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了,每天和老人相处已经习惯了,现在一天见不到老人都要打电话问问老人在何处."2月26日,正在为孤寡老人何占立打扫房间的二师三十团七连职工赵跃珍说. 何占立老人时年88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不听使唤,眼睛看东西也比较模糊,一个人住在一个破院里,无儿无女,生活上得过且过衣服破了没人补;吃了这顿懒得做下一顿,日子过得那真是可怜啊!  相似文献   

2.
正热气腾腾的甜椒肉丝、番茄炒蛋、炒白菜,再加一碗汤。2月17日,新学期的第一天,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杉木村小学新建食堂正式投入使用,孩子们吃上了开学第一顿热气腾腾的营养午餐。为了孩子们能吃上营养餐,"挑夫"校长代天久曾经每天背着30多个营养餐,走10多公里山路,为学生们送餐上山。而从新学期的第一天开始,杉木村小学的营养餐正式从"蛋奶模式"变为"供餐模式",孩子们每天都能吃上免费的热午餐了。据悉,自我省2012年餐模式,孩子们每天都能吃上免费的热午餐了。据悉,自我省  相似文献   

3.
张翼 《实践》2007,(10):16-16
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少不得,而衣食住行又实实在在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准和精神面貌。近些年来,人们感受最深的"道路宽了,绿地多了。环境好了,人们的心气高了,生活越来越好了……"这一切似乎在不经意间"忽如一夜春风来"。百姓餐桌多美食民以食为天,"一顿不吃饿得慌"!常听老辈人这样对小辈人感叹:"我们小时候,每天就吃红薯片、野菜.后来解放了,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可好多年也是凭粮本买粮,粗粮多细粮少,哪像现在想吃什  相似文献   

4.
《湘潮》2020,(8)
正"山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首民谣是早年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及周边贫困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召开座谈会,首次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2016年,十八洞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13元,实现了整村脱贫。如今,十八洞村正在打造精准脱贫"升级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春节,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兴隆村村民陈廷福脸上一直洋溢着甜蜜笑客."儿子"阵秋权终于和他一起吃了顿年夜饭."这几年,都是我一个人过年,娃娃利用假期打工挣钱,太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6.
正有一天,武海正与战友一起吃饭,毛主席突然前来探望,一下子就发现了年龄最小的武海。毛主席亲切地问他:"生活得怎样?想不想家?"武海红着脸直点头。老红军武海步履蹒跚,今年已94岁,家住安顺市平坝区。他清晰记得自己参军的时间:"1936年!4月15日!"1922年,武海出生在山西省浑源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小生活困苦,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1936年,少年武海报名参军,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参加红军后,武海跟着队伍来到延安。有一天,武海正与战友在一起吃饭,毛主席突然前来探望,一下子就发  相似文献   

7.
李海文 《湘潮》2012,(1):28-32
卢冬生,190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七都一甲,一个贫穷而风景秀丽的山村。卢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父亲背井离乡下窑当窑工,母亲租了几亩薄地,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几年内母亲又连续生下了两个弟弟,生活更加艰难。为了糊口,卢冬生7岁就到湘乡二都柳树做了牧童。  相似文献   

8.
王菊苹 《湘潮》2018,(1):32-36
正"山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首流传在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的民谣,也是以前十八洞村的真实写照。笔者曾经10多次到十八洞村,与大数多人一样,误以为十八洞指当地的18个溶洞。其实,十八洞是一个超级溶洞群,用垂直软梯才能进去,接着通过一个仅可容身的更小洞口,一个人匍匐进入后才豁然开朗,慢慢可以发现其中的18个岔洞,曾经有一支探险队在洞内走了七天七夜也没走  相似文献   

