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青少年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行为指导的重要基础 ,也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的行为影响青少年行为的形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配合 ,就无法取得学校教育的全面成功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前途和社会的稳定,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重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协作机制,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3.
王琪 《青年论坛》2009,(3):27-30
青少年人格养成受到社会、家庭、学校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发展;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中美两国在对青少年人格养成中双方都有值得借鉴之处。人格养成教育上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并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龚超 《青年探索》2010,(4):33-41
社会教育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而至终老,是每个人必经的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重点考察在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生活中,社会提供给青少年所有具有教育性社会经验的总和。目前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水平可与欧美先进地区相媲美,这对于社会教育理论和实务相对滞后的内地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社会照顾理论、青少年帮助理论和青少年公民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5.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网络体系工程,就是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基础上,充分挖掘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和资源,变教育的单一渠道为多种渠道,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在共同的教育目标指引下,相互参与、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建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共同推动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同培育青少年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
官丽凤 《传承》2011,(26):48-49
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性工程,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官丽凤 《传承》2011,(10):48-49
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性工程,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社会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各种教育宣传设施的载体。除学校和家庭教育外,社会必须建立和完善一些青少年教育的公益机构,现代科学的进步又为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广州市中学生心声热线电话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于1987年6月7日诞生的。  相似文献   

9.
张荣 《青年论坛》2013,(5):28-33
对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的调查主要围绕青少年对社会教育的理解、青少年接受社会教育的情况、青少年的社会教育需求三方面展开.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对社会教育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学校的实践教育作用突显;少年宫、科技馆等机构教育供不应求;社区教育喜忧参半;学校成为青少年接受社会教育的首选;青少年最想参加的社会教育活动形式为“参与体验”、“竞技活动”和“实务培训”等.针对调查结果和分析,主要围绕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传媒教育等三方面提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加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他们明辨荣辱、存荣弃辱、行荣拒耻、以义求荣。为此,必须发挥家庭教育的奠基作用、学校教育的阵地作用、社会教育的熏陶作用和自我教育的内省作用,形成“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