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正在积极酝酿。《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司法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司法体制改革设想,司法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体制与机制问题的设计与探讨成为迫在眉睫需要予以关注的时代课题。本文在对司法区与行政区之间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司法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意义和价值,尝试性地对司法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体制和支撑机制进行建构,并提出了在推进司法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司法体制改革中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渝经济区府际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利益驱动下的战略选择。现阶段,成渝经济区政府之间的府际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机制也在初步建立之中,其成效也逐渐显露,但仍面临着一些难点与困境。对此,应当从观念意识、政绩考核、利益协调机制、法律保障、信息交流渠道等层面加以推进,从而进一步发挥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地区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共享基本公共服务不仅指城乡居民在户籍行政区内享有机会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也指居民可跨行政区跨城市无障碍地与当地居民共享机会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基本公共服务是新发展理念对成渝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是国家对成渝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任务要求,也是推进成渝国家中心城市协同发展的基本要求。构建成渝共享基本公共服务机制是实现跨城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其中,构建共建机制是实现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前提,构建协调机制是实现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条件,构建长效机制是实现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而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产业布局与梯度转移不合理、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环保治理地区政策不统一、环保推动和地区发展矛盾冲突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建议应从构建新型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联合开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从1982年提出成立“上海经济区”开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经历了初步试水、地方政府自发合作与央地协同三个阶段,协同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需在现有行政区划下真正破壁行政区经济,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使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形成合力,各扬所长、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这个有效载体。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就要实现制造产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产业智能化和产业绿色化同发展。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战略支点城市,涪陵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基础、有条件,但要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高地,还存在园区协同发展不够、产业集群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绿色低碳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建议做好“发展布局”与“转型升级”相结合、“优势倍增”与“梯度培育”相结合、“搭建平台”与“数智赋能”相结合、“绿色发展”与“政策保障”相结合,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行政区障碍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经济既是典型的都市区经济,又是典型的行政区经济。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主要问题在于都市区经济与行政区经济的矛盾,突出表现在行政体制障碍上。行政区划边界的“硬”约束,成为发挥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壁垒。一体化实际上就是不断突破行政区界限的过程。一体协调的思路主要是,建机构,破壁垒,立章法,转考评。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手段,围绕利益共赢的核心,依托构建政府协同体制,制定利在长远与共赢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成渝发展主轴作为成渝城市群空间格局中连接成都与重庆主城双核的主要轴线,其文旅一体化水平和层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成效。目前,该区域文旅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产业发展呈现向好态势,但文化旅游重点不突出,区域竞争力不强,沿线发展水平不一,区域合作层次不高。从政策、规划、设施、项目等方面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对策包括:核心带动,发挥成都、重庆主城区位辐射作用;联合打造,培育一批国际文旅点位;四线共建,打造主轴精品路线;政策互惠,协同共享文旅福利;设施共建,提升整体服务水准;营销聚力,打造区域名片;完善机制,健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布局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壁垒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现状,并从三地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平台机制、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领导机制、京津冀高校人事和科研管理机制和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平台监管与考评机制四个方面完善并发展了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机制,最后从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领导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适用性”学科共建基地、工学博士团培养体系、学分认证和科研资源共享机制六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雯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3,(1):106-115+119-120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使命,须由区内不同创新主体在适宜的外部环境支持下,围绕创新活动全过程整合配置资源,形成异质协同、共生共赢、动态进化的链式创新关系,整体提升创新活动的活跃度、质效和价值。成渝地区科技资源领先西部,创新节点发展迅速,成渝双核创新联动辐射增强,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但对标国内外前沿科创中心地,在标杆性顶级资源、聚点成链集群发展、区域内外双向创新关联、创新环境区域协同及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须致力于链接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区域创新关联提升区域创新能级、对标国际创新环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方面实现突破,努力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  相似文献   

11.
为体现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窗口”功能和“小政府、大市场”的理想体制,开发区管理体制应该定位为:一级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享有开发区全面的行政管理职权并承担与一般行政管理主体相区别的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12.
欧元区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实践及东亚货币合作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三个方面分析了欧元区建立的条件。结果表明,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是建立最优货币区的基础;此外,在政治、宗教、文化等非经济条件上的趋同对欧元区的建立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东亚地区成员国并没有像欧元区一样的基础,暂不具备成立单一货币区的政治经济条件。因此,要积极加强东亚地区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努力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为将来东亚货币一体化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增长危机的交织、蔓延,根源在货币联盟非对称冲击调整机制缺失和非国家货币的内在缺陷.改善货币联盟治理,要以共同行动稳定市场预期,以货币基金稳定共同货币,以财政联盟强化风险分担,以政治联盟强化规则约束.面对欧元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我国宜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从强化财政自动稳定器作用、强化银行系统风险防范、强化外部风险免疫能力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4.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产物,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基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经济特区的成功推动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  相似文献   

15.
珠海设立经济特区以来迄今已有25载.值此25周年纪念之际,回顾特区所走的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这对于进一步增创特区新优势,发挥特区"窗口"、"试验田"、"排头兵"作用,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主要海洋国为拓展其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军事活动的自由空间,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专属经济区的有关规定作出了自私性和扩大性解释。这是违背海洋法公约本意的。任何国家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的军事活动,都是受限制的;沿海国对属于“海洋与科学研究”范围内“军事测量”享有管辖权;军事活动必须体现“和平目的”和相互尊重合法权利;军事活动必须优先“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在“剩余权利”分配上,沿海国处于主导和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纪念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总结广东经济特区的历史贡献:实现历史跨越,坚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勇当中国解放思想的探索者,促进全国思想解放和新观念的形成;创建市场机制,率先破解困扰人们的"世纪性难题".鉴往意在知来--明确广东经济特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向,肩负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经验、新示范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天水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比较优势与存在劣势的分析,提出了天水的城市定位,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启先 《理论前沿》2004,(16):18-19
改革开放二十五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几个经济特区,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除海南以外),不仅大大高于内地和全国基本实现的小康水平,而且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不仅已经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地区,而且有力地显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对外“窗口”与基地作用,成绩巨大,功不可没。面对成就,回顾历史,抚今思昔,我们不能不归功于邓小平特区经济理论的巨大贡献。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特区经济理论思想的指导,在二十多年以前,我们就不可能着…  相似文献   

20.
“经济特区”概念,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视觉触摸功能和情感想象空间。可以说,“经济特区”概念的提出及其成功实践,不仅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途径选准了突破口,而且还集中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立潮头、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经济特区”概念作为一个政治符号、精神符号,凝结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几乎包含着我国改革开放过程的所有“隐喻”,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值得我们认真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