9.
牟清元 《奋斗》2014,(5):53-53
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白天下地挣"工分",晚间轧鞋垫、捡废品,拉扯着我们兄弟姊妹4人艰难度日,家里经常吃了这顿没下顿,乡亲们看我家揭不开锅,就给我家送点儿粗粮,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直到现在我仍深深地感激着乡亲们。1984年我到黑龙江武警部队服兵役,1988年复员时,加格达奇区政府照顾贫困家庭,将我安置到加格达奇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初的铜仁地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十二盘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和光棍村。山高水浅石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这是当时村里流传的民谣,也是当地环境恶劣、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马成东 《共产党人》2006,(22):30-31
马正龙是我三祖父。1886年生于宁夏同心县窑山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那时的农家人受尽官僚地主和蒋马匪帮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抓丁拉夫、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土匪恶霸和地主、狗腿子、保甲长依仗权势,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抢男霸女,无恶不作;农户家中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逃荒要饭者不计其数。这吃人的社会逼得穷人没法活命。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吩咐把中午的剩菜端上来相对于其他场合的国宴和领导人的家宴,毛泽东的年夜饭比较简单。中南海厨师康辉说:"毛主席生活俭朴,要求简单,无论是元旦还是春节,他的家宴总是三荤两素一个汤。"他说,毛泽东家和平常人家里一样,年夜饭也包饺子,只比平时多几个荤菜,孩子们过来一起吃一顿。有一回康辉  相似文献   

13.
正一顿"金银饭"1959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的侄儿周秉钧从北京空军医院病愈出院。临回部队前,他来到总理家,向伯父伯母辞行。总理一见周秉钧,便高兴地说:"好久不见,十分想念,今天我请你吃顿金银饭!""金银饭?"周秉钧从来没有听说过更没有吃过,他疑惑地望着伯父。总理满面笑容地说:"对啊,是叫金银饭!"过了一会儿,开饭了。总理端来一锅饭,满满盛了一碗放在侄儿面前。周秉钧一看,原来是用雪白的大米和金黄色的小米做成的混合饭。  相似文献   

14.
正1963年4月,15岁的我跟随父母从安徽阜南老家辗转来到六师共青团农场五队(现四连),开始了屯垦戍边岁月。那时的共青团农场,荒凉和贫穷,生活极度艰苦,每人每月定量的12公斤玉米面口粮,对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者来说,实在是难以填饱肚子,夏天的时候,工作之余父亲和我去撸榆树钱吃。上顿玉米面掺糠,下顿还是玉米面掺菜,主食到副食全是玉米面,蔬菜就更没有了,不用说吃油、吃菜,咸菜都没有。母亲常常用一个碗里面放  相似文献   

15.
正"木板房来泥巴水,出门依靠两条腿;早吃苞谷晚洋芋,一天三顿难如意。"这句顺口溜曾经是达州市达川区堡子镇高家湾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2016年初,李景作为年轻干部从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选派前往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完善基础设施,为脱贫攻坚"强筋壮骨"高家湾村村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道路坎坷不平,给群众出行带来  相似文献   

16.
蔬菜是每日必需的食物,每天吃多少才算合适呢?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膳食宝塔"将蔬菜和水果列在第二层,推荐每天每人应吃400~500克。从品种上来说,一天最好吃5种以上蔬菜。  相似文献   

17.
“无私才能为民”,这是中江县辑庆镇党委书记冷时友常讲的一句话。他用实践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37年如一日,无私地率领农民奋斗,把昔日“吃了上顿没下顿,逃荒要饭走他乡”的“三靠”(吃饭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乡,变成了川西北贫瘠地区一颗先富起来的明珠。  相似文献   

18.
正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也是一天营养的主要来源。"午吃饱,晚吃好,早餐不可少",这是营养学专家对我们的忠告。但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来不及做早餐就要出门,有的在路边随便买一点儿就吃了,有的干脆不吃。根据调查显示,有38.54%的人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甚至有4.16%的人从来不吃早餐。那么,不吃早餐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在较为仓促中进行的。这是一次大规模的长时间迁徙,在饮食这个基本问题上,显然是无法考虑更多和长久的。按照后来担任过驻外大使、中联部常务副部长李一氓的说法:"大军出发,是个没有后方的战略转移,前面既无粮仓,后面亦无后勤供给,只能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也就是有什么吃什么。有时情况好,就可以吃得好;条件差,吃得自然差,只能饥一顿饱一顿。见不到人烟时,  相似文献   

20.
押沙龙 《廉政瞭望》2013,(12):46-46
梁武帝是最奇特的一个君主。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俭省的皇帝.但没有一个过日子过成他这样的。他一天只吃一顿菜羹粗米饭,穿的是布衣,挂的是木棉黑色帐,一顶帽子戴3年,一条被子盖两年,不喝酒不听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