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尼西亚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全国人口为一亿四千七百四十九万零二百九十八人,仅次干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是世界第五、亚洲第三、东盟第一人口大国。近三十年来,印度尼西亚人口增长速度迅猛,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同时也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存在以下四个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仲昀 《新民周刊》2022,(43):46-49
印尼岛多人多。目前其拥有2.7亿人口,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万千群岛携带丰富的海洋资源,加之体量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印尼在现代独立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到世界上的“岛国”,人们的想象难免停留在绵延的海岸线与山脉,还有狭小的国土面积。印度尼西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却完全谈不上“狭小”。近17000个岛屿组成了它,国土面积达到了191万平方公里,横跨亚洲与大洋洲。  相似文献   

3.
现在世界各国都重视粮食问题。特别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对此更为关注。人口占世界第五位、长期依靠进口粮食的印度尼西亚尤其是如此。 在一九八三年十月十六日纪念国际第三届世界粮食日的时候,印度尼西亚各大报纸以乐观的态度大肆宣传:一九八三年,印度尼西亚大米产量将达二千三百万吨,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印度尼西亚政府首席部長朱安达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廿八日向国內外記者說明,根据一九六一年所进行的戶口調查結果,当前印度尼西亚人口總數是九千五百八十八万九千人,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美国和巴基斯坦,居世界第六位。印度尼西亚人口每年的增長率为百分之二点三,到今年年底人口總數將增加到一亿左右。而上述的數字僅僅是暫时性的,因有些地区的數字尚未包括在內。  相似文献   

5.
美國垄断資本早就对印度尼西亚极其丰富的资源发生兴趣了。①可是,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總危机进一步尖銳化的时期,印度尼西亚才對美帝国主义具有其特殊意义。 美国国会指出印度尼西亚对美國的意义如下:“就領土与人口而言,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因为它地处东南亚海空交通孔道,所以它对美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印度尼西亚出产大量橡胶、錫礦和石油”。②  相似文献   

6.
土地与人口印度尼西亚包括爪哇、苏門答腊、婆罗洲(加里曼丹)的大部分、西里伯(苏拉威西)、摩鹿加羣岛(馬魯古)和由爪哇东端伸展到帝汶中的小巽他羣島以及无數的小島。爪哇島的大部分地区人口的密度很高,平均每平方公里390入。其他各个大島的沿海地区人口也相当稠密,惟內地則地广人稀,这种情况,尤以婆罗洲为然。在苏門答腊的棉兰和武吉丁宜等地附近一带及該島的東北端都是居民稠密。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极富庶的国家,国土總面積是190.4万多平方公里,根据1961年普查統計有9,588万多人口。 从1602年以后的340多年期間,印度尼西亚淪为殖民地。由于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印度尼西亚成为經济不发达的殖民地农业国。五分之一的經过选  相似文献   

8.
印度尼西亚人似乎依然对控制生育和家庭計划生育的好处表示怀疑;否則,在1963年12月10日至20日在新德里举行的人口会議上,就会一致表示同意有必要用对亚洲的人口控制問題进行現代探索。  相似文献   

9.
印度尼西亚从各面方衡量,一九八○年对于印度尼西亚都是一个“吉年”。大米丰收、石油的勘探活动量和产量有所回升、建筑业繁荣、制造业生产迅速增长,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印度尼西亚一九八○年获得了七年来最高经济增长率。同时,物价上涨率比一九七九年有所减缓;由于油价上涨,一九八○年印度尼西亚获得相当巨额的国际经常收支盈余。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东部印度尼西亚和西部印度尼西亚的划分,印度尼西亚的创世神话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神话特质,也透露出不少值得关注的文化信息.这都是地理、民族、外来影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梦幻乐园”济州岛赵亚光在素有“静谧清晨之国”韩国的最南端,有一个与陆地隔海相望的岛屿,这就是以旅游胜地闻名于世的济州岛。岛上自然风景秀丽,被誉为“梦幻乐园”。济州岛是韩国最大的岛屿,总面积1,845平方公里,人口523,736人。岛内四季分明,常年...  相似文献   

