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狗咬人”说起王尔龄西方新闻学上出过一句“名言”,叫做“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构才是新闻”。当然,这不过是一个比喻。现在姑且只就喻体来说,倒也并不尽然可信。在刚成为时间过客的甲戍年(狗年)里,“人咬狗”的新闻见过一条,起因仍是狗咬了人,被咬者以牙还牙...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各地大力打击狗患的今天,“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个新闻学的命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仅一个北京市,不到一年时间,狗咬人已经超过10万起,而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并不只来自一个城市。“狗咬人”这个曾经不再是新闻的新闻,在今天何止仅仅是新闻,简直就是一出悲剧。  相似文献   

3.
对新闻概念的界定,原本很清晰,但有时看到听到一些新鲜事,这一概念在我心里反而越来越模糊。就拿业界常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来说,这只不过是一种教科书式的形象比喻而已,并没有人真正看过“人咬狗”是怎么回事。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使某件事引起轰动效应,刻意地去制造“人咬狗”式的新闻,我却是实实在在地领略到了。2003年岁末,湖南省株洲市为了唤起公众的环境卫生和社会文明意识,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真正体谅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市里决定,让所有环卫工人放假两天,然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城市的卫生状况在没有环卫…  相似文献   

4.
姚江  黄祥 《民主与法制》2021,(14):34-35
句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浙江名诸暨市却出了这样一个新闻:狗既没有咬人,甚至都没有碰到人,只是长得比较吓人,结果被吓者从电动车上跌倒且伤势严重。这样的情况下,狗主人有责任吗?  相似文献   

5.
狗咬人·人咬狗梅次奇事年年有,不及今年多。多到什么程度,多到谁也不怪的程度,新闻界最近流传的一个术语的颠倒,即可作一佐证。过去我进报社大门,首先听到的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术语。于是在采访中,千方百计去寻觅"人咬狗"式的新闻。可是到...  相似文献   

6.
繁星 《民主与法制》2013,(34):66-67,46
狗咬人,谁担责?“饲养人!”不少人的答案会脱口而出。可如果咬人的狗是流浪狗,找不到饲养人又该咋办?是不是只能自认倒霉?是不是可以归责他人?这不,一只流浪狗窜入校园伤人,“咬”出来一场官司。把这个难置抛给了法律。  相似文献   

7.
记得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在回家的路上,不料被一只小狗“相中”,突然窜到我脚跟前,用鼻子嗅我,时不时还张开它的嘴巴咬我的鞋,生怕它在我的腿上也留下牙印,以示留念。随后狗主人老远地喊:“XX,听话,快过来!”原来是跟狗说话呢!“没事它不咬人,你走你的,别理它!”虽然狗主人这样要求我,可是我哪里敢动啊,那只狗就在我脚前挡着我的去路。  相似文献   

8.
据《晏子春秋》载:有一个卖酒的宋国人,把酒器清洗擦拭得非常干净,门口挂的酒招也十分显眼,酒的质量好却卖不出去,最后变酸了。他向邻居求教,邻居说:“你们家的狗太凶恶了,人们提着酒壶到你家来买酒,狗冲上去就咬,谁敢再来。这就是好酒卖不出去变酸的原因。”由此,我想到了优化“环境”的问题。像宋人“营造”的“猛狗环境”,酒不酸才怪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  相似文献   

9.
逸闻趣事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可是,英国一名盲人咬自己的向导犬不仅制造了一条花边新闻,而且导致自己被捕上法庭。警方近日说,此事2月8日发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目击者说,在一家繁忙购物中心外,现年34岁的戴维·托德不仅下嘴去咬狗头,而且不断用脚踢狗。两天后,警方逮捕了托德,并指控他虐待动物和破坏安宁,他不日将被送上法庭。今年8岁的向导犬被交给了盲人向导犬协会。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检察官酒后脱光衣服,飞速穿过一个停车场,不料错误跳入一辆陌生人的汽车内,最终进了监狱。现年28岁的阿尔伯特·塔斯克在门罗县担任助理检察官。上…  相似文献   

10.
覃某、李某和马某在浙江省乐清市打工。2007年1月23日晚,3人密谋盗窃抢劫,覃某提到虹桥钱家垟村的彭某收购了500多公斤废铜料,李某又找来商某和李甲,决定导演一出“抓贼”戏——由覃某扮成“小偷”,李某、马某、商某和李甲一起扮成“警察”。5人租来一辆七座面包车,直奔彭某的住处。  相似文献   

11.
<正>要有效地打击和遏制地沟油泛滥,并不是什么世界难题,这需要有关部门和人员时刻记住权为民所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地沟油竟然流进政府机关食堂?!"冷不丁读到这样的"奇葩"新闻,真有点出乎意料。这正应验了那句调侃意味十足的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然而,不同身份的各色人等在发出"地沟油竟然流进政府机关食堂?!"的惊呼时,其心理状  相似文献   

