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吕正操(1904.1-2009.10),辽宁海城人。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直在拜读《吕正操回忆录》,其间,不止一次地出现马仁兴的名字。尤其是下面这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仁兴自从一九四一年率骑兵团起义,脱离朱怀冰后,我们就在一起工作、战斗。开始任冀中骑兵团团长;一九四二年‘五一’反‘扫荡’转到冀鲁豫后,冀中骑兵团和冀鲁豫骑兵合编,留在冀鲁豫,马仁兴调任冀中二十七团团长;一九四三年九月又随我到晋绥,马仁兴兼任晋绥军区一分区司令员;以后又和我一起挺进东北。  相似文献   

3.
1940年,我随丈夫高存信从延安来到战火纷飞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在冀中军区政治部民运部工作。 1942年5月,敌人抽调了约5万日伪军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疯狂的五一大“扫荡”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集中“扫荡”我深县、武强、饶阳、安平四县,企图一举消灭我冀中军区领  相似文献   

4.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1998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61周年,我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在展馆大厅和吕正操上将相会。建国后,我常常不由地怀念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日日夜夜,缅怀那些战斗在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指战员们,以及那些我与之并肩战斗的战友们。其中,我时刻想到的就是当年指挥我们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战斗的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将军。 吕将军虽然已到了耄耋之年,但是身体健壮,举止灵便,谈吐幽默.思路敏捷,毫无龙钟之态。 “我是56年前在你指挥的掌史战斗中突围出来的。”我们见面之后,我这样作了自我介绍。 “啊!” 吕将军非常惊奇地“啊”了一声,接着他精神振奋地紧握着我的手说:“掌史战斗!掌史战斗!你是怎么活着出来的?” 吕将军这个加重语气的问话,包含着丰富的激动的感情。“掌史战斗” 四个宇像春雷一样,唤醒了吕将军心底的记忆。那是他指挥的一次永生难忘的战斗啊!  相似文献   

5.
1941年,在庆祝冀中军区八路军三纵队成立三周年之际,毛泽东亲笔题词:"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为更好地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的伟大史实,冀中区党政军主要领导程子华、吕正操、黄敬等,发起了"冀中一日"写作运动.  相似文献   

6.
吕正操,1905年出生于辽宁海城。1922年参加东北军。1937年10月在冀中率部脱离国民党五十三军,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1943年9月,任晋绥军区司令员。1945年1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1946年7月任东北铁路总局总局长兼政委。1949年4月,任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部长,铁道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央中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小樵易帜名震冀中 出河北晋县城东20华…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没有红军经历,他1937年5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不久即脱离国民党军队参加革命队伍。1937年10月担任人民自卫军司令员,1938年5月担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在冀中平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发展和坚持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功勋卓著,成为一代抗日名将。  相似文献   

8.
正据统计,在新中国的1614位开国将帅中,有十几位寿命达到或超过百岁。开国将帅乃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之才、社会上的出类拔萃之辈。身为将军而又寿至百岁,实属凤毛麟角,其养生之道,为人们津津乐道。吕正操:开国上将,享年106岁吕正操是享年最长的开国上将,也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在抗日战争时期,吕正操曾担任冀中军区第一任司令员。他  相似文献   

9.
艰苦岁月1 1937年“七·七”事变时,我14 岁。小学6年毕业,也卷入到抗战的浪潮中来。八路军来到了我的家乡,成立了冀中军区,各县组织地方武装和抗日群众团体(工、农、青、妇、文)。我姐姐参加了冀中八路军22团,我也跟着去,人家嫌我小,说什么也不收。第二年10月,各村组织妇女救国会,我当上了村妇救会主任。不久,到县学习班受训一个月。在学习班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组织上派我到杨林区妇救会任宣传部长,10月份又调大吴村任妇救会主任。 当时的环境相当艰苦,日本鬼子占领了县城和铁道沿线的主要村…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吕正操老将军的百年华诞。抗战时期吕正操将军在冀中大地战斗了6年,同冀中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称冀中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是冀中人民的儿子。他之所以与冀中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这是与他在冀中不平凡的战斗历程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百岁寿星孙毅老将军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可是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我们“冀中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的同志们对这位德高望重并曾担任我会领导的老首长怀念至深。孙毅将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两度到冀中地区工作,担任冀中军区的领导职务。他第一次到冀中是1939年10月至1940年6月,任冀中军区参谋长。第二次是1945年11月到冀中,任军区司令员,一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孙毅将军在冀中工作期间,冀中区的对敌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整军治军及根据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呕心沥血、舍生忘死,为冀中的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  相似文献   

