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安 《群众》2020,(8):39-40
2019年7月5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盐城黄海湿地正式成为中国第14座也是江苏唯一一座世界自然遗产地。申遗成功,使得盐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禀赋受到了举世关注。作为同时具备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的沿海城市,盐城趁势加快生态特色品牌塑造,做优做美生态特色名片,进一步彰显大美盐城的生态特质和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2.
张步胜 《群众》2022,(6):12-13
<正>盐城位于黄海之滨,由古长江和古黄河共同交汇形成。这里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滩涂,有着最独特的辐射沙脊群,有着西太平洋最原始的滨海湿地,是生物多样性公约中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也是世界八大候鸟迁徙带的重要通道。盐城黄海湿地是我国17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成员、“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成员、“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网络”成员、“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致辞时指出,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我省沿海地区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枢纽。多年来,沿海各地持续实施以生态重建、辅助再生、自然恢复、保护保育等为措施的生态修复项目,全面促进生态湿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盐城黄海湿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国已有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很多地方仍在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了把大量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错误倾向。为尽快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剧,城市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削弱。保护和科学利用城市湿地公园资源,成为大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被誉为"自然之肾"的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郊野)公园已成为现代社会提高城市生态文明、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标志。它具有提供水源、净化环境、维持生态、调节小气候、休闲娱乐、环保教育与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9,(17)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盐城全市上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发挥生态优势,全力以赴抓好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坚决扛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2019年7月5日,在阿塞拜疆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盐城黄海湿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国已有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很多地方仍在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了把大量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错误倾向。为尽快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的重要任务来抓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  相似文献   

8.
袁帅 《小康》2023,(1):50-51
<正>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迅猛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冲突。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我国湿地面积萎缩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且在湿地保护修复管理实践中仍存在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台声》2023,(3):46-51
<正>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也是我国成功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后的第一个世界湿地日,多国驻华使节以及各有关方面人士齐聚杭州,号召全社会凝聚珍爱湿地共识,共同保护修复湿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取得高质量发展。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积极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2016至2020年期间安排中央投资98.7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53个,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2000余个,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  相似文献   

10.
正虽然从面积上看贵州省湿地仅占国土的1.19%,属湿地小省,但由于特殊的生态区位,贵州湿地系统对建设长江和珠江流域生态屏障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贵州省从保护与发展的并行轨迹中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后来居上,为全国湿地保护和建设提供了系列样板:保护黔西山地生物多样性的草海湿地;保护黔中丘原饮用水源的城市湿地阿哈湖和鸳鸯湖湿地;保护黔西高原水源涵养的娘娘山湿地;取缔乌江网箱养殖的典范白鹭湖湿地;独具特色的水系连通湿地水西柯海;闪耀着山  相似文献   

11.
陆桂弟 《当代广西》2010,(22):50-50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保护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位于临桂县境内的会仙湿地是目前广西最大的一片湖泊型湿地,也是广西岩溶峰林地貌中最具研究价值的典型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净化功能及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郭煦 《小康》2023,(19):40-43
<正>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之称。作为世界湿地大国和《湿地公约》缔约方之一,我国不断加大对红树林的保护力度。目前,红树林为主的国际重要湿地有8个,约有55%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得到了优先保护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近年来,浙江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责任落实、严格保护、科学修复和合理利用等四大机制,不断增强湿地生态功能,有力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打造了湿地保护管理“浙江样板”。2月2日,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相似文献   

14.
赵天明 《群众》2023,(6):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这为优化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治理仍面临着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资金保障机制不到位、共同治理格局不健全等制约因素。如何处理好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打造科学、  相似文献   

15.
刘永明  周先荣 《政策》2008,(11):37-39
武汉是典型的富水城市,长江汉水市区交汇,拥有大小湖泊166个,市域1/4以上为水覆盖。丰富的淡水资源是武汉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保护利用好这一战略资源极为重要。长期以来,武汉市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2005年,武汉成为全国首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作为试点的重要内容,计划总投资87.69亿元,对区域水系进行综合整治.旨在打造全国最大的城市湖泊湿地群、世界一流的城市生态旅游风景区,这是武汉市近年须用大手笔做好的一篇“水文章”。  相似文献   

16.
左一明  李琪 《群众》2022,(11):68-69
<正>高质量发展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努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作为拥有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盐城,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7.
《新疆人大》2013,(6):43-43
经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于5月1日起实施。北京市将施行最严格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条例》要求市和区、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确保湿地面积总量不减少,并采取措施,提升湿地质量,改善湿地功能。作为规范全市湿地保护管理的法规,《条例》建立了完整的湿地保护体系,进行了体制创新,提出要实现湿地“零净损失”的目标,同时规定了鼓励、支持开展湿地恢复或者建设的政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7,(3)
<正>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长江湿地对流域生物多样性维持、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等具有重要意义,湿地保护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长江湿地面积接近2500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20%左右,其中自然湿地接近900万公顷,被列入国际湿地重点保护名录的有17处,国家级与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达到168处。近年  相似文献   

19.
《江苏政协》2013,(1):31-31
<正>近年来,我省各地在湿地资源保护、湿地恢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湿地面积下降、湿地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对湿地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湿地保护基础研究和管理能力薄弱、湿地保护资金不足等。为此建议:一、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湿地保护立法也进入了“快车道”,党中央提出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湿地保护制度”等要求。2021年12月24日,湿地保护法表决通过,这部新法律不仅为湿地保护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石,亦为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