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明伟 《工会博览》2009,(4):125-126
中国电视每前进一步几乎都有外来节目的影子,但又加以本土化。就如在全球兴起的“真人秀”节目,也在最快的时间波及到国内。它掀起了真人秀的全球热湖,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眼球。目前西方的真人秀已经进入产业化大制作的阶段,整个市场营销方式都跨地区、跨国经营,成为电视界赚取高额利润的一个热门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6)
正《欢乐喜剧人》用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把那些成名的喜剧演员带入到一种真人秀的环境当中,逼他们在这种环境当中发挥最大的潜能,让他们成长,这是一个电视作品,而不仅仅是一个喜剧的门类。"喜剧类节目的价值被大大低估了。"这是《欢乐喜剧人》总导演的感叹。《欢乐喜剧人》是今年综艺类电视节目里面的一匹黑马,根据最新的索福瑞报告,这档东方卫视制作的喜剧竞技类真人秀节目,今年一季度录得收视率第一的成绩,饭桌上人们开始谈论小岳岳、沈腾、宋小宝这些喜剧明星们的名字。这档节目从去年元旦过后开始投入制作,所以  相似文献   

3.
媒体     
《南风窗》2016,(14)
正01官员"真人秀"开创中国民主新发展英《经济学人》6月18日5月,中国山西卫视的一档旅游类竞技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开播,引起了社会媒体界很大的反响。这档节目每周五晚上在山西卫视播出,来自山西的11座城市的官员们代表他们所在的城市竞争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权,每个参赛者需要对他们的城市进行推介。令这个节目出众的是,这是第一次,当地的官员们在电视直播中进行公开演讲,还要相互之间竞争并且由普通老百姓来评判优胜。就在电视节目上演讲本身已经够不寻常了,参  相似文献   

4.
顾桃,纪录片拍摄者,专业拍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以鄂温克族人为主.“做纪录片的人,画画的人,生活的人.”这是顾桃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 顾桃,这个算不上名人的名人,于2004年开始纪录片拍摄,镜头聚焦北方少数民族,因为拍摄纪录片《敖鲁古雅敖鲁古雅》而赢得当地族人的尊重,也为圈内所熟知,但是离开了记录片从业者的圈子,真正知道他的人却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5.
理想的大学     
一 理想的大学该是什么样子?星期天突然想到. 星期天早晨,有我最喜欢的NPR(全美公共电台)主持人丽安·汉森的节目.吃完早饭,举哑铃的时候,丽安就笑盈盈地请来顶呱呱的谜语大王威尔·肖茨,让我猜15分钟字谜. 威尔是当得上一个"顶"字的.据维基百科介绍,他拥有我们这个星球上唯一的"谜语学"学位,前无古人——但愿别后无来者!威尔的故事,得从1974年他进印地安纳大学(简称印大)讲起.在纪录片《字戏》里,威尔回忆了那段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今年已经是第三届,3年来这个国内唯一的官方纪录片节着力进行着搭建纪录片市场交易平台的工作,难题却仍旧没有得到解决,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多年来的不景气已是共识。事实又似乎并非如此。虽然独立纪录片制作人的工作仍旧较少与公众见面的机会,但是《故宫》、《晋商》、《姐妹》等电视纪录片或者纪实类的专题片似乎受到更大范围内的欢迎,而以央视《探索·发现》为代表的人文自然类纪录片的制作水准也有明显的提高,颇受观众追捧。那么,中国纪录片究竟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下保留属于我们所处时代的…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15)
正如何理解经济发展背后的社会创伤,作为发展蓝图制定者和实施者的地方官员又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百姓民生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书记》和《中国市长》给我们带来的思考。近些年,有两部纪录片显得格外特殊,这就是新闻记者出身的导演周浩拍摄的《书记》(2009年)和《中国市长》(2015年)。这两部纪录片的特殊之处有两个,一是对纪录片题材自身的突破。一般来说,纪录片擅长关注如农民、农民  相似文献   

