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工作是红军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任务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红军长征中的群众工作有力地配合打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军事行动,为红军完成战略转移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建设苏维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项英在中革军委和红军中没有职务,他主要协助毛泽东,致力于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工作。中央苏区的苏维埃政权象其他苏区的苏维埃政权一样,是靠红军建立起来的。红军初到时,社情不熟,不少乡、村苏维埃政权被富农、流氓和坏人把握着,真正的贫在农和工人很少参加这一政权。因此,许多苏维埃政权不但不能为群众谋利益,反而压迫剥削群众,与群众关系很紧张。群众不把苏维埃看成是自己的政权,不敢批评政府、监督政府。不少政府机构中吃饭的人很多,开支很大,但做工作很少。区、乡、村各级政府的经常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长征中红军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郭淼长征中,红军处于流动作战中,后勤保障工作成为红军军事经济的重要内容,成为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能否实现战略转移的重大问题。红军在长征中边打边走,日夜作战,没有根据地作为依托,没有有组织的人民群众进行支援配合,没有后方安置...  相似文献   

4.
长征时期,红军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以克服十分险恶的环境。红军在遵义的群众工作主要有:一是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进而参加红军;二是成立群众性革命组织,如革命委员会、红军之友社、抗捐会等,使群众有组织地进行反抗活动,由自发转为自为;三是废除苛捐杂税,没收军阀官僚地主之财产分给穷人,转变"左"的错误,灵活对待富农和商人;四是揭露反动军阀的屠杀政策,有力驳斥军阀对红军的造谣和抹黑。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时期开始铸就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而新型人民军队和一切旧军队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红军不仅是一支战斗队,而且还是一支要做群众工作的工作队和宣传队。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在做群众工作方面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造。总结和学习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1,(2):38-38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由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致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该信全文约8000字,分为目前军阀混战的形势、红军的根本任务与其前途、红军发展方向及其战略、红军与群众、红军的组织与训练、红军的给养与经济问题、红军中党的工作、朱毛问题、红军目前的行动问题等9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依靠群众一切困难都能够克服。长征时期,红军在严峻的自然环境和战斗条件下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当靠山,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艰难困苦面前一次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红军队伍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人民群众把红军当主心骨,给红军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有力保证了红军战略转移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杨洁 《党建》2002,(11)
二、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明确规定,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1925年月10月中央扩大执委会的决议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群众观点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逐步形成党的群众路线。1929年9月,周恩来在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批示信中强调,红军筹款、没收地主豪绅财产等工作,“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同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的任务“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  相似文献   

9.
田径 《世纪桥》2013,(7):69-71
黎平会议,党和红军确立了以遵义为中心,在川黔边界开辟根据地,创建新苏区的战略方针。红军进驻遵义后,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积极着手筹建革命根据地的工作。“红军之友社”的青年们在这一重大政治任务中,焕发出火一般的热情,成为红军有力的助手。关于红军在遵义期间红军之友社的活动,目前学术界的探讨还不多,本文试叙之。  相似文献   

10.
孙中华 《湘潮》2008,(7):50-50
长征路上,红军文化工作者大力运用包括京剧在内的各种文艺形式,对红军指战员和沿途群众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宣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唱留声机”,播放京剧唱片,  相似文献   

11.
1935年11月底、12月初,红二、六军团先后进驻分属娄底地区境内的新化、冷水江、涟源,历时13天。这期间,红军广泛开展宣传,激发群众觉悟。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密切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工农群众自发组织起未,支持红军。新化私立唤民书局、镇梅书局,开动四开印刷机,给红军印刷了一个星期的宣传品。一些缝纫店、碾米店主动组成临时工厂,给红军加工了大量的被服、粮秣等军用品。全县范围内筹集光洋数万元,2000余名工农子弟踊跃参加红军。红军在新化城乡镇压首恶分子,开展打富济贫,将收缴的钱物分给贫苦群众,还处决了任过伪师长的大地…  相似文献   

12.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对我党群众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主要内容包括:严肃红军纪律,搞好军民关系;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树立良好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毛泽东的群众工作方法启示我们,做好群众工作,要坚持群众观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贯彻群众路线的水平,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把握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长征中,红军转战11省(区),经过了苗、瑶、侗、壮、土家、布依、纳西、彝、羌、藏、回等13个少数民族杂居和聚居地区。民族问题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为此,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胜利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回顾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对做好当前的民族工作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采取了一套比较科学、行之有效的优待俘虏政策,如尊重俘虏的人格并给予平等待遇、释放或改造俘虏、对被敌利用的不明真相的被俘群众进行特殊处理等。红军之所以采取优待俘虏政策,是由红军的性质所决定的,既出于阶级友爱的考虑,也是为了打破敌人对红军的造谣污蔑,扩大红军良好的政治影响。这一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俘虏在下次作战时不再与红军为敌,并成为红军主要的兵员补充。  相似文献   

15.
苏区的群众文化,在初创时期主要由红军中政治部领导和组织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由各级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领导。红军和地方政府都非常注重群众文化工作,各纵队都成立红军宣传队,各级政治部都设有艺术股和士兵委员会的俱乐部,各级苏维埃政府都设有文化委员会或文化部,各级共青团、工会、妇女委员会,都有专人负责群众文化工作。到1932年3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汀州成立后,在省苏文化部的领导下,群众文化工  相似文献   

16.
韩振峰  纪淑云 《实践》2013,(10):30-30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群众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把群众观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和党的全部活动中,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苏区革命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是对毛泽东“群众观”形象深刻的揭示 在中央苏区,毛泽东向党员干部强调群众蕴涵的巨大力量:“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毛泽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以实际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正确的群众观,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苏维埃政府和红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央苏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对革命无限忠诚,他们为革命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要钱给钱,  相似文献   

17.
格达活佛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白利寺活佛,著名爱国人士。由于深受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感召,红军长征时期,格达活佛以自己的地位和影响,积极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和宗旨,组织僧俗群众筹粮筹款,为党和红军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新中国诞生之初.格达活佛为祖国统一,和平解放西藏,积极奔走,不幸遇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宗教界爱教爱党爱国的杰出典范。  相似文献   

18.
一、红军长征中舆论宣传工作的基本情况舆论宣传工作伴随红军长征的始终,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进行红色宣传鼓动,开辟红色宣传战场。无论是行军途中,休整时,还是战斗前后,红军的宣传鼓动活动一直活跃在部队中。同时,红军在驻扎一地时,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也开展的有声有色,党和红军的性质主张得到大范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红军能在恶劣困难条件下取得长征胜利,根本原因是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军队。正是因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红军形成了坚定的信念、自觉的行动、顽强的作战能力、严格的纪律、平等的官兵关系等优秀特质。红军每到一地,都开展广泛的宣传,并以实际行动感召群众,维护群众的利益,由此,红军获得了长征沿途群众的理解、同情和支持。群众为他们筹集粮食、衣物,并踊跃参军。在长征中,红军还从中日民族矛盾出发,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和人民群众一起,迫使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保存和发展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红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红军创建之日起,就与人民群众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血肉关系。为了人民的利益,红军战士义无反顾地奔赴沙场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正是红军不怕流血牺牲的浴血奋战才能保住人民群众"所得到的土地及一切利益"。同样,红军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军队,只有得到人民群众无私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得以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