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忆与祝愿     
我谨代表在座的扣年代末到m年代初在《前线》工作过的老同志,衷心祝贺《前线》恢复刊名5周年。我是1959年4月到《前线》工作的,1961年2月就离开了,时间不到两年。这两年,我还做了些别的事(如编教材),真正做编辑工作并不多。时间虽然不长,但在邓拓同志领导下,和编辑部肖远烈等老同志同心合作,学有长进,收获还是很大的。借此机会,我想简单地回忆一下邓拓同志在《前线》编辑工作中的领导思想和领导作风。它给予我的启发和教育是终生难忘的。在领导思想上,邓拓同志总是认真体会中央的精神,坚定地宣传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到…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邓拓这个名字都是《前线》杂志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一面旗帜。从1958年到1966年的8年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邓拓同志兼任市委机关刊物《前线》的主编,在他的带领下,《前线》杂志成果辉煌,其中以邓拓、吴晗、廖沫沙为主笔的杂文栏目“三家村札记”曾在全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今年适逢邓拓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我们刊发三位当年在《前线》杂志与邓拓同志共同工作过的老编辑的回忆文章,以缅怀邓拓同志并向他学习,在新的形势下开创《前线》杂志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各地的理论刊物不少,但我觉得真正办得好的却不多。应当怎样办好这些刊物?当我看了李筠同志的文章《邓拓与<前线>的办刊思想》(见《学习与研究》今年第2期)后,受到了启发。这篇文章详细地评介了邓拓同志主编当时中共北京市委的机关刊物《前线》的办刊思想,其中确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如:一、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把本地区的情况摸透,有针对性地写理论文章,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要勇于干预生活,敢于发表意见。把刊物的理论性和地  相似文献   

4.
林小波 《前线》2010,(5):69-71
<正>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者,邓拓同志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对如何做好编辑工作留下了大量丰富的论述,尽管邓拓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尽管邓拓的报刊  相似文献   

5.
<正>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石家庄创办一份像样的城市党报的条件开始成熟。当时担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的邓拓,对石家庄办报给予了人力上的支持,而且提了很多指导意见。《新石门日报》的诞生在石家庄解放当天,硝烟未尽,枪声零星不断。一路《晋察冀日报》的20余位编辑、记者紧随部队进入石家庄市区,另一路《冀晋日报》的编辑、记者及电务、经营管理人员与前线记者会合,也进入市区。两路办报人员在石家庄市胜利会师,在中共石家庄市委统一领导下,  相似文献   

6.
邓拓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在办报过程中,他强调最多的是“实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邓拓办报的群众观点包括:始终以“站在群众之中办报”为指导思想;以“群众内容、群众形式、群众写作”改造通讯工作和报道方法;“尽可能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进行社论写作;以“编辑工作无小事”为报纸编辑原则。  相似文献   

7.
钱理文 《前线》2012,(3):33-35
今年是邓拓同志诞辰100周年。从1958年到1966年的8年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邓拓同志曾兼任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的主编,邓拓这个名字就成为前线人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8.
《前线》2008,(11):1-1
2008年11月25日,是中共北京市委的机关刊《前线》杂志的50华诞。 50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同志亲自撰写的《前线》杂志发刊词——《站在革命和建设的最前线》,成为《前线》办刊的指导思想。50年来,特别是1995年复刊以来,在市委的领导、关怀和鼓励下,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党员的大力支持下.一代又一代的《前线》人,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发挥《前线》杂志在贯彻落实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全市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指导各项工作中的作用,前不久,《前线》杂志社召开了办刊、用刊研讨会。市委各工委书记、主管书记、宣传处长、组织处长,各区、县、局、总公司及部分高等院校宣传部长,部分局、总公司主管书记、组织部长150余人出席了会议。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龙新民,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炳华到会并讲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朝军同志也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前线》杂志社社长王学勤同志主持,总编辑刘牧雨同志汇报了一年来的办刊情况和2001年的办刊…  相似文献   

10.
在不久前举行的纪念邓拓同志九十诞辰座谈会上,许多邓拓的老战友、老部下都谈到:邓拓同志最关心最爱护同志,他用自己的心血灌溉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党的新闻文化队伍。邓拓同志1958年调来市委后,负责筹备《前线》杂志的出版。那时我们刚从下边调来的几个人都没办过刊物,工作很生疏。他不辞辛劳,手把手地教我们,亲自撰写社论,看原稿、改稿,教我们画版样、做标题,甚至到印刷厂等着看校样,找美术家研究设计封面封底等等。靠了他这个启蒙老师的教、帮、带,我们较快地掌握了编辑业务,刊物也顺利出版。邓拓十分重视编辑部人员的政治…  相似文献   