8.
陈艳 《工会博览》2010,(5):291-292
近些年来,电视纪录片创作界不时地发出纪实主义的呼唤。中国的大型纪录片《望长城》和日本同期拍摄的《万里长城》是对这种呼唤的一次辉煌的实践。在央视热播的《故宫》更是极尽各种能事,赋予传统纪录片一种崭新的诠释。它们向一度几乎走入绝境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模式提出了大胆的挑战,它们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思路,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总结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焦点,不约而同地聚集在“纪实”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以庆,1954年出生于北京。在武汉当过10年工人。1987年调入湖北电视台。现为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拍纪录片《红地毯上的日记》(1990年)、《起程,将远行》(1995年)、《导演》(1996 年)分别获得中国电视金童一等奖;《舟舟的世界》(1997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及最佳编导单项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电影节等6项国际比赛提名奖;《英和白》(1999年)获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音效奖,第1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最佳编导奖。《幼儿园》获第10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2002年, 张以庆获得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长江新闻奖”,为湖北省获此奖项的第二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演艺活动中的节目主持人古已有之,其中记载较为翔实的是宋代. 宋代演艺活动中的节目主持人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名字"竹竿子",那是因为他们在主持节目时手里拿一枝"竹竿拂尘"."竹竿子"多由教坊内的"参军"担任.可能是因为他们擅演"参军戏" (类似今天的相声),口齿伶俐,能够胜任这一举足轻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媒体     
《南风窗》2011,(21):18-18
1,中国选秀节目的纷扰【英】《经济学人》9月24日在湖南卫视播出完本年度的《快乐女声》以后,该选秀节目明年不得被播出。从官方的角度看,其中一个原因是,该节目违反了选秀节目不得超过90分钟的规定。另一个原因是,该选秀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了,这是不应该的(因为该节目过于伤风化)。  相似文献   

12.
杨玉立 《南风窗》2007,(10):84-85
通过大张旗鼓地筹办纪录片节,半岛台可以利用政策、专业和本土化三种优势吸纳外界足够广泛的新闻和记录片资源,为旗下的阿拉伯语、英语和纪录片三大频道提供良多裨益。  相似文献   

13.
媒体     
《南风窗》2015,(6)
<正>01韩国人眼中的"超级中国"《天下》3月4日1月下旬,由韩国最大国营电视台KBS制作的大型纪录片《超级中国》(Super China)在韩国播出,创下了高收视率。中韩FTA签署在即,此片也正好反映了韩国人急切地想了解中国的心情。这是韩国近年来论述最深入、涵盖最广的中国议题纪录片,完整地向韩国人描述了中国崛起的方方面面。播出后,韩国人回响热烈,创下10%的高收视率,是一般韩国纪录片平均收视率的两倍。  相似文献   

14.
张慧瑜 《南风窗》2014,(9):89-91
<正>这就是当下电视真人秀所竭力讲述的双重故事,一方面把野心勃勃的屌丝打回原形、毫无怨言,另一方面让土豪有恃无恐、无所畏惧,这恐怕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无知无畏的无意识流露。2014年初,类"梦想秀"电视节目依然是小荧屏上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不只是《我是歌手》(湖南卫视)、《中国好歌曲》(央视)等音乐节目,还推出了科学类的《最强大脑》(江苏卫视)、圆梦真人秀《私人订制》(北京卫视)以及喜剧类的《笑傲江湖》(东方卫视)等。从《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到近期的《中国好歌曲》、《笑傲江湖》,籍籍无名的"圆梦人"或"追梦者"上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先分析台湾地区新闻性电视谈话节目产制过程与主持人的关系,以深度访谈法访谈13位主持人后归纳出新闻性电视谈话节目三个特点。再根据上述特点讨论与分析新闻性谈话节目对台湾选举的影响,指出新闻性电视谈话节目与选举的五点交互影响关联:第一,收视率影响主持人职业生涯;第二,主持人影响节目议题;第三,节目议题影响社会认知;第四,社会认知影响政党政治;第五,政党渗透影响电视媒介生态,在此五点循环交互作用下,使得新闻性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与台湾选举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链。  相似文献   

16.
张雪 《工会博览》2010,(5):275-275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媒体与受众实现双向交流和沟通的中介,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现场意识。做到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能调动起受众的情绪,并驾驭节目朝既定的目标发展。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具有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机敏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英杰 《工会博览》2009,(6):178-178
随着广播电视改革的不断深入,主持人节目正以其较强的生命力,为我国的广播电视增添了无比的色彩和魅力。那么,什么是主持人节目呢?笔者认为主持人节目,又称主持人形式的节目。它是相对传统的播音员播出的节目而言。所谓主持人节目,应该由固定的真实的人,以个人的身份,参与听众或观众的直接交流,并主持固定的广播电视节目。那么主持人节目成功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和学习,笔者认为应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政治题材纪录片或许不会改变人的政治观点,但是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对政治产生兴趣,也算是发挥了作用。那些对国际政治和美国国内政治了解不多的人,也有可能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 通过纪录片更多地关心政治。  相似文献   

19.
管中祥 《南风窗》2011,(15):44-46
台湾政论节目的确发挥一定程度的监督力量,同时也是言论自由,甚至百无禁忌的新天堂乐园,即使看起来有点乱,但却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价值;但另一方面,这样的节目也使得严肃的政治越来越趋向表演与综艺,成为日常生活琐碎的装饰,肤浅的愉悦。  相似文献   

20.
微话题     
《南风窗》2012,(12):17
《舌尖上的中国》,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7集纪录片悄然亮相央视,片中呈现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以及菜羹背后的人文关怀。这部在非黄金时段播出的纪录片在短时间内迅速跻身微博热门话题榜,网络上的点击率甚至一度超过众多热播的影视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