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组织活动家。他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积极热情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同华工、勤工俭学学生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在赵世炎诞辰100周年之际,为缅怀赵世炎无产阶级革命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弘扬其革命精神,激励今人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遵循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特就赵世炎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予以评介。 一、与工人打成…  相似文献   

2.
少年共产党     
《党课》2012,(2):101-101
1922年6月18日,在巴黎西郊的布罗尼森林公园。来自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的旅欧中国勤工俭学生代表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郑超麟、尹宽、刘伯坚、王若飞、李维汉、李富春、袁庆云、王凌汉、任卓宣、余立亚、肖予唪、熊锐、萧朴生、薛世农等18人,召开了中国少年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创建了统一的旅欧共产主义青年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会议由赵世炎主持,选举赵世炎任书记,周恩来为宣传部长,张伯简为组织部长。  相似文献   

3.
刘邦琨 《党史纵览》2005,(12):42-46
肖朴生是中共旅欧小组创始人之一,他在巴黎引导青年接受革命思想,指导华工、华人、勤工俭学生开展反帝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只因肖朴生英年早逝,所以,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事迹,但邓小平却对肖朴生终身难忘,并将他视为自己的革命引路人.  相似文献   

4.
刘伯坚是我围著名的尢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坚强战士.他作为我党我军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著贡献。他于1920年赴比利时、法国勤工俭学.参与发起和组织旅欧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赴苏联学习.1926年受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委派,  相似文献   

5.
良驹 《党史纵横》2009,(3):31-35
何长工,1901年1月27日出生在湖南华容县大乘区南山乡大山村。早年参加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入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秋收起义,为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开辟鄂东南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红军长征后,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他离开前线受命创办红军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培养了大批抗日党政人才。  相似文献   

6.
施春生 《党史文汇》2002,(10):30-33
周恩来敏锐地察觉出丧权辱国的中法秘密大借款1920年11月,五四时期著名的革命青年组织觉悟社创建人、天津爱国学生运动领袖周恩来,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振兴中华的宏愿,乘坐“博尔多斯”号邮轮,从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次年3月,周恩来在北京党小组成员张申府、天津女生爱国运动领袖刘清扬夫妇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从此,周恩来把主要精力从勤工俭学转到从事革命活动中。1921年6月中旬,留法勤工俭学的王若飞同赵世炎和周恩来在闲谈中谈道: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徐世昌,派特使朱启钤来法国,代表徐世昌接受巴黎大学…  相似文献   

7.
何长工,1901年1月27日出生在湖南华容县大乘区南山乡。早年参加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入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秋收起义,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鄂东南根据地做出了贡献。红军长征后,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他受命离开前线创办红军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培养了大批抗日人才。  相似文献   

8.
由留法勤工俭学生至中共留法勤工俭学群体的发展过程颇为复杂。从雾里看花到亲身体会,留法勤工俭学生对于工学互助主义和勤工俭学有了从笃信到怀疑的转变。家庭因素、早期活动经历的影响,以及蔡和森等“先觉者”的积极引导,使部分留法勤工俭学生由模糊或不确定的政治倾向初步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之路。1922年6月旅欧“少共”成立后,中共留法勤工俭学群体通过开展内部训练、对外宣传,在现实淬炼中成长为信仰坚定的职业革命者。综观从留法勤工俭学生到中共留法勤工俭学群体的心灵轨迹可知,现实因素的触发、成员的相互影响、先进理论的引导在不同时空个体之中频繁互动,展现出经济处境、实践活动、理论素养、性格特质等因素对人物信仰选择的影响差异,进而折射出思想转变的反复性、过程性与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9.
陈青娇 《世纪桥》2011,(15):16-17,34
从1920年12月到l924年7月,周恩来在欧洲赴法勤工俭学三年半,利用《益世报》、《少年》和《赤光》等报刊阵地探求革命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向前发展,并使他真正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0.
曾晓庄 《湘潮》2021,(3):30-31
陈公培是湖南长沙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又称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5名成员之一。1919年6月,受五四运动激励的陈公培赴北京,准备去法国勤工俭学。当年秋,他进入法文专修馆学习法文。这是一所专门为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设立的预备学校。在这里陈公培有幸结识了赵世炎、鲁易等先逬青年,还与李大钊、吴玉章等革命前辈有了联系。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久经考验,众望所归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这种历史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历史形成的,是由他政治生活沉浮的坎坷境遇铸就的,是由他对革命矢志不渝的坚定忠诚和勋劳卓著的突出贡献决定的.1920年10月,刚满16岁的邓小平远离家乡和祖国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在武汉参加了著名的“八·七”会议.1929年底到次年初,他与张云逸等在广西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1年秋到1932年,他到中央苏区先后担任瑞金、会昌  相似文献   