12.
人口大迁移:印度尼西亚向外岛移民吴崇伯印度尼西亚的人口迁移计划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热门的争论话题。这次计划由荷兰殖民当局1905年首先在爪哇实施,到1932年已发展到颇具规模。印尼独立后,向外岛移民的问题多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苏加诺政府为此成立了专门机...  相似文献   

13.
印尼是东盟六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为十九万一千九百平方公里,有一万三千六百多个岛屿,其中六千多有人居住。一九八三年的人口达一亿五千八百万,居世界第五位。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如爪哇、马都拉仅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七,人口却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四百八十人,而加里曼丹占全国面  相似文献   

14.
印度尼西亚的保健事业:成就与问题范若兰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尼西亚,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极不发达,少量医院集中在大城市为富人服务,穷人居住条件恶劣,缺吃少穿,无钱看病,因此人口死亡率很高。独立以后,印尼卫生保健事业得到缓慢但稳步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5.
印度尼西亚官方承认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印度教和佛教。 印尼目前人口17500多万,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据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不包括伊里安查亚和东帝汶),在当时14709多万人口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占88.1%,信天主  相似文献   

16.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伊斯兰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其2亿人口中,穆斯林占约85%的比例;中东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也是当今事态多变的热点地区。那么在印尼处理与该地区国家和组织的关系中,伊斯兰教这一因素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呢?本文拟通过分析印尼针对阿以冲突、巴勒斯...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的确有一支頗为庞大的武装部队,其确实的人数虽然未經正式公布,但有充分的情报說明,常备軍的人数約有25万人,另外还有一支15万人的后备軍,可以在紧急时期应召入伍。印度尼西亚的人口(散居于一个由3,000多个島屿組成的群岛上)約有9千7百万人。  相似文献   

18.
中东和东南亚是当代世界的两个热点,如果说中东地区以战争、恐怖主义和石油闻名于世的话,东南亚则是以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为世人所瞩目。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绝大多数人口是穆斯林,而东南亚地区的马来人种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人群,其中印度尼西亚穆斯林人口...  相似文献   

19.
中印(尼)两国人民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友好关系。这种友好关系的主要缔造者是长期居留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数百年来,华侨和印度尼西亚人民一道披荆斩棘,开发这个国家,并且还把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及先进的生产技术传过去,对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发展作了伟大的貢献;华侨又是印度尼西亚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的亲密战友。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去年底以来,印度尼西亚一小撮有势力集团竟在美帝国主义的唆使下,不顾国内外舆论的谴责,掀起一股排华的逆流。排华的后果是破坏不了中印(尼)人民的友谊,但相反却使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情况越来越恶化。印度尼西亚人民是坚决反对排华活动的。因为这违反整个印度尼西亚的根本利益。这一期,我们选登了三篇有关印度尼西亚有势力集团排华问题的文章供读者参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侨对印度尼西亚发展的貢献”一文。今年6月23号,“人民日报”介绍了印度尼西亚著名作家阿南达·托尔的著作“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雅加达,1960年3月出版)。本书作者以真正印度尼西亚人的声音,严正地谴责排华活动,以洋溢的感情畅谈华侨与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友谊以及华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发展的貢献。这对于有势力集团搞排华活动所持的巅倒是非的谬论“华侨是第五纵队”。“华侨经济是殖民主义经济残余”,是个很好的驳斥。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出有势力集团的伎俩是如何地无耻。现在我们发表该书第六章,即“华侨对印度尼西亚发展的貢献”,以后将继续发表其他一些章节。此外,配合这个专輯,我们发表了四篇有关印度尼西亚财政和历史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苏联,有三十七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成为继东正教之后的第二大宗教。根据苏联一九八○年三月公布的一九七九年人口普查资料,苏联现有二亿六千二百万人,其中四千三百万人是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在二十年的时间中,穆斯林的人口比重从11.6%发展到16.5%,使苏联成为继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之后穆斯林人口名列世界第五位的国家,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