12.
1988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837名军队离休老将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其中,有15位辽宁籍将军获此殊荣。吕正操 1905年生于海城县。1922年参加东北军,1937年5月入党。历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团长,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铁道部代部长,铁道兵政委,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周桓 1909年生于东沟县。1930年参  相似文献   

13.
1942年 5月 1日,华北日伪军在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直接指挥下,集中了 3个师团的主力和 5个混成旅团的大部,以及各地伪军达 5万多人,配属了飞机、坦克、骑兵,开始了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敌人采用“铁壁合围”、“梳篦战术”、“分进合击”、“反复清剿”等战术,企图一举歼灭冀中八路军主力,摧毁抗日根据地,解除我对平、津、保等战略要地的威胁,巩固其侵华战争的大后方。   当时,我在冀中军区九分区二十四团任总支书记。反“扫荡”开始后,根据团党委决定,我和作战参谋齐昆带领该团四连单独行动,在根据地群众…  相似文献   

14.
“日本反战同盟”冀中支部是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21个支部中的一个,1941年2月23日在冀中军区后方河北省唐县南洪城村成立,是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较早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贺龙威震冀中刘继堂受命延安挺进冀中1938年9月中旬,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中央军委决定派贺龙一二○师到冀中平原,同吕正操一起开创新局面。中央赋予一二○师三大任务:一、巩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二、帮助冀中三纵队整训和发展;三、扩大自身力...  相似文献   

16.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武汉、广州后,因战线拉长和敌后八路军的不断壮大,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而将其侵华的主要兵力转向中共领导的华北敌后战场。1938年11月13日至1939年1月24日,日军调动近万人先后对我冀中发动两次大的围攻,我冀中军民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进攻,但敌人又制定了更大规模的围攻计划。为了“巩固冀中,巩固华北”,奉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命令,1938年12月22日,贺龙、关向应率一二○师主力两个团从晋西北岚县开赴冀中,与冀中军区领导的八路军第三纵队会合,到1939年4月连续粉碎日军对冀中的三次大围攻,从而巩固了冀中…  相似文献   

17.
<正>程子华(1905-1991),1925年参加革命,历任红军团长、师长,粤赣军区代参谋长等职,参加了第二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9年1月,任冀中军区政委,后兼冀中区党委书记。1943年8月,任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后代理分局书记、代理军区司令员和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军区第二兵  相似文献   

18.
在河北省河间县,有个挺有名的村子叫“齐会”。 “齐会村”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在抗日战争初期,曾在这里发生过一次有名的战斗——“齐会之战”。 齐会之战的指挥者就是贺龙同志。1938年11月至1939年1月,日寇对我冀中区进行了两次大围攻,大部分县城为敌侵占,形势日趋严重。为了在冀中平原巩固并扩大我们的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央军委决定,由贺龙师长、关向应政治委员率领所属120师的一部分队伍,于1939年1月到达河间县,与冀中军区会合。  相似文献   

19.
曾经光荣的历史 刘青山,1916年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南章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幼年时曾到博野县南白沙村当过长工。少年时期,他积极接受进步思想,1931年15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随红军第二十七军第一支队参加了党领导的著名的“冀中高蠡农民暴动”,是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红小鬼”。1937年10月,被党组织选派到抗大学习,自1938年8月起,先后任中共大城县委组织部部长、大城县委书记、任(丘)河(间)县县委书记、冀中第八地委书记兼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政委、地委党校校长等职。  相似文献   

20.
孙佐培 《党史博采》2009,(12):49-50
<正>孙毅是共和国的开国中将,人称"孙胡子",由于我曾在他率领的部队中工作,所以有幸几次接触孙毅将军,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解放战争时期,我冀中军区领导机关驻在河间,由孙毅任军区司令员。1946年8月的一天,干部战士刚吃过下午饭(那时部队一日两顿饭),忽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