12.
陈毅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他一生光明磊落 ,坦荡无私 ,爱憎分明。他文武兼备 ,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政治、军事、外交经验 ,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 ,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19年他远涉重洋 ,到法国勤工俭学 ,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一五四运动前后 ,在神州大地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其目的是“学习新思想、寻求改造中国的途径”。在五四浪潮的冲击下 ,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广为传播 ,思想界发生各种争鸣 ,中国究竟向何处去 ?到底走什么道路 ?各派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一 1901年8月26日,陈毅出生在四川省乐至县的一个富农家庭。“天府之国”自古围棋名家辈出,围棋运动气氛浓厚,陈毅从小就迷上围棋这一“国粹”。然而,家道中落,连年战乱,打破了陈毅的“围棋梦”。为了生存,他赴法勤工俭学;为了真理,他“投身革命即为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陈毅常在戎马倥偬之际与人对弈。他运用军事实践经验,根据围棋特点和规  相似文献   

14.
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问话中有下面一段话:“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我对他来说他始终是我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文化大革命’时,我们这些人都下去了,幸好保住了他。……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这是邓小平对周恩来的高度评价,而周恩来对邓小平又是如何支持的呢?  相似文献   

15.
正刘伯坚(1895-1935),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红军早期将领。四川省平昌县人。1920年,他赴欧洲勤工俭学,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参加了共产党。1923年刘伯坚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后,他奉命到冯玉祥部任政治部副部长,积极用革命思想改造部队。大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与周恩来的亲密关系数十年如一日。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采访时说:“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有一次毛毛问他:“在留法的人中间,你与哪个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他深思了一下答道:“还是周总理。我一直把他看成兄长,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也最长。”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6,(10)
正历史定格在古老而美丽的法国小城——蒙达尔纪。上个世纪20年代,约300名中国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尤其是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新民学会会员聚集在这里,这是一批头脑清醒、志向远大、"真心求学、实意做事"的知识青年。他们在这里讨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了建立革命政党的大胆主张;他们在这里进行革命宣传,并凝聚、积蓄革命力量,传承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他们在蒙达尔纪度过的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就了他们的美好初心。  相似文献   

18.
田妹 《当代党员》2011,(4):20-21
重庆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同志1945年8月28日亲赴重庆,进行了名载史册的“重庆谈判”。邓小平同志早年从重庆登轮,赴法国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初期,徐特立以八路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的身份在长沙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工作。一天,湖南省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在家设宴请他。长沙是徐特立的家乡。他在这里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从这里赴法勤工俭学,从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参加革命、参加南昌起义,颇有声望。如今张治中设宴,正是共商国共合作抗日大计的良机,他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徐特立一生不事铺张,不图虚名,从来不请客送礼。那天,他虽是去作客,穿的仍是在延安时穿的那身浅灰色八路军制服、布鞋,又年过六旬,乍看上去,还以为他是个退伍老兵。当他步行来到张公馆大门口…  相似文献   

20.
1939年夏天,山西壶关的神郊村抗大一分校来了一位身材魁梧,平易可亲的将军任分校校长,人们都叫他何司令,传说他是位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红军儒将,青年时是留法勤工俭学学生,1921年在法国加入共产党,返国后致力于革命工作,历任红军连、营、团、师、纵队长及军区、军团政治委员、军长、军区司令员。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