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阔 《奋斗》2023,(12):22-2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引领和行动指南,着力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要方面。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群众史观的中国表述;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主体性的中国表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历史主动的中国创造;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回答中国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实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表达,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阐释提升到哲学层面。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必须坚持”概括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规律和对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的反思,形成了伦理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共同体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割裂还是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关系。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基础,批判地吸收西方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理论的有机论、整体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创造性转换,提出了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这“四个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个向度,其核心是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机关系与树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个共同体”形成的生态共同体理念奠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不仅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和理论创新,而且也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生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谱写人与自然关系的“协奏曲”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篇章。我们要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史,厘清人与自然关系观念演变的历史脉络,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底蕴;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呈现、认识论意蕴、方法论优势、价值论特色和世界史视野,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战略性、系统性、人民性和全球性;坚持以生态文明发展观念为天地立心,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为生民立命,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万世开太平,有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6.
“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凝练与方法论总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六个必须坚持”作为内在品格和基本特质,全面且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道路上继往开来、迎难而上、驰而不息、奋勇拼搏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智慧。“六个必须坚持”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显著标识与理论要求,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锚定了整体性、系统性与前瞻性相协调的崭新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7.
陈刚 《党建》2023,(6):5-8
<正>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生态保护工作,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履行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为美丽中国建设扛牢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闯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创新之路。贵阳的习习凉风,把人们带入了一年一度的"生态时间",随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阳隆重举行,全球及国内政商领袖和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贡献"贵州智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今年年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张昂 《理论建设》2024,(2):50-58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始终。习近平文化思想蕴涵着“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就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坚持自信自立,就要坚持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立自主、文化自力自强;坚持守正创新,就要在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中推进文化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就要以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剖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态度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系统观念,就要用发展变化、普遍联系、全面整体的观点前瞻性思考文化未来、全局性谋划文化建设、整体性推进文化发展;坚持胸怀天下,就要促进人类文明深度交流多元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破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难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合力;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将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联系起来,充分显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设美丽乡村的坚定信念,造福全体农民的坚强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昌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优化村镇布局,改善安居条件,培育文明乡风,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逻辑上已经成熟和完善。绿色化、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概念为其基本范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为其核心范畴。这一体系包括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八个基本命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推动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四个思想系列。这一体系以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最终指向了人与自然和解、人与社会和解的共产主义理想。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体系,对于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让绿色成为新时代江西最鲜明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视察江西时殷切嘱咐我们,江西生态秀美、名胜甚多,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新时代绿色发展答卷,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江西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深入推进国  相似文献   

14.
赵克志 《当代贵州》2013,(23):18-1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并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5.
省委     
<正>重点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8月21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石家庄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在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梁隽 《当代贵州》2023,(18):22-23
<正>绿色,是贵州最鲜明的底色;生态,是贵州最靓丽的招牌。贵州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优良生态环境优势持续巩固提升。从2011年全国首次针对一条河而专门立法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通过,到2023年3月1日全国首个正式实施的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降尘》地方标准,回顾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先行先试的态度和勇气,贯穿了全省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探索的重要认识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思想,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生态法治思想,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的生态发展思想,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秉持系统性生态文明建设方法论思想等五个方面,它为深入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韩融 《党课参考》2023,(Z2):68-9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列专章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汲取"天人合一"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取用有节",珍惜自然资源,坚持走节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哲学底蕴,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根基;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伦理遵循,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伦理价值;指明了生态文明的审美向度,即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美学取向。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从哲学底蕴、伦理遵循、审美向度三个维度整体考量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