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平安城市"的初步建成,视频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视频的基本"看","控","录"等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公安的现实需求,如何更加高效地使用这些视频数据,如何对视频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如何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可供结构化描述的视频.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作为未来智慧公安的视频实战应用,局域视频内容的智能挖掘成为当前视频数据最为迫切的需求。为了满足上述对视频的新需求,中盛益华科技有限公司(CSVision)为此设计出一整套的视频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视频图像具有直观、形象化的优势,已逐步成为各类案件侦破处置过程中搜集犯罪证据、提取犯罪线索的重要工具。公安实战应用平台为公安提供基于视频监控系统的业务应用,满足公安对视频的实战应用需求,包括:视频综合防控、指挥调度、案事件视频侦查研判等。随着云和大数据的兴盛,应用于公安警用平台的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随着视频联网监控系统在公安警务领域的应用,实时视频监控和历史视频调阅等基本功能为公安人员巡查治安、办案取证等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同时,视频监控系统的普及也为公安行业积累了海量的视频图像数据,如果对这些重要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快速高效的获得精确警报或线索,能够充分发挥视频图像资源的作用,使得公安日常工作和刑事侦查更加快捷高效。然而,视频图像数据以指数速度增长,成为具有数据容量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图侦在特殊环境下的困难随着我国"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业务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图侦系统是通过视频监控提升公共安全的关键一环。它通过视频分析技术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最前沿的技术进行索引、研判、搜索、提取出符合条件的视频片段,从而快速获得更多的破案线索。尽管如此,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仅仅依靠现有视频监控系统,尚不能够完全满足公安实际工作的需要,目前存在的困难有: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单一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渠道[1],已不能满足群众的业务需求,中国邮政以其网点多,覆盖广,邮寄业务成熟等特点,迅速成为互联网服务平台延伸的重要渠道之一。邮政代办公安交管业务,可以有效地缓解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压力,更加方便群众办理业务,成为家门口的"车管所",充分利用中国邮政的社会化资源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公安交管业务。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随着视频联网监控系统在公安警务领域的应用,实时视频监控和历史视频调阅等基本功能为公安人员巡查治安、办案取证等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同时,视频监控系统的普及也为公安行业积累了海量的视频图像数据,如果对这些重要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快速高效的获得精确警报或线索,能够充分发挥视频图像资源的作用,使得公安日常工作和刑事侦查更加快捷高效。然而,视频图像数据以指数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7.
<正>"大数据"与视频监控的完美结合传统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如数据库、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处理的数据量都很有限,无法实现对TB甚至PB级以上数据量的支撑;对于非结构化数据,更是力不从心,很难满足分析和处理的需求。"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填补了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方面的空白,极大的扩展了人类搜集、分析和挖掘信息的能力。视频监控行业是以视频文件的形式对采集的监控  相似文献   

8.
如何搭建一个省级视频监控图像共享平台,更好地实现纵向跨级别、横向跨部门图像资源共享,从而加强全省治安动态视频监控体系的管理,成为当前各省市公安科技信息化部门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各地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安、政府等部门对音视频、报警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复杂,即要求系统要更加贴近公安、政府等部门的实战需要。平安城市监控不再是简单的视频监控,而是在此基础之上,音频、报警等信号的深层次应用,将公安监控中心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音视频监控报警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不仅满足常规道路监控系统对道路断面全覆盖的视频监控需求,并且引入全画面视频检测、视频跟踪、车牌识别等多种视频智能技术,实现全天候的高清录像,让传统的道路监控系统发生了质的飞跃。而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云端化、移动化、数据化的交通平台正在成为趋势。"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不仅满足常规道路监控系统对道路断面全覆盖的视频监控需求,并且引入全画面视频检测、视频跟踪、车牌识别等多种视频智能技术,实现全天候的高清录像,  相似文献   