12.
狗管钱包     
为了防止上街买菜时钱包被窃,郑州一位老汉想出了一个“妙招”,那就是将钱包挂在家养小狗的脖子上,人走到哪里,狗跟到哪里,自己要用钱了,尽管放心取用;小偷如要偷钱,面对的是狗的吠咬,谁还敢动手!  相似文献   

13.
狗曾被人类奉为先祖。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就已养狗,《周礼》设犬人官职,专司相犬牵犬以供祭祀。汉代朝廷设狗监,是掌管皇帝猎犬的官员。到了唐代,五场之中有狗坊,是专为皇帝饲养猎犬的官署。在人类社会进入畜牧和小农生产时期,狗守户报警,照看畜群,成全人类的大业。“伏”字便是人类对狗尊卑态度的体现。狗与人的关系始终像“伏”字一样难以割舍,狗永远忠心于它过去女仆,今天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一次,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通常因为刺痛而疯狂地挣扎,越挣扎鱼钩陷得越深,越深就越难以挣脱。阿德勒就此提出了一个相似的心理概念,叫作“吞钩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过失和错误,这些过失和错误有时候就像人生中的鱼钩,让我们不小心咬上,深深地陷入心灵之后,我们不断地负痛挣扎,却很难摆脱这枚“鱼钩”。也许今后我们又被同样的过失和错误绊倒,而心里面还残留着以前“鱼钩”的遗骸。“吞钩现象”使人不能正确而积极地处理失误、自责或企图掩盖失误,造成难以磨灭和不可避免的重…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自打假以来,新闻报道中的ABC现象(即用英文字母ABC代替新闻中五要素的某些要素,令人真假难定)日渐减少,“某某”现象仍势头不减,诸如某单位、某集团、某商业中心、某影楼,等等。至于王某某、张某某、李某某,则更是屡见不鲜。 “某某”现象所以得不到有效的遏制,究其原因是,它和“ABC”现象有所不同,后者在新闻中没有合法地位,而前者有时出于某些特殊原因,新闻中人物的姓名不能显示,只有用“某某”代替。由此而出现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6.
有位在沈阳的法律工作者写信给《安徽老年报》,对他们的编校质量备加赞扬。他说他经常给各报投稿,解释法律条文,但错漏甚多,读者责问他,使他有苦说不出,而安徽老年报登了他不少次,却一个字也没有错。这真是“人咬狗不是新闻,狗咬人倒是新闻”了。巧的是最近在《法制文萃报》上又看到广州一律师事务所状告出版社与书店的消息,因为他们出版发行的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错漏千余字,以致引用时发生歧义。这两则消息只是许多事例中的并不典型的事例,现在有些出版物特别是非法出版物错漏之多,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简直是触目皆…  相似文献   

17.
<正>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称,菜被别家羊吃、人被别家狗咬,总得给个说法。遗憾的是,一个很简单的纠纷,当地政府部门竟然调解不了,其拨打湖南湘西龙山县县长热线反映问题时更遭"雷人答复",称"别人把你咬了把你杀了,你都没的办法"。对此,龙山县县长热线办公室负责人回应媒体记者称,网帖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已找接听热线的工作人员谈话并将其调离岗位,相关部门也已介入协调解决当事人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准走私”是指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 ,数额较大的 ;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 ,数额较大 ,没有合法证明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准走私”的规定 ,不仅有利于案件的侦破 ,而且有利于改变实际办案过程中过分强调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从而遏制刑讯逼供的违法办案现象。  相似文献   

19.
日月穿梭,春秋替序,十二生肖轮回,“酉鸡”将退位,“戌狗”即当值,狗年贺岁的各种纪念品已捷足先登,走俏市场。“狗,犬也。”《说文》曰:“大者为犬,小者为狗”。今人随其说,仍将高大凶猛者称犬,比如警犬、牧羊犬;而体小驯顺者则称狗,比如家狗、哈巴狗。叫法虽不同,但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狗的特殊情感。按理说,狗受宠爱,在十二生肖中应名列榜首。可是,阴差阳错,“戌狗”却排列第十一位,仅高于“亥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据说,古人是按动物习性特征和十二时辰的时序特点来决定十二生肖的座次。从子时到亥时,十二个时辰,戌时是晚上七至九点。…  相似文献   

20.
王建华在《华人时刊》第5期上撰文说,某省一贫困县的新领导一上任,便响亮地提出了“以新闻树形象,把本县建成新闻大县”的口号。于是乎,从县、乡(镇)到村、组,通讯员遍地开花;动员会、现场会、报告会以及产生的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等新闻充斥各类宣传媒体。对于“增光添彩”的新闻作者,县里不惜重金奖励;大大小小的新闻单位,一律“红包”伺候。文章指出,这位“新闻大县”的领导,无非是想通过制造满天飞的新闻稿件,让人看到自己的所谓政绩。至于新闻是否真实,全然不在话下。“官出新闻,新闻出官”,“新闻大县”的领导对此作出了形象的诠释。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