11.
黄艳林 《党史文苑》2007,(1):21-22,25
邓拓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在办报过程中,他强调最多的是"实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邓拓办报的群众观点包括:始终以"站在群众之中办报"为指导思想;以"群众内容、群众形式、群众写作"改造通讯工作和报道方法;"尽可能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进行社论写作;以"编辑工作无小事"为报纸编辑原则.  相似文献   

12.
正邓拓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作家,他的一生都是在办报、著述、立说中度过。《晋察冀日报》是邓拓从事新闻报刊生涯的开端。十年办报岁月,邓拓一手握笔,一手拿枪,坚持敌后"游击"办报,将《晋察冀日报》办成"民族的号角"与"边区人民的喉舌和思想武器",使得《晋察冀日报》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文化铁军。  相似文献   

13.
李栋 《党史博采》2023,(3):57-59
<正>在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宣传领域,邓拓无疑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邓拓,原名邓子建,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1944年5月,由邓拓主编、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晋察冀版),是中国革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前线》于1958年10月创刊到1966年6月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停刊,我一直在《前线》编辑部工作。我和绝大多数同事一样是第一次做编辑。那时邓拓同志是市委文教书记兼《前线》总编辑,直接领导我们。常常,他不像一般领导人对下属那样,指挥、命令我们干这干那,而是像老师教学生,师傅带徒弟那样,教给我们怎样工作。他教给我们,怎样吃透中央和市委的精神,了解基层和社会的动态,上下结合出好选题;怎样走访作者,与作者交朋友,组织作者队伍;怎样在坚持党刊的政治方向和指导性的同时,增加刊物的知识性、趣味性;怎样…  相似文献   

15.
《前线》1999,(11)
为进一步发挥《前线》杂志在全市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日前,《前线》杂志社召开了办刊、用刊研讨会。市委各工委书记(主管书记)、宣传处长,各区、县、局、总公司及部分高等院校宣传部长,部分局、总公司主管书记、组织部长120余人出席了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龙新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柄仁到会并讲话。审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学勤同志也出席了会议。会上,《前线》杂志总编辑邵王奎同志汇报了一年来的办刊情况和2000年的办刊设想。他代表编辑部提出,进一步改进刊物,将做到“五个加强”:加强理论宣传,加强学…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02,(10)
各区、县委,市委各部委办,市级国家机关各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各总公司和高等院校党委:《前线》杂志是中共北京市委主办的政治思想理论刊物,是市委加强全市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指导各项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近年来,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对扩大《前线》发行提出明确要求并敦促落实。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02年实现了发行5万份的目标。在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5.31”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前线》杂志在市委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力求科学生动地…  相似文献   

17.
回顾和祝贺     
《学习与研究》编辑部的同志想办一个杂文专栏,取名为《三家村后学札记》,嘱我写点什么。推辞不掉,只好随便说几句。记得《三家村札记》缘起于1961年9月中旬或下旬的一天,《前线》编辑部的同志将我同邓拓、吴晗两位邀集在一起,商量在《前线》开辟一个专栏,署名吴(吴晗)南(邓拓的笔名是马南邨)星(我的笔名是繁星)。邓拓说,既是三个人,就干脆叫《三家村札记》,行不行?这一提议得到大家的同意。至于文章的內容和写法,并没有议  相似文献   

18.
叶再春 《前线》2012,(3):39-39
本刊讯2月24日,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举办“纪念邓拓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前线杂志社的老领导老编辑以及全体在职人员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19.
许文 《前线》2008,(9):62-62
本文标题借用的是邓拓1959年写的《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诗中的一句。我认为,以此来形容多年前一起办《前线》的战友们是十分贴切的。  相似文献   

20.
秦英 《前线》2011,(4):18-20
《前线》是1958年11月由北京市委创办的理论刊物。1966年5月,《前线》主编邓拓因被诬为“三家村反党集团”而含冤逝世。不久,《前线》编委会被撤销,《前线》停办。在“文革”中,由彭真亲自撰写的《前线》发刊词《站在革命建设的最前线》被批判为“彭真独立王国的反党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