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山文化自发现以来,调查和发掘的遗址超过500多处。这些遗址大都是红山人居住地,即使墓地,规模也不大。在1980年代以前,神秘的红山墓葬却一直没有见到踪影。  相似文献   

2.
喀麦隆史前文明是研究喀麦隆历史的重要问题之一。综合该地区在古代气候研究、出土石器研究,以及人种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可将古喀麦隆划分为旧石器、新石器、铁器、氏族社会时代。喀麦隆土著社会的发展因西方殖民者入侵而减缓,但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喀麦隆地区已经产生自己的本土文化,该地区土著居民已经创造出自己的文明,各部族已经相继进入到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3.
4.
西亚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论及了西亚传统生产方式的特点、亚述人、闪族人、阿拉伯人、犹太人等族群、西亚在东西交通中的地位和商路的变迁、近代政治实体,以及西亚地区的宗教信仰与教际关系。他们的相关论述具有时代特点,且对我们当前分析与研究现代西亚社会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来,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引发新的矛盾和对立.这种矛盾和对立,既源于客观现状,又源于情感及观念.换言之,由矛盾和对立引发的冲突,不仅源于两种文明间客观存在的物质性差异,而且源于双方对对方文化认知及解读的观念性差异.文章以拉什迪的<撒旦诗篇>、丹麦漫画事件和美军士兵涉嫌亵渎<古兰经>为典型案例,试图讨论这样一个事实:顺利和成功的社会互动,除了相互尊重、互利共赢,还需要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共识,即拥有共有知识.如果双方所拥有的私有知识差异过大,甚至截然相反,而且又缺乏良好的沟通,各自以私有知识去解释他人的行为及其意图和动机,那么就很容易由于文化曲解导致文化敌意,进而引发冲突,双方的社会互动就很容易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和多民族的国家,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组成.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存刚 《国际观察》2004,4(3):34-41
本文在对政治文明与外交的关系进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 ,比较系统地回顾了 1 94 9年以来中国政治文明与外交的关系 ,概括了这一关系的基本特点 ,并对中国政府在未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当代伊斯兰文明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伊斯兰文明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在包括全盘西化论、复古主义等思潮相互交锋、此起彼伏、此消彼长、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种没有响亮的口号,平和、低调、宛如润物细雨的中道主义.它对传统与现代、理性与信仰、继承与创新、本土文明与域外文明的协调性努力,具有寻求自身文明的创造性转化的勇气和胆识,显示出严谨、扎实、稳健、理性、灵活、务实的特点,受到伊斯兰世界各国、各民族、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拥护和响应;它还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代表伊斯兰文明新的发展趋势,对本地区的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理应引起我国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日本农村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政府相继颁布了<食料·农业·农村基本计划>、<经营所得安定对策等大纲>、<提高农·水·环境保护对策>等政策.茨城县政府(相当于中国的省级政府)也随之积极推行了农业改革,制定了<茨城县农业·农村振兴计划2006-2010>,并根据<第六次土地改良五年计划>,加快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增加耕地灌溉设施,同时全力支持有效利用农地、农业用水等自然资源的活动,重视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创造美好的茨城--崭新的富裕,辉煌的明天"为基本理念,持续推进"建设充满活力的茨城农业·农村"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都是博大精深、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持久生命力的文明,在全球化浪潮和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中日益显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文化多元主义是人类文明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的一种健康、积极、建设性的国际关系范式.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基本人文精神与一系列伦理思想方面有惊人的相似性和广泛的一致性,为二者对话与交往打下了厚实的思想基础.二者应该而且能够在生态环境、世界和平、全球伦理等领域进行对话,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亚崛起 ,伴随着东亚文明的发展 ,激发了人们对东亚文明创立的文化探源 ,认为儒家文化是东亚文明的原动力。然而 ,事实却不尽然 ,儒学作为一种文化因素确曾对东亚的腾飞起过积极作用 ,但其本身在东亚文明发展中自始至终都面临着如何创新的问题 ,进入 2 1世纪 ,儒学如何创新已日为紧迫。  相似文献   

12.
占婆(公元2~17世纪)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出现的国家之一。8世纪以前的中国史籍称之为“林邑”。《水经注·温水条》记载 :“林邑建国 ,起自汉末。初平之乱 ,人怀异心 ,象林功曹姓区 ,有子名逵 ,攻其县 ,杀令 ,自号为王。值世乱离 ,林邑遂立。后乃袭代 ,传位子孙。”按其地望 ,位于中南半岛东南沿海 ,即从近日越南北部河静省的横山关 ,向南一直延伸到平顺省藩切。到10世纪时 ,占城的疆域大致是东临南海 ,北接今越南义安省 ,南面与西面同真腊交界。公元10世纪末起 ,占城不断受到越南封建王朝和吴哥王朝的攻打 ,到1693年被控制越南南部的阮氏政权…  相似文献   

13.
吴哥 (Angkor)是柬埔寨真腊王国的最后一个古都 ,建于公元9~13世纪。这是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称为吴哥时代。吴哥的建筑分两部分 :吴哥通 (AngkorThom)和吴哥寺 (AngkorWat) ,均由巨石砌成。因其建筑雄伟壮观和精美卓绝 ,而使吴哥成为与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缅甸蒲甘的佛塔、印尼的婆罗浮屠、印度的泰姬陵等齐名的世界古代奇观之一。遗憾的是 ,公元1431年暹罗人一度攻占吴哥 ,真腊被迫迁都金边 ,从此吴哥被掩没于热带丛林中达数百年之久。公元19世纪西方的探险家和博物学家偶然在密林深处发现…  相似文献   

14.
15.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starting from the West, a result of long-term 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the past several thousand years, is one stage in and integral part of the entire modernization evolvement of mankind.  相似文献   

16.
While increasing contact between peoples and cultures, globalization does not weaken the diversity of world's civilizations. Soft power can serve as a lubricant to prevent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enhance dialogues between civilizations.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China's soft power: cultural promoting, foreign assistance and the thought of "a harmonious world." Taking Uzbekistan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also illustrates the path of the Islamic nations to implement "soft power" strategy.  相似文献   

17.
“玛雅的象形文字对现代人说来真是一部天书 ,它的谜底直到今天仍未解开。”——编者转引自《北京晚报》2 0 0 1年 7月 4日第 1 8版“玛雅象形文字之谜”一文 (作者丁肇文 )  相似文献   

18.
19.
当代中国正快速而深刻地卷入全球体系,越来越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合作与交流来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需要以有助于国际间相互沟通理解为目标来建构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治身份及其道德感召力,提升中国知识与思想、中国的经验与模式、中国智慧与情感的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但这样一种系统完整的当代中国思想、知识与话语体系不可能凭空建构,它需要有自己的创新平台、实践空间与话语源头。正在快速推进和拓展的当代中非发展合作及丰富实践,正是中国学术思想界可以主动予以拓展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天地,是中国知识与思想走向世界可以把握的一个特殊机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