11.
正"大数据"对于安防行业来说,已成为近几年老生常谈的词汇,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城市运行架构,为人们出行、家居、购物等生活的各方各面提供安全保障,满足他们对智能化生活的需求。在安防监控领域更是如此,安防大数据提炼于监控视频、数据归纳、行业调查等,其中监控视频作为一种非结构化的数据,难以解读,却至关重要,对于安防企业来说,实现视频结构化的应用,是发展之路上不可逾越的大山。安防监控领域的视频大数据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于学海 《刑警与科技》2013,(22):102-104
<正>智能摄像机的由来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社会安全的普遍重视,视频监控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摄像机得到大力发展,在个别的重要场合,基本做到了普及。然而,所谓的"普及"也只是看得到,对事件有记录可供事后查询,这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社会需求。如何做到海量数据的处理,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对成千上万的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鉴于当前公安交警面对紧急警情时表现出的响应不及时、反应不迅速、指挥不科学等问题,为满足信息化条件下交通管理实战需求,在总结分析当前交通视频监视系统建设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应用视频增强现实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AR技术的道路交通三维实景下的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并对系统总体架构和功能进行详细设计。最后以唐山应用为实例,验证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公安交警的应急能力水平,在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助力新型勤务机制改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单台1080P的监控设备存储一天所需的容量可达40~60GB,存储一个月为1.2T~1.8T;一个包含1 万路高清前端的平安城市监控网络,存储一个月视频需要12~18PB……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安大数据的体量庞大,且以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视频、图片为主,需依靠图像智能分析技术,才能实现深度大数据应用。公安大数据的来源与挖掘随着平安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视频监控网络、卡口网络以及公安各类业务系统的建设不断得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观点这是一款极为专业且功能强到令人称道的产品,可见东方网力对于如何提升监控应用价值方面极深的挖掘能力。目前公安行业依然存在诸多管理漏洞,实战性如何是公安甲方最为关注的方面,相信该产品能有极大改善和辅助。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中,与大数据结合是趋势,也是企业创新力的体现。为此,带来东方网力视频图像解析系统,看看究竟该系统能有什么一番作为。 由于太过专业性的产品,在与厂商沟通中记者了解  相似文献   

16.
邓晔 《刑警与科技》2007,(8B):62-64
随着全国各地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安、政府等部门对视频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复杂,即要求系统要更加贴近公安、政府等部门的实战需要。平安城市监控不再是简单的视频监控,也不仅需要多级联网监控报警,而是面对紧急突发事件、灾难灾害以及恐怖事件的警报,可以准确有效的监视,并提供视频依据。只有做到这点,公安、政府部门才能够进行高效、实时的指挥调度。  相似文献   

17.
<正>图侦技术已经成为继网侦、技侦、刑侦之后的第四大侦查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操作复杂、信息庞大、资源分散等诸多困难,同时,多警种之间信息难以互通和联动,阻碍着图侦技术贴近实战。大华视频侦查解决方案,围绕视频的快速侦查和简单易用,基于"云存储、云计算"的架构和"工具化"的开发理念,在提供海量视频图像信息库秒级检索服务的同时,更是将系统的智能分析与易用性发挥到极致,充分满足公安视频侦查业务全警应用的需求,为实现快侦快破、有效打击犯罪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平安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离不开视频监控的帮助。可是,公安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却因为独立支撑、功能单一而逐渐沦为信息孤岛,难以满足社会公共安全的现有需求。传统标准、技术形成瓶颈,难以支撑公安各种新型业务,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随着全国各地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安、政府等部门对视频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复杂,即要求系统要更加贴近公安、政府等部门的实战需要。平安城市监控不再是简单的视频监控,也不再是多级联网监控报警,而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多部门视频共享和可视视频指挥系统,即在目前视频监控基础之上,政府、公安机关多部门间的双向视音频交互,只有做到这点,公安、政府部门才能够进行高效、实时、高清晰的可视指挥调度,从而应对城市紧急事件、灾难灾害以及恐怖事件。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乡镇安防系统建设成为重中之重。"雪亮工程"由山东、四川等省份推开试点,寻找一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治安防范、创新技术深入乡镇推广应用的新路子。雪亮工程建设内容雪亮工程的设计理念是从公安监控视频转向大政府视频,从传统的平安城市转向综治公安为主的全行业应用公安安全视频联网建设。雪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