884年。彭家居于湖南宜章县迎春乡石奇石村,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彭氏兄弟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担任过县学教谕,其父在当地…  相似文献   

8.
书讯     
《广东党史》2002,(3):60-60
三水市举行纪念邓培烈士诞辰119周年 暨邓培烈士事迹报告会 4月8日,中共三水市委、市政府举行纪念邓培烈士诞辰119周年暨邓培烈士事迹报告会。 邓培,三水石湖村人,是中共早期党员,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曾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接见。随后任中共唐山地委书记、中共中央驻唐山代表等职,1923年被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24年后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委  相似文献   

9.
朱岩 《党史博览》2009,(8):21-22
前些年曾出版过一部叫《林家三兄弟的不同归宿》的书,讲述了林彪与堂兄林育英、林育南两位烈士的不同人生道路。鲜为人知的是,林彪的同胞兄弟林向荣,是解放战争中太原战役时牺牲的一位烈士。虽不及那两位堂兄声名显赫,但林向荣也为新中国的成立,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相似文献   

10.
失踪的烈士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烈士英名录》上,登记着310位烈士的姓名。其中,个别烈士留下的很可能不是真实姓名,许多烈士年龄、籍贯、简历不详,而且有三分之一的烈士没有留下照片。 岁月沧桑,血雨腥风,无情的历史掩埋了多少英雄故事! 1992年,共青团贵州省委发现一组遗物,我们暂且认为这是一组烈士遗物。该烈士有姓名,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是从血泊里站立起来的。据民政部解放之初的抚恤统计,革命战争中有名可考的烈士超过100万人,而无名烈士至少是这个数字的数倍。鄂豫皖根据地的黄安县,捐躯的烈士达14万人,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22552人。一度,中国工农红军每3个人中就有一名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笔者在系统整理顾衡烈士的身世材料时,他生前的战友葛春霖、葛和林两兄弟的情况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他们的人生道路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葛春霖(1907-1994)和葛和林(1910-1984),江苏溧阳清安乡上汶村人。清安乡在溧阳县城的西郊,因古时县城有青安门而得名,  相似文献   

13.
“三·一八”烈士公墓座落在北京海淀区“圆明园”的风景区“九州请宴”。在公墓的西北角有一座三角形的墓碑,这里安葬着当时工业大学学生江禹烈、陈燮、刘宝彝三位“三·一八”烈士。江禹烈,字甸之,福建省崇安县人,既是中国共产党员,又是中国国民党员,牺牲时年仅二十八岁;刘宝彝,字序玉,福建省建瓯县人,是中国国民党员,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三·一八”运动发生在国共两党第一  相似文献   

14.
博览窗     
《湘潮》1986,(9)
张学良与毛岸英兄弟 1930年杨开慧同志惨遭杀害后,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兄弟三人由党组织安排入托上海大同幼稚团,园负责人是董健吾先生。后幼稚园解散,岸英三  相似文献   

15.
<正>8月6日是方志敏烈士的就义日。方志敏,江西弋阳人,早年参与创建江西地方党团组织,后创建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第十军。曾担任中共六届中央委员,闽浙赣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系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被誉为"伟大的无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杨开慧烈士就义76周年、毛岸英烈士牺牲56周年、毛泽东主席逝世30周年。我们为此编发了《杨开慧与保姆陈玉英》、《毛岸英、毛岸青曲折的赴苏历程》、《李淑一与〈蝶恋花·答李淑一〉》三篇文章,以志对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壮烈最为人敬仰家庭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3月18日上午,王于洁、江涛、潘涛三位烈士骨灰安放仪式在省委组织部礼堂举行。参加骨灰安放仪式的有省委、省顾委、省人大、省政协的负责同志贾庆林、胡宏、程序、黄明、王炎、左丰美、许集美、许彧青、张兆汉、李敏唐、张昭娣、黄扆禹等以及三位烈士的亲属、生前战友和部份老同志共一百多人。骨灰安放仪式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宗时主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程序介绍了三位烈士的生平事迹。他说:王于洁、江涛、潘涛和无数先烈一样,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中共永春县委党史办在永春县达埔乡召开座谈会,邀请“二战”和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安南永德”边区坚持革命斗争的老同志讨论两位烈士的传记文稿,缅怀两位烈士的斗争业绩。座谈会还征集了永春其他烈士的事迹片断和线索。座谈会前夕,国防科技大学《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电视教学片摄制组,到永春专门拍摄了两位烈士的故居,收集了两位烈士的有关资料。有关同志认为李素明烈士的事迹是《南方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给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来了一封信,大意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湖南牺牲的湘籍著名烈士陈冬尧烈士的遗孀田英杰及子女要求帮助查找烈士的墓穴。这可是个难题。几经沧桑,人事更移,要寻找牺牲了三四十年之久,又是在行军作战途中仓促埋葬的烈士的墓穴,谈何容易!但是,为祭慰烈士英灵,安抚烈士亲人,省民政厅优抚处郭成年等人毅然接受了寻找烈士墓穴的任务。他们首先查阅大量资料,弄清了烈士的基本概况: 陈冬尧,茶陵县严塘井龙潭山冲人,1908年出  相似文献   

20.
李友唐 《湘潮》2012,(11):42-45
2012年是毛岸英烈士诞辰90周年。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不十自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跟《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一样 1931年夏天,负责经管上海大同幼稚园的秘密党组织遭到敌人的破坏。幼稚园的工作人员或被逮捕,或隐蔽起来,孩子们因无人管理而流落街头。毛岸英背着小弟,搀着大弟,兄弟三人过着流浪儿的生活。解放后毛岸英曾和彭德怀、李崇德说:我除了没偷人东西,没给有钱人当干儿子,别的都跟《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一样。睡马路呀,给人拖地板呀,从垃圾箱里找破烂呀,全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